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雙排油系統的排油注氮滅火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07 10:51:15 1

本發明涉及排油注氮滅火裝置的結構設計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具有雙排油系統的排油注氮滅火裝置。
背景技術:
變壓器充氮滅火裝置廣泛應用於發電廠和變電站容量在2MVA以上大型油浸式電力變壓器的滅火消防,傳統結構的變壓器充氮滅火裝置存在以下問題:充氮機構和排油機構均為單獨靠電驅動,在火場的各種複雜情況下,安全隱患大;傳統結構的滅火裝置由於其自身結構的局限性,不能夠保證做到先進行對變壓器排油,後進行充氮滅火的動作,而一旦變壓器內油未排盡便開始充氮滅火,效果事倍功半;傳統變壓器充氮滅火裝置只能夠一對一進行滅火動作,大數量的滅火裝置也不便於後期的管理與維護。申請人的專利201420166084.1公開了一種雙排油系統連鎖機構注氮滅火裝置,該裝置結構解決了上述問題,但是上述裝置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容易存在壓力釋放或漏油問題,因此,開發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方便實用的具有雙排油系統的排油注氮滅火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技術問題,現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方便實用的具有雙排油系統的排油注氮滅火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雙排油系統的排油注氮滅火裝置,該裝置包括:消防櫃、第一變壓器、第二變壓器、控制櫃和事故油池,消防櫃內設置有端子箱、氮氣瓶、第一排油管路、第二排油管路、設置在氮氣瓶出口管路上的第一注氮管和第二注氮管,第一注氮管和第二注氮管上分別設置有第一聯動分配閥和第二聯動分配閥,所述第一排油管路和第二排油管路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壓力檢測器、第一排油閥和第二壓力檢測器、第二排油閥,第一排油閥與第一聯動分配閥聯動,第二排油閥與第二聯動分配閥聯動,第一排油閥和第二排油閥下側的管道內分別設置有漏油檢測組件,第一壓力檢測器、第二壓力檢測器通過端子箱與控制櫃連接;第一排油管路底部和第二排油管路底部均與事故油池連通;所述第一注氮管和第二注氮管分別與第一變壓器和第二變壓器連通,第一排油管路上部和第二排油管路上部分別與第一變壓器和第二變壓器連通;所述第一變壓器和第二變壓器內分別設置有第一接線箱和第二接線箱,第一接線箱和第二接線箱分別和控制櫃連接,所述控制櫃包含有:DC220V控制電源輸入、高中低壓側開關位置輸入、整變報警輸出和調變報警輸出。
進一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注氮管和第二注氮管並聯設置,第一注氮管和第二注氮管上均設置有氮管排氣組件和氮氣分流組件。
進一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排油管路上部和第二排油管路上部分別通過排油接口閥、法蘭與第一變壓器和第二變壓器連通,第一排油管路上部和第二排油管路上部與排油接口閥之間均設置有油管排氣組件。
進一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變壓器頂部依次設置有第一氣體繼電器、第一斷流閥、第一底閥和第一油枕,第一變壓器上通過支架設置有第一火災探測器,第一接線箱與第一火災探測器、第一氣體繼電器、第一斷流閥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頂部依次設置有第二氣體繼電器、第二斷流閥、第二底閥和第二油枕,第二變壓器上通過支架設置有第二火災探測器,第二接線箱與第二火災探測器、第二氣體繼電器、第二斷流閥連接。
進一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變壓器頂部和第二變壓器頂部均設置有壓力釋放閥。本發明中的壓力檢測器的作用是能夠時刻監視第一變壓器或第二變壓器主變內部的壓力變化,在本裝置中壓力檢測的設定值低於主變本體上的壓力釋放閥(「壓力釋放閥」的作用是當變壓器內部有故障時(過熱、短路、擊穿等),變壓器油膨脹,要把變壓器內部的非正常壓力排放出去)設定值,當主變內部發生情況導致內部壓力急劇增加,在壓力釋放閥動作之前控制櫃的壓力檢測的回饋信號先將充氮滅火裝置動作進行排油洩壓,從而達到保護主變本體的目的。
