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毛巾製品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4-04-08 09:21:05 2
一種毛巾製品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毛巾製品,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份:10~50%的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20~40%的大豆蛋白符合纖維、15~35%的竹原纖維、2~10%的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本發明製成的毛巾柔軟度和吸水性都得到大大的提高,並且其抗菌性也得到大大提高。
【專利說明】一種毛巾製品及其生產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紡織品生產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毛巾製品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0002]毛巾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追求其實用性的同時越來越追求其功能性。高科技、環保型、功能性材料是新世紀紡織品消費的熱點。牛奶纖維是近年來開發的新型纖維,其舒適的手感、對皮膚的親和力、無任何刺激性,是其他任何纖維無法代替的;牛奶纖維中含有10種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並含有蛋白質天然保溼因子,因此能起到營養肌膚,使肌膚柔潤光滑。牛奶纖維具有蠶絲般的光澤,羊絨般的柔軟手感;還具有天然的吸溼性、導溼性,穿著滑爽、舒適此外,牛奶蛋白纖維及其長絲是高檔的新型纖維材料,它集天然的蛋白質纖維與化學纖維之優點於一身,具有親膚、養膚、吸溼透氣、手感柔軟、光澤明亮、外觀華貴、物理機械性能優良、具有良好的可紡織性等特點。牛奶纖維中含有10種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並含有蛋白質天然保溼因子,因此能起到營養肌膚,使肌膚柔潤光滑。牛奶蛋白纖維具有蠶絲般的光澤,羊絨般的柔軟手感;還具有天然的吸溼性、導溼性,穿著滑爽、舒適。但是牛奶蛋白纖維存在容易滋生細菌的特點,並且毛巾存放在陰暗的衛生間中,通風條件較差,因此更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牛奶蛋白纖維毛巾,在其中添加了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不僅柔軟度得到大大的提高,而且也解決了容易滋生細菌的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
[0004]一種毛巾製品,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份:10?50%的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20?40%的大豆蛋白符合纖維、15?35%的竹原纖維、2?10%的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
[0005]所述的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包括:2?8%抗菌切片母粒、92?98%丙綸切片。
[0006]所述的抗菌切片母粒,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成份:納米銀3?6%、納米氮化鈦2?4%、相容劑0.2?0.9%、丙綸切片餘量。
[0007]所述的納米銀的粒徑為25?70nm ;所述的納米氮化鈦的粒徑為35nm?60nm ;所述的相容劑為白油。
[0008]上述毛巾製品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09](I)紡紗:按照比例對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大豆蛋白符合纖維、竹原纖維、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進行混紡,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的長度控制在36?40mm ;分別織造成經紗和瑋紗,且經紗的規格為22.8tex,瑋紗的規格為25.3tex ;
[0010](2)染色:採用毛用活性染料在50°C下進行前處理15?20分鐘,然後冷卻到常溫後,再進行兩次升溫,第一次升溫從常溫到48°C,升溫速度控制在一分鐘升溫一度的速度;升至該階段後保溫25?30分鐘後,再次升溫,仍以一分鐘升溫一度的速度升至80°C,然後保溫50分鐘,再降至50°C,結束染色;
[0011](3)織造:將織機的各個工藝參數進行設定,將織口板高度設定在3?3.5mm之間;將開口角度控制在24?28度範圍內;將毛經和地經紗線的張力設計為45?50kgf,將車速設計為400?500轉/分;
[0012](4)退漿:首先將布匹在0.8-1.2G/L的退漿酶BF-7658中堆置30-40分鐘,溫度控制在40°C -50 °C,然後使用20-30 °C的清水衝洗20-30分鐘,最後在烘乾機內烘乾,溫度控制在 70 0C -90 0C ο
[0013](5)浸漬:浸漬的溫度控制在20°C左右,時間為4-6小時,後用清水清洗20?30分鐘。
[0014](6)上漿:經軸退繞-上漿,溫度為70°C -溼分絞-烘乾,溫度85°C -幹分絞-卷繞,張力為0.26mpa,回潮:12.2%,所用漿料為丙烯酸類漿料。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毛巾面料中中加入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能夠使面料更加舒適;在其中加入了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細菌的滋生。
[0017]採用經過前處理和兩次升溫處理的染色工藝調整染色、上漿工藝,既獲得了較好的加工效果,又有效降低了各種加工工藝條件對牛奶蛋白纖維和羊毛纖維的損傷。
[0018]本發明具有抗菌作用,避免面料因細菌影響而表現出的強度下降、彈性降低、褪色符合健康環保的要求;並且具有良好的親膚性能;手感舒適、良好的吸水性;優越的抗菌性、防黴性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20]實施例1
[0021]一種毛巾製品,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份:20%的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40%的大豆蛋白符合纖維、30%的竹原纖維、8%的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餘量為添加劑。
