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鑄爐冷卻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4-02 06:06:05 1
本發明屬於一種冷卻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熔鑄爐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熔鑄爐排出的熱水需要流回至冷卻塔進行冷卻,冷卻時採用制冷機對冷卻塔內的熱水進行降溫冷卻,同時冷卻塔的體積較大,造價高,耗費較多的能量進行水冷卻,同時需要耗費長時間進行冷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熔鑄爐冷卻系統,能夠解決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一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熔鑄爐冷卻系統,包括熔鑄爐、冷卻池和冷卻水管,熔鑄爐與冷卻池和冷卻水管連通,經熔鑄爐後的熱水進入冷卻池和冷卻水管內,經冷卻池後的冷卻水進入熔鑄爐內,冷卻水管設於冷卻池上方,冷卻水管設有噴水孔,噴水孔與冷卻池相對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設有冷卻水管,且冷卻水管設有噴水孔,因此,當熔鑄爐出來的熱水經過冷卻水管時,可以由噴水孔噴出,熱水在噴出過程中與空氣充分接觸,在空氣中冷卻,實現空冷;同時,設有冷卻池,可以進一步增加水與外界空氣的接觸面積實現空冷。由此,該熔鑄爐冷卻系統通過空冷即可實現對熱水的冷卻,無需採用冷卻塔和制冷機進行冷卻,大大降低了成本,實現環保節能的效果;且熱水經過冷卻水管和冷卻池後可直接供給鑄造設備使用,提高了水冷卻的效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冷卻水管圍繞冷卻池鋪設,噴水孔均布在冷卻水管的外側。由此,提高水冷卻的速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冷卻池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冷卻單元、第二冷卻單元和第三冷卻單元,第二冷卻單元為多個,相鄰的第二冷卻單元相連通,第一冷卻單元與熔鑄爐的熱水出水口連通,第三單元與熔鑄爐的冷卻水進水口連通。由此,設有多個冷卻單元,可以增加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冷卻效率;同時,保證了第三冷卻單元中的水為較低水溫,滿足使用要求。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冷卻單元與第二冷卻單元通過連通孔連通,第二冷卻單元與第三冷卻單元通過連通孔連通,各連通孔均位於相應冷卻單元的底部。由此,可以方便實現熱水的逐級降溫,提高水的冷卻效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熔鑄爐冷卻系統還包括水泵,熔鑄爐的熱水出水口與冷卻水管通過水泵連通。由此,便於熱水抽送至冷卻水管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冷卻水管鋪設在各冷卻單元上方。由此,增加進入冷卻水管內的熱水,增加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熔鑄爐冷卻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1:本發明的熔鑄爐冷卻系統,包括熔鑄爐1、冷卻池2和冷卻水管3,熔鑄爐1與冷卻池2和冷卻水管3連通,經熔鑄爐1後的熱水進入冷卻池2和冷卻水管3內,經冷卻池2後的冷卻水進入熔鑄爐1內,冷卻水管3設於冷卻池2上方,冷卻水管3設有噴水孔31,噴水孔31與冷卻池2相對應,即噴水孔31噴出的水落入冷卻池2內。冷卻水管3內的水壓將水經由噴水孔31噴出。
冷卻池2內的箭頭方向表示水的流動方向。
該熔鑄爐冷卻系統在使用時,冷卻水管3固定放置在冷卻池2各側壁的上方,當水由噴水孔31噴出後,熱水與空氣充分接觸,水中的熱量可以散發到空氣中,實現水的冷卻。熔鑄爐冷卻系統中熔鑄爐1流出的熱水一部分經過冷卻池2進行冷卻,一部分通過冷卻水管3噴射至空氣中進行快速冷卻,大大提高了水的冷卻速度;該熔鑄爐冷卻系統依靠空冷實現水的冷卻,無需採用制冷機等耗費其他能量,實現了環保節能的效果。
冷卻水管3圍繞冷卻池2鋪設,噴水孔31均布在冷卻水管3的外側。
冷卻池2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冷卻單元21、第二冷卻單元22和第三冷卻單元23,第二冷卻單元22為多個,相鄰的第二冷卻單元22相連通,第一冷卻單元21與熔鑄爐1的熱水出水口連通,第三單元23與熔鑄爐1的冷卻水進水口連通。
第一冷卻單元21與第二冷卻單元22通過連通孔連通,第二冷卻單元22與第三冷卻單元23通過連通孔連通,各連通孔均位於相應冷卻單元的底部。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各冷卻單元均為方形單元格,第二冷卻單元22為六個;第一冷卻單元21、第二冷卻單元22和第三冷卻單元23形成兩行並列的單元格,第一冷卻單元21位於第一行的第一格,第三冷卻單元23位於第一行的第二格,其餘為第二冷卻單元22。經熔鑄爐1後的熱水直接進入到第一冷卻單元21內,然後通過連通孔進入到第二冷卻單元22;各第二冷卻單元22進行逐級冷卻,根據水的流動方向水溫逐漸降低;而後,第二冷卻單元22內的水經過連通孔進入到第三冷卻單元23。經過多個冷卻單元的水冷卻至常溫,可以用於熔鑄爐1的冷卻。
熔鑄爐冷卻系統還包括水泵4,熔鑄爐1的熱水出水口與冷卻水管3通過水泵4連通。設有水泵4,可以方便將熔鑄爐1的熱水出水口流出的熱水抽送至冷卻水管3內,使得冷卻水管3內具有一定的壓力,使得冷卻水管3內的水能夠經由噴水孔31噴出,並在空氣中形成具有相應高度的水柱,進而,使得水在上升和落下過程中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實現水的冷卻,然後落入至冷卻池2內。
冷卻水管3鋪設在各冷卻單元的側壁上方。因此,經冷卻水管3噴射出來的水經過冷卻後落入各冷卻單元內,可以加速冷卻單元內的水的冷卻。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