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氣源動態分流裝置製造方法
2024-03-29 18:45:05
一種多氣源動態分流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氣源動態分流裝置,包括腔體、旋轉軸、上旋轉葉片、下旋轉葉片和分流結構,所述分流結構包括設置在旋轉軸上的旋轉葉片,所述旋轉葉片將腔體劃分為多個隔離區,每個隔離區與一個分流出氣口相對應;氣體由第一氣源入口進入到腔體內,通過旋轉的上旋轉葉片,氣體從第一進氣口進入到不同的隔離區,再經由不同的分流出氣口流出。採用旋轉葉片將腔體劃分為多個隔離區,分流後的氣體再從不同分流出口流出,然後旋轉葉片旋轉一定角度,使葉片進孔對應下個工位的隔離區,實現氣流的換向,依次旋轉,則實現氣體的動態分流。該裝置同樣適用於多氣源合流應用,氣源由側壁多個出口進入,分別從氣源入口流出,實現多氣源動態合流工作。
【專利說明】一種多氣源動態分流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氣體分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多氣源動態分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低於5%甲烷濃度的瓦斯由於其利用的經濟性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直接被排到大氣中。由於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空排到大氣中的甲烷對大氣環境造成了較大的汙染,隨著瓦斯利用技術的日漸成熟和國家對大氣環境治理成都的加大,低濃度瓦斯利用技術將在綠色環保領域和新能源領域做出卓越表現。
[0003]低濃度瓦斯利用中,氣體往往需要被分流到多個相同的裝置中,按照一定的時序分別進行利用,如蓄熱氧化或催化氧化。氣體分流到各個裝置中需要多個氣體切換閥按一定時序進行切換工作。一方面,由於一般管徑較大(在咖1000以上),設置的換向閥尺寸相應較大,造成了裝置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換向閥的頻繁切換同時也影響了閥門的壽命。
【發明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現狀,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穎簡單的氣體分流裝置,採用旋轉方式實現多路氣源的分流與換向取代繁瑣的多閥門控制。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多氣源動態分流裝置,包括腔體、旋轉軸、帶有第一進氣口的上旋轉葉片、下旋轉葉片和分流結構,所述旋轉軸、上旋轉葉片和下旋轉葉片由上至下設置在腔體內;所述上旋轉葉片、分流結構和下旋轉葉片設置在旋轉軸上,上旋轉葉片跟隨旋轉軸旋轉;所述腔體的頂端設置有第一氣源入口,所述腔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分流出氣口 ;所述分流結構包括設置在旋轉軸上的旋轉葉片,所述旋轉葉片將腔體劃分為多個隔離區,每個隔離區與一個分流出氣口相對應;氣體由第一氣源入口進入到腔體內,通過旋轉的上旋轉葉片,氣體從第一進氣口進入到隔離區,再經由不同的分流出氣口流出。
[0006]進一步,所述下旋轉葉片跟隨旋轉軸旋轉,所述下旋轉葉片上設置有第二進氣口,所述腔體的側壁下部上設置有第二氣源入口,氣體由第二氣源入口進入到腔體內,通過旋轉的下旋轉葉片,氣體從第二進氣口進入到隔離區,從不同的分流出氣口流出;從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流入的氣體進入到不同的隔離區。
[0007]進一步,所述腔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水口。
[0008]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採用旋轉葉片將腔體劃分為多個隔離區,分流後的氣體再從不同分流出口流出,然後旋轉葉片旋轉一定角度,使葉片進孔對應下個工位的隔離區,實現氣流的換向,依次旋轉,則實現氣體的動態分流。該裝置同樣適用於多氣源合流應用,氣源由側壁多個出口進入,分別從氣源入口流出,實現多氣源動態合流工作。
[0009]本發明結構新穎簡單,採用旋轉方式實現多路氣源的分流與換向取代繁瑣的多閥門控制,以彌補國內在大流量、多氣源氣體分流裝置的空白。104、旋轉軸;
401、第一進氣孔;
403、第二進氣孔;
506、分流結構;
507、隔離區;
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理解,優選實施例護範圍。
