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芯顯卡給力:SNB平臺筆記本編輯預測
2024-12-26 07:40:08
泡泡網筆記本頻道1月14日 從誕生至今,筆記本電腦的發展一直循著在「性能」和「便攜」二者之間往復的軌跡,真正的「平衡」和用戶之間的距離雖然越來越近,但卻仍有距離。隨著英特爾SandyBridge的發布,這個距離終於再一次拉近。
簡而言之,筆記本電腦的平衡可以總結為(重量)輕、(續航)久、(性能)夠好,而SandyBridge的推出,和這三個方面均息息相關,其中的核心概念在於「整合」。
英特爾是微處理器整合的先驅者,它於2010年初發布了整合了圖形晶片的酷睿i系列處理器,無論是從性能提升還是概念引入方面,英特爾的嘗試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不過Nehalem架構下的酷睿i系列處理器也有一定的劣勢,那就是其並非原生內核,也就是說32nm製程的處理晶片與45nm製程的圖形晶片僅僅是通過封裝的方式被整合在了一起,因此在遵循著英特爾Tick-Tock時鐘策略的情況下,Sandy Bridge架構的推出可謂真正實現了原生內核,因為其將32nmCPU和GPU都集中在了一塊晶圓上。
作為英特爾的第二代處理器圖形核心,Sandy Bridge實現了CPU和圖形元件更緊密的融合,提供更優異的性能和功耗管理。在AMD和NVIDIA的顯卡大戰如火如荼之時,英特爾堅持自己的CPU為基礎的整合晶片策略,是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
泡泡網筆記本頻道已經有不少採用了英特爾第二代智能酷睿平臺機器的評測,想要了解英特爾第二代智能酷睿平臺具體性能表現的各位網友可以參考如下文章。
◆ 相關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