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魂鞋迷案
2024-04-03 03:36:05 1
明初,雍州萬曆縣一帶有一種習俗,未滿二十三歲的男子出遠門時都要穿上「拴魂鞋」。這種鞋的樣式和一般的鞋一樣,不同的是在兩隻鞋的鞋面上繡有相同的不規則圖形,在左右鞋的內側面還分別繡有男子的姓名。這種辨識度非常高的鞋子,還曾引發出一樁奇案。
一、床底一隻鞋
萬曆縣東南處有一個平坡鎮,鎮上住著一戶柳姓人家,主人柳伯公早年喪妻,留有一女取名柳英。此女姿色出眾,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是當地有名的才女。
經媒婆牽線,柳英與當地一位叫喬正的書生定了親。由於柳英才貌出眾,定親後喬正對柳英常存有戒心,深恐柳英行為不檢。柳英也通情達理,不去計較,二人情趣相投,所以在定親後不久就成了親。
誰知成親後喬正對她的戒心是有增無減。一年之後的端午節前,喬正出門歸來,與柳英打掃屋室時從床下掃出一隻鞋子,拾起細細一看,是只右腳穿的「拴魂鞋」,還繡有一個「明」字。喬正的臉上立即烏雲密布,怒不可遏地質問柳英。
柳英嚇了一跳,吃驚地看著那隻鞋,連說:「不知道啊!」
「不知道?」喬正火冒三丈,「哼!我處處防你,時時防你,竟還是沒防住!你說,我進城時,你在跟誰廝混?」
柳英一聽這話,萬般委屈湧上心頭,但還是強忍淚水百般解釋。可喬正不予理睬,取出筆墨紙硯,邊寫邊吼,片刻就將休書扔給柳英,衝出門外。
這時門外已聚集了好多人,他們都在對著柳英和地上的那隻鞋指指點點,說什麼的都有。柳英用顫抖的手拾起那張休書,狠狠地撕得粉碎,呆呆地站了半晌,然後撿起那隻鞋,踉蹌著朝娘家走去。柳伯公早已聽到消息,氣得舊病復發。待柳英回到娘家,爹爹早已癱在床上只剩一口氣了。柳英一進家門,見爹爹如此,不覺淚水奪眶而出,嗚咽著說:「爹,女兒什麼事也沒做呀!爹,您相信女兒!」
柳伯公盯著女兒,好不容易說了個「鞋」字,還想說什麼,可終究沒說出口,微微抬起的頭慢慢地垂下了。
「爹!」柳英大呼,「天哪!怎麼會這樣?」喊著喊著,人就昏了過去。
柳英醒來時天已微明,在鄰裡幫助下她埋葬了父親。此時,喬正早已不知去向。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之中。柳英拖著沉重的步子,攀上了西山頂峰。立在山崖邊,望著山下汩汩的流水,迎著撲面而來的冷風,她絕望了。柳英取出那隻鞋,對著鞋自語:「鞋啊鞋,是你給我帶來眼前的一片悽涼。鞋的主人啊,我變成鬼也要找到你,把你千刀萬剮!」說完,縱身向崖下的急流跳去……
二、鞋子的主人
萬曆縣城東南有一條河,王母和他的兒子王啟明就住在河邊。
端午節的第二天,躺在王家昏迷了一天一夜的柳英醒來了,她明白自己是被這家人救了。柳英滿肚子的委屈無處訴說,見了恩人王母,不禁淚流滿面,將自己的遭遇說了一遍。
王母聽後頗為同情,便讓柳英先在她家住下。就這樣,柳英認王母為乾娘,認王啟明做乾哥,在王家住下了,一家三口日子過得倒也和和睦睦。
轉眼數月過去了。一天柳英收拾家,無意中翻出了一隻鞋子。柳英心頭一震——這隻鞋子正好與那隻給柳英帶來災難的鞋子配對兒!這隻鞋上繡有「啟」字,而那隻鞋上繡有「明」字,啟明?