[0022]所述的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包括:8%抗菌切片母粒、92%丙綸切片。
[0023]所述的抗菌切片母粒,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成份:納米銀6%、納米氮化鈦2%、相容劑0.2%,91.8%丙綸切片。
[0024]所述的納米銀的粒徑為25nm ;所述的納米氮化鈦的粒徑為35nmnm ;所述的相容劑為白油。
[0025]實施例2
[0026]一種毛巾製品,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份:50%的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20%的大豆蛋白符合纖維、18%的竹原纖維、10%的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餘量為添加劑。
[0027]所述的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包括:6%抗菌切片母粒、94%丙綸切片。
[0028]所述的抗菌切片母粒,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成份:納米銀3%、納米氮化鈦4%、相容劑0.6%、丙綸切片92.4%。
[0029]所述的納米銀的粒徑為70nm ;所述的納米氮化鈦的粒徑為60nm ;所述的相容劑為白油。
[0030]實施例3
[0031 ] 將實施例1和實施例2中的混合毛巾製品纖維料進行如下處理:
[0032](I)紡紗:按照比例對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大豆蛋白符合纖維、竹原纖維、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進行混紡,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的長度控制在36?40mm ;分別織造成經紗和瑋紗,且經紗的規格為22.8tex,瑋紗的規格為25.3tex ;
[0033](2)染色:採用毛用活性染料在50°C下進行前處理20分鐘,然後冷卻到常溫後,再進行兩次升溫,第一次升溫從常溫到48°C,升溫速度控制在一分鐘升溫一度的速度;升至該階段後保溫30分鐘後,再次升溫,仍以一分鐘升溫一度的速度升至80°C,然後保溫50分鐘,再降至50°C,結束染色;
[0034](3)織造:將織機的各個工藝參數進行設定,將織口板高度設定在3mm ;將開口角度控制在24度範圍內;將毛經和地經紗線的張力設計為50kgf,將車速設計為500轉/分;
[0035](4)退漿:首先將布匹在1.2G/L的退漿酶BF-7658中堆置30分鐘,溫度控制在50 0C,然後使用25 °C的清水衝洗30分鐘,最後在烘乾機內烘乾,溫度控制在80 °C。
[0036](5)浸漬:浸漬的溫度控制在20°C左右,時間為5小時,後用清水清洗30分鐘。
[0037](6)上漿:經軸退繞-上漿,溫度為70°C -溼分絞-烘乾,溫度85°C -幹分絞-卷繞,張力為0.26mpa,回潮:12.2%,所用漿料為丙烯酸類漿料。
[0038]經過上述處理加工的毛巾,柔軟度和吸水性都得到大大的提高,並且其抗菌性也得到大大提高。
[003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毛巾製品,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份:10?50%的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20?40%的大豆蛋白符合纖維、15?35%的竹原纖維、2?10%的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毛巾製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包括:2?8%抗菌切片母粒、92?98%丙綸切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毛巾製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抗菌切片母粒,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成份:納米銀3?6%、納米氮化鈦2?4%、相容劑0.2?0.9%、餘量為丙綸切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毛巾製品,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納米銀的粒徑為25?70nm ;所述的納米氮化鈦的粒徑為35nm?60nm ;所述的相容劑為白油。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毛巾製品的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紡紗:按照比例對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大豆蛋白符合纖維、竹原纖維、抗菌功能性丙綸纖維進行混紡,在整個設計過程中,牛奶蛋白纖維紗或牛奶蛋白纖維的長度控制在36?40mm ;分別織造成經紗和瑋紗,且經紗的規格為22.8tex,瑋紗的規格為.25.3tex ; (2)染色:採用毛用活性染料在50°C下進行前處理15?20分鐘,然後冷卻到常溫後,再進行兩次升溫,第一次升溫從常溫到48°C,升溫速度控制在一分鐘升溫一度的速度;升至該階段後保溫25?30分鐘後,再次升溫,仍以一分鐘升溫一度的速度升至80°C,然後保溫50分鐘,再降至50°C,結束染色; (3)織造:將織機的各個工藝參數進行設定,將織口板高度設定在3?3.5_之間;將開口角度控制在24?28度範圍內;將毛經和地經紗線的張力設計為45?50kgf,將車速設計為400?500轉/分; (4)退漿:首先將布匹在0.8-1.2G/L的退漿酶BF-7658中堆置30-40分鐘,溫度控制在40°C -50 °C,然後使用20-30 °C的清水衝洗20-30分鐘,最後在烘乾機內烘乾,溫度控制在.70 0C -90 °C。 (5)浸漬:浸漬的溫度控制在20°C左右,時間為4-6小時,後用清水清洗20?30分鐘。 (6)上漿:經軸退繞-上漿,溫度為70°C-溼分絞-烘乾,溫度85°C -幹分絞-卷繞,張力為0.26mpa,回潮:12.2%,所用漿料為丙烯酸類漿料。
【文檔編號】C08K3/08GK104514068SQ201410639851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3日
【發明者】關捷 申請人:關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