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4:20:16 2
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包括密封部和遮擋部,所述密封部上設置有堵頭,還包括拉環,該拉環與密封部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保證了密封性能以及膠塞安裝後的牢固性的同時,拉環的設置方便了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的拔出。
【專利說明】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空調用壓縮機膠塞,特別涉及一種汽車空調用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
【背景技術】
[0002]當汽車空調壓縮機出廠時,為了使壓縮機在長途運輸和長期放置時,壓縮機內部不受外界環境(潮溼空氣或腐蝕氣體)侵入影響,對壓縮機內充入保護氣體,一般在轉子式壓縮機出廠時充入氮氣。壓縮機吸氣口和排氣口的封蓋要求對壓縮機內充注一定壓力的保護氣體進行密封,以避免氣體洩漏。
[0003]目前市場上汽車空調壓縮機的吸、排氣口封蓋一般採用塑料蓋和膠塞。塑料蓋需要裝卸螺釘,增加了一道工序,製作成本高,是一種逐步淘汰的產品。膠塞使用方便,在汽車空調壓縮機上使用已經越來越廣泛,技術也比較成熟。
[0004]現有汽車空調用膠塞一般由密封部和遮擋部組成。密封部上的堵頭的外周表面上一體地設置了多道向外凸的密封環,該密封環與壓縮機的吸、排氣口孔徑過盈配合。遮擋部上設置有孔,螺栓穿過該孔將膠塞固定在壓縮機上,避免壓縮機內部壓力造成膠塞整體跳出。
[0005]但現有的膠塞由於結構簡單,沒有拉環裝置,膠塞從吸氣口和排氣口拔出的操作很不方便,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膠塞從吸氣口和排氣口拔出時操作不方便、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該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不僅可以實現基本的封堵功能,而且便於安裝和拆卸。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包括密封部和遮擋部,所述密封部上設置有堵頭,還包括拉環,該拉環與密封部連接。
[0008]優選地,所述拉環、密封部以及遮擋部為一體成型。工藝簡單,加工方便,成本低。
[0009]優選地,所述拉環和遮擋部對稱設置在密封部的兩側。可以防止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在安裝時,拉環I與壓縮機上的其他零部件發生幹涉。
[0010]優選地,所述遮擋部上設置有安裝孔。
[0011 ] 優選地,所述安裝孔設置有豁口。
[0012]優選地,所述密封部上設置有工藝孔。便於對壓縮機內部實施抽真空的操作。
[0013]優選地,所述密封部的堵頭外周表面上一體地設置了多道向外凸的密封環,該密封環與壓縮機的吸、排氣口孔徑過盈配合。使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的密封方式由面密封變為線密封,增強了密封效果;另外,該結構降低了對吸、排氣口表面加工精度的要求;同時,兩密封環6之間形成獨立的油膜腔,增加吸附力,使膠塞不易脫落。
[0014]優選地,所述密封環設置為雙環。[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該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在保證了密封性能以及膠塞安裝後的牢固性的同時,拉環的設置方便了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從吸、排氣口的拔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A-A方向剖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安裝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安裝示意圖。
[0021]附圖標記
[0022]1.拉環2.密封部3.遮擋部
[0023]4.工藝孔5.堵頭6.密封環
[0024]7.安裝孔71.豁口8.螺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0026]第一實施例
`[0027]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包括密封部2和遮擋部3,密封部2上設置有堵頭5,所述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還包括拉環1,該拉環I與密封部2連接。
[0028]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拉環1、密封部2以及遮擋部3為一體成型,工藝簡單,加工方便,成本低。優選的,所述拉環I和遮擋部3對稱設置在密封部2的兩側,可以防止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在安裝時,拉環I與壓縮機上的其他零部件發生幹涉。
[0029]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遮擋部3上設置有安裝孔7,該安裝孔7設置有豁口71。如圖4所示,有些壓縮機在出廠時吸氣口和排氣口處的螺釘孔會安裝有螺柱8,在這一類的壓縮機上安裝普通吸、排氣口膠塞時,需要先將螺柱8卸下,再將螺柱8通過膠塞遮擋部3上的安裝孔7安裝到螺釘孔內,安裝過程複雜。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的安裝孔7設置有豁口 71,安裝時,將螺柱8通過豁口 71卡入安裝孔7內即可,安裝方便,工作效率高。
[0030]如圖1和圖2所示,在所述密封部2上設置有工藝孔4,便於對壓縮機內部實施抽真空的操作。
[0031]如圖2所示,所述密封部2的堵頭5外周表面上一體地設置了多道向外凸的密封環6,該密封環6與壓縮機的吸、排氣口孔徑過盈配合,使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的密封方式由面密封變為線密封,增強了密封效果;另外,該結構降低了對吸、排氣口表面加工精度的要求;同時,兩密封環6之間形成獨立的油膜腔,增加吸附力,使膠塞不易脫落。在本實施例中,密封環6優選設置為雙環。
[0032]第二實施例
[0033]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包括密封部2和遮擋部3,密封部2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如圖2所示,密封部2上設置有堵頭5,所述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還包括拉環1,該拉環I與密封部2連接。
[0034]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述拉環1、密封部2以及遮擋部3為一體成型,工藝簡單,加工方便,成本低。優選的,所述拉環I和遮擋部3對稱設置在密封部2的兩側,可以防止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在安裝時,拉環I與壓縮機上的其他零部件發生幹涉。
[0035]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遮擋部3為擋板。如圖5所示,有些壓縮機在出廠時螺釘孔沒有安裝螺柱,如果螺釘孔裸露在外,在搬運或運輸過程中雜質異物易進入螺釘孔對螺紋牙造成損傷。本實施例的遮擋部3設置為擋板,在這一類的壓縮機上安裝吸、排氣口膠塞時,將堵頭5安裝到吸氣口或排氣口內後,遮擋部3將螺釘孔蓋住,無需再通過螺柱等對螺釘孔進行封閉,安裝方便,效率高,成本低。
[0036]如圖2和圖3所不,與第一實施例一樣,在所述密封部2上設置有工藝孔4,便於對壓縮機內部實施抽真空的操作。
[0037]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堵頭5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述密封部2的堵頭5外周表面上一體地設置了多道向外凸的密封環6,該密封環6與壓縮機的吸、排氣口孔徑過盈配合,使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的密封方式由面密封變為線密封,增強了密封效果;另夕卜,該結構降低了對吸、排氣口表面加工精度的要求;同時,兩密封環6之間形成獨立的油膜腔,增加吸附力,使膠塞不易脫落。同樣,密封環6優選設置為雙環。
[003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既保證了對壓縮機內部保護氣體和潤滑油的密封,同時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上拉環I的設置,又方便了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從吸、排氣口的拔出。
[0039]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包括密封部(2)和遮擋部(3),密封部(2)上設置有堵頭(5),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拉環(I),該拉環(I)與密封部(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其特徵在於:所述拉環(I)、密封部(2)以及遮擋部(3)為一體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其特徵在於:所述拉環(I)和遮擋部(3)對稱設置在密封部(2)的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其特徵在於:所述遮擋部(3)上設置有安裝孔(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孔(7)設置有豁口(7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部(2)上設置有工藝孔(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部(2)的堵頭(5)外周表面上一體地設置了多道向外凸的密封環(6),該密封環(6)與壓縮機的吸、排氣口孔徑過盈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壓縮機吸、排氣口膠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環(6)設置為雙環。
【文檔編號】F04B39/00GK203374447SQ201320375753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7日
【發明者】黃蘭晴, 何金平 申請人:重慶建設摩託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