柳英發瘋似的衝到院子裡,對著王母、王啟明就罵:「你們這些人面獸心的東西,原來你們就是冤枉我的歹人!」
王母聽了這話很是奇怪,問:「英兒,到底怎麼了?」
柳英咬牙切齒道:「你們還裝瘋賣傻!你看著這隻鞋,是你的嗎?」說著,舉起手中的鞋子問。
「是啊!」王啟明看清後回答。
「那為什麼就一隻了?」柳英接著問。
王啟明笑了笑說:「那隻被我不小心掉到河裡衝走了。」
「你撒謊!」柳英恨恨地說,「這不正是那隻繡『明』字的鞋嗎?」柳英從懷裡抽出那隻鞋,接著說,「王啟明啊王啟明,原來那個挨千刀的就是你!」
王母、王啟明也驚呆了,他倆也弄不清楚為什麼給柳英帶來冤氣的那隻鞋會是王啟明已丟了的那隻。
這時的柳英已氣到了極點,她拖著王啟明說:「你跟我上衙門去,我要告你!」
王母、王啟明、柳英三人跪在公堂上,柳英將事情的經過向縣太爺李大人訴說了一遍。王家母子連呼「冤枉」。王母說:「這鞋是前年我兒出門時我給做的。一年前,我兒去挑水時掉到河裡衝走了一隻。那隻鞋怎麼會出現在柳英家的床下,我們也不知道啊!請大人明斷!」
李大人聽後厲聲問:「難道鞋子會自己飛到柳英家嗎?為何別人知道鞋子的事後都懷疑柳英的行為不軌,而你們不僅不懷疑她,還留她在家裡住,還如此善待她?」
「大人,那是因為她太可憐了,我生憐憫之心才留她住下的呀!」王母回答。
「你胡說!」柳英在旁道,「你們分明是心存愧意!大人,您一定要為民女做主,民女的冤太深了!」
李大人沉思片刻,一拍驚堂木,道:「來呀,重打王啟明四十大板,看還招不招!」
「冤枉啊,冤枉!」王家母子呼喊著,可無濟於事。王啟明挨了四十大板,直被打得皮開肉綻,血跡斑斑,暈死過去。王母見狀,便撲在兒子身上號啕大哭。
李大人沒料到王啟明這麼不經打,便暫且退堂,擇日再審。
三、無巧不成書
「大人,且慢!」話音剛落,一個中年男子拖著一個人已跪在堂上。中年男子說:「大人,小人趙明抓到慣偷張吉,請大人審判。」
李大人正要退堂,見又有了案子,只得說:「柳英、王母靠邊。趙明先將事情的經過告訴本縣。」
趙明剛要開口,忽然看見柳英手中的鞋子,疑惑地說:「那不是我的鞋嗎?」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王母聽後馬上衝過來指著趙明說:「原來是你坑害我兒啊!」
李大人見堂上又要亂起來,忙拍驚堂木,接著又問:「趙明,你為何說那鞋是你的,從實講來!」
「是,大人。」趙明說,「去年我娘在河邊撿到一隻鞋,見做得好,而且還繡了個『明』字,於是就照那隻給我又做了一隻繡上『趙』字配成一對兒。後來這裡的人說那是『拴魂鞋』,別人的鞋不能穿,所以我就把鞋脫了放在家中。可不巧,這一年來我家連連失竊,那雙鞋也被偷走了。今日小人抓住了竊賊張吉,請大人明察。」
李大人問:「張吉,趙明講的可是實話?他那雙鞋是被你偷走了嗎?」
張吉說:「回大人,是小人偷了。小人偷後沒穿幾天就也丟了。」
原來四月時,張吉穿著那雙鞋在平坡鎮遊蕩,趁機闖入柳英家,本想偷點值錢的東西,可還沒細找,就見主人回來了。慌忙之中藏在床下,趁主人不注意,溜了出去。誰知匆忙中掉了只鞋也沒顧得上撿,後來乾脆將另外一隻鞋也扔了。
聽完張吉的口供,一切真相大白。張吉也被收監。
柳英這才明白自己錯怪了好人,十分愧疚。王母這時也緩過神來,反倒過來安撫柳英說:「英兒,你是個可憐人。大娘不怪你,怪只怪那個可惡的小偷,現在真相大白了,我去找你丈夫喬正讓他接你回家。」
柳英聽了,泣不成聲,許久才說:「民女不願回去。喬正疑心深重,既已休我,我也就不再找他。現在啟明哥因我被打,我要好好照顧他,如果大娘不嫌棄,我願奉大娘為親娘,養老送終。」
李大人聽了,拊掌大笑:「罷罷罷,一隻拴魂鞋拆了一段孽緣,成了一段佳話。這樣吧,柳英聽著,你不但要負責把王啟明的傷養好,而且要負責到底。本縣做主將你許配給王啟明,和他一起侍奉王母,不知意下如何?」
王母早就打心眼兒裡喜歡這個賢惠的柳英,也察覺到兒子啟明對她的關愛和傾慕,只是見柳英一直沉浸在傷痛之中,也不好意思提起,聽李大人這麼一說,自然是百分之百願意,便拉住柳英的手:「英兒,還不快幫我把啟明扶回家去。」
一年後,萬曆縣城東南的河邊傳來了嬰兒響亮的啼哭,王家喜添男丁,取名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