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
2024-02-13 15:50:15 2
專利名稱: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信號傳輸方法,尤其一種是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屬於無線通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邁進了一個蓬勃發展的資訊時代,而無線通信在現代社會中應用得非常廣泛,尤其是無線對講機的通信技術,它可在移動中使用的一點對多點進行通信的終端設備,使多人能彼此交流,同時聽到同一個人的說話,因此,在交通、運輸、建築、物業、保安以及政府機關等各個領域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但在無線對講機中,通常使用DMR、DPMR、PPT等空中接口協議標準進行信號傳輸,在使用過程常常存在通信盲點,無法實現自動呼轉,例如在地形複雜、屏蔽嚴重的地區,由於終端的繞射能力有限,導致通信距離受到限制,而且不能很好地滿足對講機的轉發功能。因此,現在市面上的數字對講機開始採用中轉臺轉發,但僅能實現異頻轉發,導致中轉臺需要佔用過多的頻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以增大通信距離、擴展覆蓋範圍和減少通信盲點,並能實現同頻轉發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採取如下技術方案達到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I)以突發幀為基本單位進行傳輸,每個突發幀佔用一個載頻,該載頻包括時隙Slotl 和時隙 Slot2 ;2)發射終端在載頻的時隙Slotl向中轉臺和接收終端發射信號,同時接收終端接收發射終端直接發射的信號;3)中轉臺在載頻的時隙Slot2接收信號,接收狀態切換成轉發狀態後,在載頻的時隙Slotl將信號轉發出去;4)接收終端在載頻的時隙Slot2接收到中轉臺轉發的信號,然後對時隙Slotl和時隙Slot2接收的信號進行擇優處理,處理後完成一個傳輸周期;5)下一個突發幀開始傳輸,返回步驟2),直至信號全部傳輸完畢。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接收終端有一臺或多臺。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中轉臺包括收信機和發信機。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收信機接收的信號為已調製的射頻信號,則發信機發射的信號為解調後的音頻信號;所述收信機接收的信號為未調製的音頻信號,則發信機發射的信號為調製後的射頻信號。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時隙Slotl和時隙Slot2之間設有保護時隙,在整個保護時隙內進行接收/轉發切換。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所述的每一個突發幀的有效載荷區中插入一個幀同步字FS,每傳輸一個突發幀建立一次幀同步。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在所述幀同步字FS的兩邊各設置一個隨路信令域CCF。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幀同步字FS和兩個隨路信令域CCF將有效載荷區域分為兩個相互對稱的區域。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保護時隙分為兩段,分別設置在每個有效載荷區的一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幀同步字FS佔用48比特,時長為5ms ;每個隨路信令域CCF佔用12比特,共佔用24比特,時長為2. 5ms ;每個有效載荷區域佔用144比特,共佔用288比特,時長為30ms ;保護時隙每段佔用12比特,共佔用24比特,時長為2. 5ms ;整個突發幀共佔用384比特,其總時長為40ms。 本發明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I、本發明採用中轉臺BS將已調製的射頻信號解調出音頻信號,還能將其它設備送來的音頻信號經射頻調製後發射出去,有利於終端之間的傳輸。2、本發明通過採用中轉臺BS轉發的信號傳輸,不僅解決了現有技術中DMR、DPMR、PPT等空中接口協議標準不能很好地滿足對講機的轉發功能的缺陷,而且可以增大通信距離、擴展覆蓋範圍和減少通信盲點,最終實現同頻轉發的信號傳輸。
圖I為本發明的信號傳輸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在一個載頻內的信號傳輸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所採用的突發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信號傳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以突發幀為基本單位進行傳輸,每個突發幀佔用一個載頻,該載頻包括時隙Slotl 和時隙 Slot2。2)發射終端MSl在載頻的時隙Slotl向中轉臺BS和接收終端MS2發射信號,同時接收終端MS2、MS3、MS4接收發射終端MSl直接發射的信號;3)中轉臺BS在載頻的時隙Slot2接收信號,接收狀態切換成轉發狀態後,在載頻的時隙Slotl將信號轉發出去;4)接收終端MS2、MS3、MS4在載頻的時隙Slot2接收到中轉臺BS轉發的信號,然後對時隙Slotl和時隙Slot2接收的信號進行擇優處理,接收終端MS2在時隙Slotl接收發射終端MSl直接發射的信號較弱(圖2虛線所示),因此,選擇只在Slot2接收中轉臺BS轉發的信號;接收終端MS3在時隙Slot2接收中轉臺BS轉發的信號較弱(圖2虛線所示),因此,選擇只在Slotl接收發射終端MSl直接發射的信號;接收終端MS4在時隙Slotl和時隙Slot2接收的信號都較強,因此,既在時隙Slotl接收發射終端MSl直接發射的信號,又在時隙Slot2接收中轉臺BS轉發的信號;處理後完成一個傳輸周期;