進一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漏油檢測組件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排油閥和第二排油閥下側的管道內的集油槽、與集油槽相連的集油盒、設置在集油盒內的觸發感應開關,觸發感應開關通過端子箱與控制櫃連接。漏油檢測組件用於監視管道隱蔽部位油料的滲漏情況,當管路或者閥門有滲漏情況時,油料會沿著管壁通過集油槽聚集到集油盒,油料達到設定量的時候可觸發浮力觸發感應器開關,從而可進行漏油報警提示。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具有雙排油系統的排油注氮滅火裝置的結構設計較為合理,可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排油注氮滅火裝置存在的壓力檢測和管路漏油的問題,壓力檢測可以實時監測主變內部的壓力變化,當超過額定的壓力值後趕在主變壓力釋放閥動作之前裝置動作對主變進行排油降壓,排出的油料將集中處理,漏油檢測主要是檢測無壓管道內部閥門的密封情況,防止主變因為長時間運行造成跳閘,方便實用,適宜進一步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簡化結構示意圖;
圖2和圖3是本發明的注氮滅火裝置的系統啟動原理示意圖;
圖4是圖1中消防櫃3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變壓器,10.第一接線箱,11.氮管排氣組件,12.油管排氣組件,13.第一火災探測器,2.第二變壓器,20.第二接線箱,21.氮氣分流組件,22.第二火災探測器,3.消防櫃,30.端子箱,31.氮氣瓶,32.第一排油管路,33.第二排油管路,34.第一注氮管,35.第二注氮管,36.第一聯動分配閥,37.第二聯動分配閥,38.第一壓力檢測器,39.第二壓力檢測器,4.控制櫃,5.事故油池,6.漏油檢測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下面所示的實施例不對權利要求所記載的發明內容起任何限定作用,並且,下面實施例所表示的構成的全部內容不限於作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發明的解決方案所必須的。
實施例一
如附圖1和4所示的一種具有雙排油系統的排油注氮滅火裝置,該裝置包括:消防櫃3、第一變壓器1、第二變壓器2、控制櫃4和事故油池5,消防櫃3內設置有端子箱30、氮氣瓶31、第一排油管路32、第二排油管路33、設置在氮氣瓶31出口管路上的第一注氮管34和第二注氮管35,第一注氮管34和第二注氮管35上分別設置有第一聯動分配閥36和第二聯動分配閥37,所述第一排油管路32和第二排油管路33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壓力檢測器38、第一排油閥和第二壓力檢測器39、第二排油閥,第一排油閥與第一聯動分配閥36聯動,第二排油閥與第二聯動分配閥37聯動,第一排油閥和第二排油閥下側的管道內分別設置有漏油檢測組件6,第一壓力檢測器38、第二壓力檢測器39通過端子箱30與控制櫃4連接;第一排油管路32底部和第二排油管路33底部均與事故油池5連通;所述第一注氮管34和第二注氮管35分別與第一變壓器1和第二變壓器2連通,第一排油管路32上部和第二排油管路33上部分別與第一變壓器1和第二變壓器連通2;所述第一變壓器1和第二變壓器2內分別設置有第一接線箱10和第二接線箱20,第一接線箱10和第二接線箱20分別和控制櫃4連接,所述控制櫃4包含有:DC220V控制電源輸入、三側(高中低壓側)開關位置輸入、整變報警輸出和調變報警輸出。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其中,所述第一注氮管34和第二注氮管35並聯設置,第一注氮管34和第二注氮管35上均設置有氮管排氣組件11和氮氣分流組件21(將氮氣分成兩路從變壓器前方和後方分別接入,接入口設置有注氮接口閥);所述第一排油管路32上部和第二排油管路33上部分別通過排油接口閥、法蘭與第一變壓器1和第二變壓器2連通,第一排油管路32上部和第二排油管路33上部與排油接口閥之間均設置有油管排氣組件12。所述第一變壓器1頂部依次設置有第一氣體繼電器(重瓦斯)、第一斷流閥、第一底閥和第一油枕,第一變壓器1上通過支架設置有第一火災探測器13,第一接線箱10與第一火災探測器13、第一氣體繼電器、第一斷流閥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2頂部依次設置有第二氣體繼電器、第二斷流閥、第二底閥和第二油枕,第二變壓器2上通過支架設置有第二火災探測器22,第二接線箱20與第二火災探測器22、第二氣體繼電器、第二斷流閥連接;所述第一變壓器1頂部和第二變壓器2頂部均設置有壓力釋放閥。所述漏油檢測組件6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排油閥和第二排油閥下側的管道內的集油槽、與集油槽相連的集油盒、設置在集油盒內的觸發感應開關,觸發感應開關通過端子箱30與控制櫃4連接。
附圖2和圖3所示為本發明的排油注氮滅火裝置的原理示意圖,由圖可知,自動狀態下的啟動條件為:三側開關+探測器+氣體繼電器(重瓦斯)+壓力檢測;手動狀態下的啟動條件為:三側開關+啟動按鈕,其中,三側開關為高壓側開關、中壓側開關和低壓側開關串聯接入控制櫃;本發明的注氮滅火裝置在接到啟動信號後櫃內的排油閥(第一排油閥和/或第二排油閥)立刻開啟,利用連接在變壓器與裝置之間的排油管道立即從主變本體排出上層熱油並釋放本體內部壓力。此刻斷流閥動作切斷油枕補油通道制止油流外溢,其次為氮氣的注入提供足夠的覆蓋空間。在實施排油15秒後,充氮閥打開,氮氣以一定流量從主變本體底部注入,強迫油液上下攪動,迅速將油麵溫度降低並使油麵含氧量急度減少無法維持燃燒而滅火。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