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和裝置與流程
2024-03-31 23:50:05 1

本發明涉及電子通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對於該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可以通過建立功能模塊,組合成功能模塊構架,由存儲在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的電腦程式來實施。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貨運量快速增長,交通需求量的劇增,帶來了城市交通擁堵、資源浪費等問題。目前,城市貨運用車以麵包車、小貨車為主,這些車輛的廢氣排放量大,帶來更嚴重的環境汙染。而且傳統的城市貨運模式存在需求和供給高度碎片化,貨運車輛空駛率高的問題,導致城市配送效率低下。同時,居高不下的空駛率使得貨運車輛長時間滯留在城市交通系統內,更加加劇了城市交通擁堵狀況。
隨著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的發展,以移動網際網路平臺進行貨運需求發布以及運輸調度的網約貨運方式開始興起。網約貨運方式擁有反應速度快、便利性強的優勢。目前,網約貨運車輛的行駛路線主要是依據各個貨運需求的路線重合度來設置,路線的重合度達到要求,如達到80%以上時,就把這些貨運需求與貨車進行配對,使用同一臺貨車配送。但是,在城市貨運過程中,可能由於道路狀況複雜、貨運需求的路途距離存在較大差異等原因,使得各個貨運需求的路線重合度低,採用路線重合度配對容易造成遺漏,影像貨運需求和貨車的配對成功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避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增加貨運需求和貨車配對成功率,降低貨運車輛空駛率的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從而提高貨運車輛的運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提供一種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客戶端發出的貨運需求,根據貨運需求的貨物信息篩選出待配對貨運需求中與當次貨運需求屬於同一類別的貨運需求;
(2)比較當次貨運需求與篩選出的屬於同一類別的各個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若存在與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相匹配的貨運需求,就把這些貨運需求配對到同一輛貨運車輛;與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相匹配是指:被比較的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完全覆蓋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或者完全被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所覆蓋;
(3)若不存在與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相匹配的貨運需求,則根據該貨運需求中的取貨點位置篩選貨運車輛;
(4)獲取當前處於運輸狀態的各個貨運車輛的運輸路線上的所有預定停靠位置,判斷在該貨運需求的目的地的預設範圍內是否存在所述停靠位置,若存在則把該貨運需求配對到與該停靠位置對應的貨運車輛。
其中,根據該貨運需求中的取貨點位置篩選貨運車輛是指:選取當前處於該貨運需求的取貨點預設範圍內的貨運車輛作為執行當次貨運需求的車輛。
其中,所述預設範圍根據貨運車輛在規定時間內移動的距離確定。
其中,所述貨運需求的停靠位置是指貨運需求的取貨點和/或目的地。
其中,若不存在與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相匹配的貨運需求,且在該貨運需求的目的地的預設範圍內也不存在所述停靠位置,則配對失敗,標記該貨運需求為待配對貨運需求。
對於該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可以通過建立功能模塊,組合成功能模塊構架,由存儲在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的電腦程式來實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該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根據貨運需求的貨物信息篩選出帶配對貨運需求中屬於同一類別的貨運需求,對屬於同一類別的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進行比較分析。在不存在與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相匹配的貨運需求時,可以通過取貨點位置篩選貨運車輛,獲取各個貨運車輛運輸路線上的所有停靠位置,並且判斷在該貨運需求的目的地預設範圍內是否存在所述停靠位置,若存在則把該貨運需求配對到與該停靠位置對應的貨運車輛。通過分析貨運需求的取貨點和目的地位置信息,對多個貨運需求和交通系統中的貨運車輛進行配對,增加貨運需求和貨運車輛的配對成功率,從而提高貨運車輛的運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的運輸路線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貨運車輛運輸路線的動態調整方法,貨主在移動網際網路軟體客戶端上發出貨運需求(包括貨物類型、數量和重量、目的地、時間要求等),控制系統獲取客戶端發出的貨運需求,並根據貨運需求的貨物信息篩選出待配對貨運需求中與當次貨運需求屬於同一類別的貨運需求,如是否都屬於生鮮食品。控制系統比較當前獲取的貨運需求與篩選出的屬於同一類別的各個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判斷是否有與這個貨運需求相匹配的貨運需求。具體地,控制系統比較是否有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完全覆蓋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或者完全被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所覆蓋。若控制系統識別到存在與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相匹配的貨運需求,就把這些貨運需求配對到同一輛貨運車輛。如果不存在與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相匹配的貨運需求,控制系統就根據該貨運需求中的取貨點位置篩選貨運車輛。並且,控制系統獲取當前處於運輸狀態的各個貨運車輛運輸路線上的所有停靠位置,即各個貨運需求的取貨點、目的地,進而判斷在該貨運需求的目的地預設範圍內是否存在停靠位置,若存在則把該貨運需求配對到與該停靠位置對應的貨運車輛。
在一次運輸任務中,如圖2所示,貨主A需要把一臺冰箱從取貨點M運送到目的地N,貨主B需要把一批凳子從取貨點P運送到目的地Q,貨主C需要把一套床具從取貨點X運送到目的地Y,三個貨主都把自己的貨運需求發送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收到貨主A的貨運需求後,篩選出貨主B要運送的貨物與貨主A要運送的冰箱屬於同一類別,並確定兩批貨物的重量和佔用的空間也在充當貨運車輛的小貨車的承受範圍內,可以共同運輸。然後控制系統對比兩者的運輸路線,發現從取貨點M到目的地N的運輸路線完全覆蓋了從取貨點P到目的地Q的運輸路線。控制系統就把這兩個貨運需求配對到同一輛貨運車輛,即使用一輛小貨車運送貨主A和貨主B的貨物,運輸路線為取貨點M到目的地N。
選取當前處於該貨運需求的取貨點預設範圍內的貨運車輛作為執行當次貨運需求的車輛
在小貨車運貨的過程中,控制系統又獲取到貨主C發出的貨運需求,並且沒有找到與該貨運需求的運輸路線相匹配的貨運需求。控制系統就篩選出在取貨點X預設範圍內的貨運車輛,並且獲取這些貨運車輛運輸路線上的所有停靠位置。此時,控制系統判斷出運送貨主A和貨主B的貨物的小貨車在規定的20分鐘內能移動到取貨點X,即該小貨車在取貨點X預設範圍內,控制系統就選取該小貨車作為執行當次貨運需求的備選車輛。控制系統判斷出小貨車的目的地N在貨主C發出的貨運需求的目的地Y的預設範圍內,就把貨主C發出的貨運需求把配對到這輛小貨車,再根據新加入的停靠位置調整剩下的運輸路線。如果控制系統對貨主C發出的貨運需求配對失敗,就標記該貨運需求為待配對貨運需求,重新獲取該待配對貨運需求。
這樣,小貨車在整個運輸任務中的路線為:取貨點M→取貨點P→取貨點X→目的地Q→目的地Y→目的地N。原本運輸路線只能運送貨主A的一臺冰箱的小貨車,通過獲取多個貨運需求,只需要在原有的運輸路線基礎上進行些微的調整,就可以增加貨運需求和貨運車輛的配對成功率,從而提高貨運車輛的運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