1括腔體102、旋轉軸104、上旋轉葉片402、4、上旋轉葉片402和下旋轉葉片404由上和下旋轉葉片設置在旋轉軸上,上旋轉葉片生氣口 401,所述腔體的頂端設置有第一氣出氣口 201、202、203、204、205 ;所述分流結片將腔體劃分為多個隔離區507,每個隔離定於旋轉軸104,旋轉軸104由電機帶動下實現一定角度的轉動。上旋轉葉片402和下旋轉葉片404旋轉一定角度實現方向切換,氣體在下一個方向的氣流出口流出。在上旋轉葉片402和下旋轉葉片404旋轉時,氣源進入不同的隔離區507,從對應的分流出氣孔501、502、503、504、505 流出。
[0031]在上述實施例中,腔體102和分流結構506是固定在一起的,並分別設置五個分流出氣口 201、202、203、204、205和分流出氣孔501、502、503、504、505,其尺寸由進氣口 101的流量而定。氣源1的流量比氣源2的流量大。氣源1進入上旋轉葉片進氣孔401,氣源2進入下旋轉葉片進氣孔403。
[0032]出水口 103在平時處於關閉狀態,避免氣體的洩漏,保持裝置內壓力穩定。當裝置內產生積水後,開啟出水口 103放水,放水完畢再次關閉出水口 103。
[0033]旋轉軸104與電機相連,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實現旋轉軸104的時序旋轉。
[0034]該裝置同樣適用於多氣源合流應用,氣源由側壁五個分流出氣孔進入,分別從第一氣源入口 101和第二氣源入口 601流出,實現多氣源動態合流工作。
[0035]上旋轉葉片402和下旋轉葉片404固定於旋轉軸104上,上旋轉葉片上402有兩個進氣口 401,下旋轉葉片404上有一個進氣孔403。氣源1進入上旋轉葉片進氣孔401,氣源2進入上旋轉葉片進氣孔403。葉片的旋轉速度依據實際工況而定,當一工位完成分流時間後,旋轉軸迅速旋轉至下一工位。減少旋轉工程對裝置氣流穩定性的影響。
[0036]上旋轉葉片和下旋轉葉片上的進氣孔根據不同的需求設置,但在同一軸向上不能同時有進氣孔。
[0037]隔離區506可以設置成流線型,降低裝置對氣流的阻力。
[0038]本發明採用旋轉葉片將腔體劃分為多個隔離區,分流後的氣體再從不同分流出口流出,然後旋轉葉片旋轉一定角度,使葉片進孔對應下個工位的隔離槽,實現氣流的換向,依次旋轉,則實現氣體的動態分流。該裝置同樣適用於多氣源合流應用,氣源由側壁五個出口進入,分別從氣源入口和氣源入口流出,實現多氣源動態合流工作。
[003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氣源動態分流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腔體(102)、旋轉軸(104)、帶有第一進氣口(401)的上旋轉葉片(402)、下旋轉葉片(404)和分流結構(506),所述旋轉軸(104)、上旋轉葉片(402)和下旋轉葉片(404)由上至下設置在腔體內;所述上旋轉葉片、分流結構和下旋轉葉片設置在旋轉軸上,上旋轉葉片跟隨旋轉軸旋轉;所述腔體的頂端設置有第一氣源入口(101),所述腔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分流出氣口(201、202、203、204、205);所述分流結構包括設置在旋轉軸上的旋轉葉片,所述旋轉葉片將腔體劃分為多個隔離區(507),每個隔離區與一個分流出氣口相對應;氣體由第一氣源入口進入到腔體內,通過旋轉的上旋轉葉片,氣體從第一進氣口進入到隔離區,再經由不同的分流出氣口流出。
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氣源動態分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旋轉葉片(404)跟隨旋轉軸旋轉,所述下旋轉葉片上設置有第二進氣口(403),所述腔體的側壁下部上設置有第二氣源入口(601 ),氣體由第二氣源入口進入到腔體內,通過旋轉的下旋轉葉片,氣體從第二進氣口進入到隔離區,從不同的分流出氣口流出;從第一進氣口和第二進氣口流入的氣體進入到不同的隔離區。
3.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氣源動態分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腔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水口(103)。
【文檔編號】F16K11/074GK103836226SQ201410123235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李 傑, 龍伍見, 霍春秀, 康建東, 李磊, 逄錦綸, 蘭波, 許慧娟, 李強, 高鵬飛, 徐鵬, 陳暉
申請人: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