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天然氣內燃發電機尾氣脫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02 13:45:05 1

本發明涉及化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天然氣內燃發電機尾氣脫硝裝置。
背景技術:
分布式供能系統是目前在發達國家廣泛應用以及我國政府積極倡導的一種先進能源系統技術。分布式供能系統多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按照能源梯級利用的原則,採用高品位能源發電、低品位能源供熱、製冷或除溼的方式,在滿足用戶多種形式用能的同時,達到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
天然氣內燃機作為分布式供能系統主要的原動機,燃氣內燃發電機的工作原理:燃氣進入燃氣內燃機,空氣進入混合器混合後,通過煙氣渦輪增壓器增壓,冷卻器冷卻後進入氣缸,經火花塞高圧點火,燃燒膨脹,推動活塞做功,帶動曲軸轉動,通過發電機輸出電能,內燃機產生的尾氣經排氣管、換熱裝置、消聲器、煙囪排到室外,但尾氣中含有的氮氧化物嚴重超標,一直居高不下,嚴重汙染空氣。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天然氣內燃發電機尾氣脫硝裝置,降低了排放氣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脫硝後的尾氣經三通閥可進入餘熱利用裝置或直接排空,很大程度減少了空氣汙染。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天然氣內燃發電機尾氣脫硝裝置,包括脫硝氣體產生系統、天然氣內燃發電機、反應器、三通閥、餘熱利用裝置,所述脫硝氣體產生系統通過氣體管道分別與所述天然氣內燃發電機、所述反應器相連通,所述反應器一端通過氣體管道與所述天然氣內燃發電機連通,另一端與所述餘熱利用裝置或排空管通過所述三通閥連接。
進一步,所述脫硝氣體產生系統包括液氨儲罐、氨蒸發器、緩衝罐、稀釋風機、混合器,所述液氨儲罐連接所述氨蒸發器,所述氨蒸發器連接所述緩衝罐,所述緩衝罐和所述稀釋風機連接所述混合器。
進一步,所述脫硝氣體產生系統包括尿素儲罐、計量泵、風機、燃燒器、熱解室,所述尿素儲罐連接所述計量泵,所述風機連接所述燃燒器,所述燃燒器和所述計量泵連接所述熱解室。
進一步,所述餘熱利用裝置為溴化鋰制冷機或餘熱鍋爐或換熱器等。
進一步,所述脫硝氣體產生系統、天然氣內燃發電機、反應器相連通處設置有導流葉片、氣流均布裝置、支撐鋼梁、壓縮空氣吹灰器。
本發明提供的天然氣內燃發電機尾氣脫硝裝置,降低了排放氣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脫硝後的尾氣經三通閥可進入餘熱利用裝置或直接排空,很大程度減少了空氣汙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包含脫硝氣體產生系統1、天然氣內燃發電機2、反應器3、三通閥4、餘熱利用裝置5,所述脫硝氣體產生系統1通過氣體管道分別與所述天然氣內燃發電機2、所述反應器3相連通,所述反應器3一端通過氣體管道與所述天然氣內燃發電機2連通,另一端與所述餘熱利用裝置5或排空管通過所述三通閥4連接。
由所述脫硝氣體產生系統1產生的脫硝氣體進入所述天然氣內燃發電機2尾氣煙道,隨尾氣一起進入所述反應器3,發生催化反應,達到脫硝效果,脫硝後的尾氣經所述三通閥4可進入所述溴所述化鋰制冷機5或排空管直接排空。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脫硝氣體產生系統1包括液氨儲罐1A、氨蒸發器1B、緩衝罐1C、稀釋風機1D、混合器1E,所述液氨儲罐1A連接所述氨蒸發器1B,所述氨蒸發器1B連接所述緩衝罐1C,所述緩衝罐1C和所述稀釋風機1D連接所述混合器1E。
液氨儲存在所述液氨儲罐1A中,經所述氨蒸發器1B蒸發成氣體,氣體進入所述緩衝罐1C,再進入所述混合器1E,另外空氣經稀釋風機後也進入所述混合器1E,經稀釋風機後的空氣與蒸發的氨氣在所述混合器1E中混合,空氣和氨氣的混合氣進入所述天然氣內燃發電機2尾氣煙道。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氨蒸發器1B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電或蒸汽作為熱源。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脫硝氣體產生系統1包括尿素儲罐1a、計量泵1b、風機1c、燃燒器1d、熱解室1e,所述尿素儲罐1a連接所述計量泵1b,所述風機1c連接所述燃燒器1d,所述燃燒器1d和所述計量泵1b連接所述熱解室1e。
尿素儲存在所述尿素儲罐1a,經所述計量泵1b進入所述熱解室1e,另外空氣經所述風機1c後進入所述燃燒器1d中,與天然氣燃燒後生成高溫煙氣進入所述熱解室1e,將尿素分解,分解成NH3和HNCO,煙氣和氨氣的混合氣進入所述天然氣內燃發電機2尾氣煙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餘熱利用裝置5優選為溴化鋰制冷機或餘熱鍋爐或換熱器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脫硝氣體產生系統1、天然氣內燃發電機2、反應器3相連通處設置有導流葉片、氣流均布裝置、支撐鋼梁、壓縮空氣吹灰器。
本發明提供的天然氣內燃發電機尾氣脫硝裝置,降低了排放氣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脫硝後的尾氣經三通閥可進入餘熱利用裝置或直接排空,很大程度減少了空氣汙染。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