球磨機高壓同步電機軸瓦潤滑冷卻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1:05:15
本實用新型涉及球磨機,特別是一種對球磨機高壓同步機電軸瓦潤滑的冷卻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球磨機是選礦生產線中關鍵的設備,主要作用是礦石等物料被破碎之後,再進行粉碎的設備。
球磨機的運轉動力來自於高壓同步電機的拖動,高壓同步電機的軸承潤滑系統對球磨機的正常運行尤為重要。同步電機的前後齒輪箱中的軸承潤滑採用的是油箱浸泡式潤滑,對於需要每天不間斷地24h運轉的同步電機而言其缺點在於:油箱內固定的潤滑油會隨著運轉時間的延長不斷升溫,最終潤滑油脂變稀使潤滑失效導致電機的軸瓦燒傷的後果,夏天尤為嚴重,所以在球磨機的運轉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檢測潤滑油的溫度,達到一定溫度值時就需要更換潤滑油,這是運轉狀態下更換潤滑油的工作變得難以操作而且危險,很多時候不得不停機進行更換潤滑油,影響整個生產的正常運行。
所述選礦生產線中的球磨機高壓同步機電軸瓦潤滑的冷卻控制裝置,是利用球磨機大軸瓦潤滑系統的液壓站油箱,增加液壓泵組,分成兩路,一路供給高壓電機軸瓦潤滑,另一路單獨外循環控制油箱的溫度。高壓電機軸瓦潤滑採用上進下出的溢流式循環潤滑方式,不改變原軸瓦的潤滑方式,只增加潤滑油的循環流動性,使潤滑油的溫升處於較低的狀態,保持良好的潤滑。
油箱的溫控分為冷卻和加熱兩個功能,一般情況下,溫控系統以製冷方式為主,保證球磨機運轉期間液壓系統油溫處於40℃左右,在油溫過低的情況下,也可將溫控系統轉到加熱系統,實現對油箱中的油進行循環加熱的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球磨機高壓同步電機軸瓦潤滑冷卻控制裝置,以解決球磨機目前的電機軸承的齒輪箱的浸泡式潤滑系統隨著運轉時間的延長不斷升溫,從而使潤滑油脂變稀,使潤滑功能失效致使軸瓦在高溫運行過程中燒傷等缺陷。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溫度控制裝置,位於液壓油缸中的自封式吸油過濾器,以及位於液壓油缸和前後齒輪箱之間的且依次連接的齒輪泵、電機、單向閥、溢流閥、電接點壓力表、流量開關、節流閥、有機玻璃管。
所述的溫度控制裝置由位於液壓油缸中的加熱器、冷卻器,以及與油缸間通過不鏽鋼管和低壓球閥相連接的油溫控制機構成。
所述的自封式吸油過濾器位於油箱出油口,並且通過不鏽鋼管與齒輪泵相連。
所述的管路中,設有與單向閥配合使用的溢流閥、壓力表開關、壓力表。
所述的前齒輪箱、後齒輪箱,在其聯通的管路中通過一條支管與油箱相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較,主要有以下優點:
1.在原球磨機大軸瓦潤滑的基礎上,增加液壓泵組,從油箱中引入液壓油,供應球磨機前後齒輪箱的液壓油和油箱中的潤滑油進行循環工作,對改造前的齒輪箱油浸式潤滑油極易老化,需要頻繁更換,工作量較大的問題,同時,還可通過本新型控制齒輪箱的液壓油的溫度和質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在液壓系統中增加了油溫控制器、加熱器和冷卻器,對液壓油的溫度能夠及時調節,可確保球磨機在長期的運行中各齒輪箱的油溫在規定範圍內運行。
3.在球磨機的前後齒輪箱進油口安裝流量開關和有機玻璃管,能夠目測循環進入前後齒輪箱的液壓油的流量和油脂質量。
4.球磨機液壓系統的改進,降低了前後齒輪箱中對軸瓦的磨耗,軸瓦因過熱而磨損,需要經常性更換的頻次降低;增加油溫控制器對油溫進行控制,可以達到設備節能降耗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技術前的液壓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技術後的液壓原理圖(虛線內為新增的元件)。
圖3是本實用新型技術中新增液壓裝置示意圖,圖2的局部放大部分。
圖4是本實用新型技術中液壓站安裝平臺側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球磨機新增管路示意圖。
圖中:1.油箱;2a.進前軸瓦(低壓油);2b.進後前軸瓦(低壓油);3a.進前軸瓦(高壓油);3b.進後前軸瓦(高壓油);4a.前齒輪箱;4b.後齒輪箱;5a.前軸瓦;5b.後軸瓦;6.加熱器;7.冷卻器;8.自封式吸油過濾器;9.低壓球閥;10.油溫控制機;11.齒輪泵;12.電機;13.單向閥;14.溢流閥;15.壓力表開關;16.壓力表;17.電接點壓力表;18.流量開關;19.節流閥;20.有機玻璃管;21.高壓同步電機組;22.球磨機;23.液壓站;24.高壓潤滑電機進油管;25.高壓潤滑電機回油管;P1.液壓站安裝平臺;P2操作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利用原有的液壓站的基礎上,在液壓站油中增加加熱器和冷卻器。