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滅殺山螞蝗的藥劑的製作方法
2024-04-02 05:10:05 2
專利名稱:一種滅殺山螞蝗的藥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滅殺山螞蝗的藥劑,屬於農藥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滅殺山螞蝗的藥劑有食鹽、食醋、純鹼、酸漿草、五六粉和敵敵畏等,這些藥劑滅 殺效果有所不同,但都不理想,並且在滅殺山螞蝗的同時對動植物、生態環境造成危害,不 適於廣泛推廣應用。
目前還未出現效果好,同時對生態環境沒有危害的滅殺山螞蝗的藥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滅殺率高且對生態環境沒有危害的滅殺山螞蝗的 藥劑。
本發明滅殺山螞蝗的藥劑由化學原料勾兌製成,其化學原料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8%的 氨水900 1000份、檸檬酸1 3份、尿素25 35份、五水硫酸銅1 2份、蘇打1 3份、氫氧 化鈉4 6份和六水氯化鎂9 11份。
優選的,滅殺山螞蝗的藥劑化學原料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8%的氨水950份、檸檬酸2份 、尿素30份、五水硫酸銅l份、蘇打2份、氫氧化鈉5份和六水氯化鎂10份。
本發明滅殺山螞蝗的藥劑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 按比例稱取各個化學原料;
b、 用少量氨水將化學原料溶解,倒入剩餘的氨水中混勻;
c、 密封3 5天即可使用。
進一步的,所述滅殺山螞蝗的藥劑在使用時還加入檸檬酸3份、穀氨酸1份、蘇打3份。
本發明滅殺山螞蝗的藥劑在空氣中噴灑到山螞蝗的表面上,可以快速吸乾山螞蝗體內的 泫液和水分,使它變成乾枯的死屍,不能復活。
本發明滅殺山螞蝗的藥劑成分安全可靠,只滅殺山螞蝗,對其它動、植物無副作用。人 接觸該藥劑後有衝鼻子、衝眼睛的現象,但對人體無毒、無害。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闡述。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是以任何方 式來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l
分別稱取檸檬酸55g、尿素730g、五水硫酸銅24 g、蘇打52g、氫氧化鈉120g、六水氯化 鎂252g,將前述原料加入到盛有5. 5kg氨水(重量百分比18%)的容器中,攪拌使其完全溶解 。將容器中溶液全部倒入裝有187kg氨水(重量百分比18%)的桶內,密封4天。使用時打開 密封桶,加入檸檬酸75g、穀氨酸25g和蘇打75g,攪拌均勻。
實施例2
分別稱取檸檬酸l公斤、尿素15公斤、五水硫酸銅0.5公斤、蘇打1公斤、氫氧化鈉2.5公 斤、六水氯化鎂5公斤,將前述原料加入到盛有75公斤氨水(重量百分比18%)的桶中,攪拌 使其完全溶解。將桶中的溶液全部倒入裝有400公斤氨水(重量百分比18%)的池內,密封3 天。
取上述配製好的藥劑50公斤用塑膠袋灌裝、封袋機密封,外面再套上編織袋,運送至山 螞蝗密集區域。使用時打開塑膠袋,在藥劑中加入檸檬酸O. 15公斤、穀氨酸0.05公斤和蘇打 0. 15公斤,攪拌均勻。
實施例3
容器中放入1000隻捕捉得到的山螞蝗,噴灑上述實施例l配製好的藥劑,5min內山螞蝗 全部死亡。乾枯的死屍用水、土培養3天,沒有復活。 實施例4
容器中放入1000隻捕捉得到的山螞蝗、50隻蟋蟀、100隻左右的螞蟻和50隻毛蟲,噴灑 上述實施例l配製好的藥劑,5min內山螞蝗全部死亡,其餘動物安然無恙。 實施例5
噴灑人員佩戴護目鏡、口罩於室外山螞蝗密集區域機械噴灑實施例2配製好的藥劑, 10min內山螞蝗大量死亡,乾枯的死屍在地上鋪了一層,而其它昆蟲、螞蟻等動物未見死亡 ;牛羊吃了打過藥劑的植物,未出現不良反應。
採用本發明滅殺山螞蝗的藥劑,可使受災地區的人民放心勞動生產,放心養殖牲畜,不 再遭受山螞蝗的危害。
權利要求
1.滅殺山螞蝗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藥劑的原料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8%的氨水900~1000份、檸檬酸1~3份、尿素25~35份、五水硫酸銅1~2份、蘇打1~3份、氫氧化鈉4~6份,六水氯化鎂9~11份。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滅殺山螞蝗的藥劑,其特徵在於化學原料 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8%的氨水950份、檸檬酸2份、尿素30份、五水硫酸銅l份、蘇打2份、 氫氧化鈉5份,六水氯化鎂1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滅殺山螞蝗的藥劑,其特徵在於使用 時還加入檸檬酸3份、穀氨酸1份、蘇打3份。
4.滅殺山螞蝗的藥劑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列步驟a、 按比例稱取各個化學原料;b、 用少量氨水將化學原料溶解,倒入剩餘的氨水中混勻;c、 密封3天後即可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滅殺山螞蝗的藥劑,屬於農藥領域。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滅殺率高且無副作用的滅殺山螞蝗的藥劑,由化學原料勾兌製成,其化學原料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8%的氨水900~1000份、檸檬酸1~3份、尿素25~35份、五水硫酸銅1~2份、蘇打1~3份、氫氧化鈉4~6份,六水氯化鎂9~11份。本發明滅殺山螞蝗的藥劑成分安全可靠,只滅殺山螞蝗,對其它動、植物安全可靠,無副作用,對人有衝鼻子、衝眼睛的現象,但無毒、無害、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01N59/00GK101336641SQ20081030404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19日
發明者任正才 申請人:任正才;沙萬軍;胡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