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4-01-26 09:07:15 3
專利名稱: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汙水處理設備,尤其是一種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對於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處理的常用方法大體有以下幾種一是半地下灰水沉降池自然沉降法;二是斜板沉澱法;三是加藥混凝+灰水分離器處理法。第一種處理方法雖然工藝流程簡單,但佔地面積大,處理效果差且不穩定,處理水質難以達到回用要求,目前,該處理方法正在逐步被淘汰;斜板沉澱法是灰水加入石灰水後由汙水泵提升進入斜板沉澱池進行固液分離,該法具有投資較低、佔地較少、處理效果較好(SS在100mg/l左右)等優點,但出水懸浮物仍較高;第三種處理法目前採用的灰水分離器由斜板沉澱及砂濾池下、上組成,灰水加入石灰水及混凝劑進行混凝反應後由汙水泵提升進入灰水分離器,進行先沉澱後石英砂過濾的固液分離,該設備運行至一定時間後,需要進行反衝洗,由反衝洗水泵將反衝洗水提升從下向上進行反衝洗,反衝洗水量一般為10L/m2.s,該處理法處理效果好(SS≤10mg/l)、佔地面積小,但該工藝處理成本高(需要加入混凝劑、加大了石灰水的投加量,反衝洗水量大)的缺點限制了該設備的推廣使用,這是現有技術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處理效果好、佔地面積小、處理成本及設備造價低的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處理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設備由四個相同的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組合而成,每個反應器從下至上包括斜管沉澱區、混合區、輕質濾料過濾區、清水區,清水區互相連通,清水區以下由兩塊隔板縱向將其分割成四個相同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在清水區的中間前後布置有進、出水槽,進水槽在下、出水槽在上。灰水進入進水槽後通過管路分別進入四個反應器中,清水區的水流入出水槽後回用。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它具有以下優點(1)灰水經斜管沉澱及輕質濾料過濾後,出水水質好,再生水SS穩定在10mg/l以下,真正做到灰水經再生處理後全部封閉循環,不外排;(2)設備造價及處理成本低再生水的低SS使噴頭的小口徑成為可能,大大提高了脫硫設備的霧化及反應效果,降低了循環水量(可減少循環水量25%以上),減少了藥劑使用量(可減少藥劑使用量10%以上),該設備不加入混凝劑進行混凝反應,因而不會因混凝劑的投加,而增大石灰水的投加量,採用輕質濾料進行過濾,反衝洗水量少,反衝洗水量為5L/m2.s,設備反衝洗時,清水區的水重力自流從上至下進行反衝洗,上述措施,降低了設備的造價及處理成本;(3)減輕了循環水泵及脫硫設備的磨損,提高了相關設備的使用壽命;(4)佔地面積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A-A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B-B剖面圖)。
附圖中,1為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2為進水槽、3為出水槽、4為斜管沉澱區、5為輕質濾料過濾區、6為斜管沉澱區汙泥鬥、7為斜管填料區、8為混合區、9為斜管沉澱區進水反射板、10斜管沉澱區進水喇叭口、11為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進水管、12為軸承、13為輕質濾料過濾區、14為布水器、15為清水區、16為攪拌機、17為進水口、18為出水口、19為排泥口、20為設備支架、21為出水堰、22為設備縱向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由四個完全相同的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1組成(通過兩塊縱向隔板22分割而成),單個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1從下至上由斜管沉澱區4、混合區8、輕質濾料過濾區5(裝填直徑為2-3mm的輕質濾料)、清水區15組成,四個反應器的清水區15互相連通。進、出水槽2、3設置在清水區中間,前後布置(進水槽2在下),進水槽2通過進水管11與斜管沉澱區進水喇叭口10相連,斜管沉澱區從下至上由排泥口19、汙泥鬥6、進水反射板9、進水喇叭口10、斜板填料區7組成,輕質濾料過濾區5從下至上由輕質濾料過濾區13、布水器14、攪拌機16組成,攪拌機16攪拌軸與進水管11通過軸承12連接。出水槽3上部設置21出水堰。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溼法脫硫排放的灰水加入石灰水進行中和反應後通過汙水泵提升由進水口17進入進水槽2中,通過與進水槽相連的進水管11及斜板沉澱區進水喇叭口10進入斜板反應區4中進行固液分離(出水SS在100mg/l左右),出水向上通過混合區8進入輕質濾料過濾區13過濾後(出水SS≤10mg/l),出水進入清水區15,通過出水堰21進入出水槽3,最後通過出水口18回用。輕質濾料過濾區5在工作一段時間後,需要進行反衝洗,四個完全相同的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1反衝洗時間間隔設定為6小時,反衝洗周期為1次/24小時,反衝洗歷時為5分鐘。設備進行反衝洗時,首先轉動攪拌機,然後打開排泥口19閥門,5分鐘後,關閉攪拌機,再關閉排泥口19閥門。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對灰水實現了高效的處理,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備造價及處理成本低、佔地面積小、處理效果好的特點。
權利要求1.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設備由四個相同的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1)組成,單個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1)從下至上由斜管沉澱區(4)、混合區(8)、輕質濾料過濾區(5)、清水區(15)組成,四個反應器的清水區(15)互相連通,進、出水槽(2)、(3)設置在清水區中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設備,其特徵在於輕質濾料過濾層(5)以下的殼體由兩塊縱向隔板(22)將其分割四個相同的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1)。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設備,其特徵在於輕質濾料過濾區(5)裝填直徑為2-3mm的輕質濾料,在輕質濾料過濾區(5)的上部設置布水器(14),攪拌機(16)葉片設置在輕質濾料層中。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設備,其特徵在於進水槽(2)通過進水管(11)與斜管沉澱區進水喇叭口(10)相連,攪拌機(16)攪拌軸與進水管(11)通過軸承(12)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溼法脫硫灰水再生設備,該設備由四個相同的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組合而成,每個反應器從下至上包括斜管沉澱區、混合區、輕質濾料過濾區、清水區,清水區互相連通,清水區以下由兩塊隔板縱向將其分割成四個相同斜管沉澱+輕質濾料過濾反應器,在清水區的中間前後布置有進、出水槽,進水槽在下,出水槽在上。灰水進入進水槽後通過管路分別進入四個反應器中,清水區的水流入出水槽後回用。它具有設備造價及處理成本低、佔地面積小、處理效果好的特點。
文檔編號C02F1/52GK2776959SQ200520081410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8日
發明者翟素軍, 呂思忠, 田相學, 孫恆軍, 李秀麗, 盛傑 申請人:翟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