利用球磨機大軸瓦潤滑系統的液壓站油箱,增加二套液壓泵組(一用一備),分成兩路,一路供給高壓電機軸瓦潤滑,另一路單獨外循環控制油箱的溫度。高壓電機軸瓦潤滑採用上進下出的溢流式循環潤滑方式,不改變原軸瓦的潤滑方式,只增加潤滑油的循環流動性,使潤滑油的較低溫度下,確保高壓電機軸瓦潤良好的潤滑。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球磨機高壓同步電機軸瓦潤滑冷卻控制裝置,是在現有的球磨機液壓系統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主要是一種在原液壓系統中增加作用於前後齒輪箱的液壓循環系統,其結構如圖2、圖3所示,主要由油缸中的加熱器6、冷卻器7、自封式吸油過濾器8,與液壓油缸相連的油溫控制機10,以及位於液壓油缸和前後齒輪箱之間的且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的齒輪泵11、電機12、單向閥13、溢流閥14、電接點壓力表17;流量開關18;節流閥19、有機玻璃管20組成。
所述的加熱器6、冷卻器7和油溫控制機10構成溫度控制裝置。
所述的油溫控制機10,採用天津富潤澤YK系列產品,其與油缸間通過不鏽鋼管和低壓球閥9相連接,能夠及時測量到油缸內的油溫,當油箱中油溫低於15℃時,油溫控制機10接通報警,加熱器6開始升溫工作,當油箱內的油溫超20℃時,油溫控制器10斷開報警,同時加熱器停止工作。油箱中的油溫起到降溫作用。當球磨機的前後軸瓦油溫超過45℃時,油溫控制機10接通報警,這時冷卻器7處於工作狀態,同時控制屏上有一個表示冷卻器在工作的指示。當油溫繼續升至55℃時,油溫控制機10發出過高警報,並在5分鐘後停止主機工作,直至油溫恢復正常。
所述自封式吸油過濾器8位於油箱出油口,並且通過不鏽鋼管與齒輪泵11相連。由於同步電機軸瓦,在長時間的潤滑冷卻過程中,設備對油脂的清潔度要求非常高;此外,自封式吸油過濾器8具有堵塞報警的功能,等同於在出油口增加了二次過濾裝置,確保進入同步電機軸瓦的油脂的清潔度。
所述同步電機軸瓦包括進前軸瓦(低壓油)2a、進後前軸瓦(低壓油)2b、進前軸瓦(高壓油)3a、進後前軸瓦(高壓油)3b、前齒輪箱4a、後齒輪箱4b、前軸瓦5a和後軸瓦5b。
所述的齒輪泵11、電機12、單向閥13均有2套,一用一備。
所述的溢流閥14、壓力表開關15、壓力表16,用於檢測從單向閥13流出液壓油,防止溢出,並測量其油壓。
所述的前齒輪箱4a、後齒輪箱4b,在其聯通的管路中通過一條支管與油箱相連。
所述的前齒輪箱4a通過一條管路用於安裝有機玻璃管20-1、節流閥19-1、壓力表開關15-2、壓力表16-2;所述的後齒輪箱4b,通過一條管路用於安裝有機玻璃管20-2、節流閥19-2、壓力表開關15-3、壓力表16-3。此兩條管路並聯後,通過裝有溢流閥9、壓力表開關15-1、壓力表11-6、電接點壓力表17、流量開關18的管路經另外的並聯的兩條管路與油箱相連。
所述的另外的並聯的兩條管路,各裝有依次相連的齒輪泵11、電機12、單向閥13。
所述的有機玻璃管20,用於查看進入前後齒輪箱的液壓油的質量和流量,可通過目測。
所述的節流閥19,通過不鏽鋼管連接有機玻璃管20與流量開關18之間,在前後齒輪箱各一套,可以通過觀察有機玻璃管間的液壓油質量和流速進行調節。
所述的電接點壓力表17、流量開關18,在其聯通的管路中可對液壓油的壓力進行監測和控制。
所述的前後齒輪箱的液壓循環系統是液壓油由油缸流出,再經過液壓元件至前後齒輪箱的低位,再由前後齒輪箱的高位流出到油箱,形成不間斷循環,確保前後齒輪箱的液壓油的循環流動。
所述的油溫控制機10,其安裝在操作平臺P2上放置於液壓站邊(圖4),用不鏽鋼管相連通,控制油箱中液壓油的溫度。電機12放置在液壓站安裝平臺P1,新制底座進行固定。
油溫控制機10對液壓站23中的潤滑油進行溫度控制,(圖5)液壓站的液壓油經過高壓潤滑電機進油管24向高壓同步電機組21的前齒輪箱4a、後齒輪箱4b供油,球磨機22工作,其齒輪箱的油再經過高壓潤滑電機回油管25流向液壓站。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球磨機高壓同步機電軸瓦潤滑的循環溫度裝置,其工作過程如下:
油缸中的液壓油通過自封式吸油過濾器8引出,進入齒輪泵11,齒輪泵11由電機12帶動將液壓油從油箱中的自封式吸油過濾器8吸出,進行打壓經過單向閥13,溢流閥14測量無縫鋼管內的油壓,如產生溢出,電機12暫停工作,同時通過壓力表開關15-1和壓力表16-1進行檢測,當油壓低時,電機12開始工作,帶動齒輪泵11運行,確保前後齒輪箱的油壓滿足工作要求。液壓油通過溢流閥14再經過電接點壓力表17和流量開關18控制液壓油的流量及壓力,液壓油通過流量開關後一分為二,分別由無縫鋼管再通過壓力表開關15-2、15-3和壓力表16-2、16-3對前後齒輪箱的進油壓力進行檢測,前後齒輪箱的進油口由無縫鋼管連接10mm長度的有機玻璃管20,檢測進入齒輪箱中液壓油的流速和油質。前後齒輪箱中的經過電機7不斷將過濾後的液壓油引入,多餘液壓油再經前後齒輪箱的出油口連接較近的出油管道流入油箱1中,由此所形成前齒輪箱4a、後齒輪箱4b內的液壓油循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