5)下一個突發幀開始傳輸,返回步驟2),直至信號全部傳輸完畢。其中,所述中轉臺包括收信機和發信機,所述收信機接收的信號為已調製的射頻信號,則發信機發射的信號為解調後的音頻信號;所述收信機接收的信號為未調製的音頻信號,則發信機發射的信號為調製後的射頻信號。所述時隙Slotl和時隙Slot2之間設有保護時隙,在整個保護時隙內進行接收/轉發切換。如圖3所不,在每一個突發巾貞的有效載荷區中插入一個巾貞同步字FS,每傳輸一個突發幀建立一次幀同步,佔用48比特,時長為5ms ;在所述幀同步字FS的兩邊各設置一個隨路信令域CCF,每個隨路信令域CCF佔用12比特,共佔用24比特,時長為2. 5ms ;所述幀同步字FS和兩個隨路信令域CCF將有效載荷區域分為兩個相互對稱的區域,每個有效載荷區域佔用144比特,共佔用288比特,時長為30ms ;所述的保護時隙分為兩段,分別設置在 每個有效載荷區的一邊,每段佔用12比特,共佔用24比特,時長為2. 5ms ;整個突發幀共佔用384比特,其總時長為40ms。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例,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公開的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O以突發幀為基本單位進行傳輸,每個突發幀佔用一個載頻,該載頻包括時隙SlOtl和時隙Slot2 ; 2)發射終端在載頻的時隙Slotl向中轉臺和接收終端發射信號,同時接收終端接收發射終端直接發射的信號; 3)中轉臺在載頻的時隙Slot2接收信號,接收狀態切換成轉發狀態後,在載頻的時隙Slotl將信號轉發出去; 4)接收終端在載頻的時隙Slot2接收到中轉臺轉發的信號,然後對時隙Slotl和時隙Slot2接收的信號進行擇優處理,處理後完成一個傳輸周期; 5)下一個突發幀開始傳輸,返回步驟2),直至信號全部傳輸完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收終端有一臺或多臺。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轉臺包括收信機和發信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收信機接收的信號為已調製的射頻信號,則發信機發射的信號為解調後的音頻信號;所述收信機接收的信號為未調製的音頻信號,則發信機發射的信號為調製後的射頻信號。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時隙Slotl和時隙Slot2之間設有保護時隙,在整個保護時隙內進行接收/轉發切換。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每一個突發幀的有效載荷區中插入一個幀同步字FS,每傳輸一個突發幀建立一次幀同止/J/ O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幀同步字FS的兩邊各設置一個隨路信令域CCF。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幀同步字FS和兩個隨路信令域CCF將有效載荷區域分為兩個相互對稱的區域。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時隙分為兩段,分別設置在每個有效載荷區的一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幀同步字FS佔用48比特,時長為5ms ;每個隨路信令域CCF佔用12比特,共佔用24比特,時長為2. 5ms ;每個有效載荷區域佔用144比特,共佔用288比特,時長為30ms ;保護時隙每段佔用12比特,共佔用24比特,時長為2. 5ms ;整個突發幀共佔用384比特,其總時長為40ms 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於中轉臺的無線對講機信號傳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以突發幀為基本單位進行傳輸,每個突發幀佔用一個載頻;2)發射終端在載頻的時隙Slot1向中轉臺和接收終端發射信號,同時接收終端接收發射終端直接發射的信號;3)中轉臺在載頻的時隙Slot2接收信號,在載頻的時隙Slot1將信號轉發出去;4)接收終端在載頻的時隙Slot2接收到中轉臺轉發的信號,然後對時隙Slot1和時隙Slot2接收的信號進行擇優處理,處理後完成一個傳輸周期;5)下一個突發幀開始傳輸,返回步驟2),直至信號全部傳輸完畢。本發明可以增大通信距離、擴展覆蓋範圍和減少通信盲點,並能實現同頻轉發的信號傳輸。
文檔編號H04B7/15GK102946572SQ20121038255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0日
發明者俞聿光, 張明, 韋忠於, 林勝 申請人:廣州海格天立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