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的製作方法
2024-01-18 11:59:15 2
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包括八根銅導線,八根銅導線中兩兩形成四個絞對線;四個第一單面鋁箔層分別包覆四個絞對線,第一絞對線的節距為15~15.5mm,第二絞對線的節距為13.5~13.9mm,第三絞對線的節距為14.2~14.6mm,第四絞對線的節距為12.7~13.1mm;聚酯帶層包覆於四個絞對線;一第二單面鋁箔層包覆於聚酯帶層;鍍錫銅絲編織層包覆於第二單面鋁箔層;聚氯乙烯內護層包覆於鍍錫銅絲編織層;聚四氟乙烯外護層包覆於聚氯乙烯內護層;所述聚酯帶層與第一絞對線、第二絞對線、第三絞對線和第四絞對線之間填充有棉線。本實用新型有效消除了數字纜自身的電磁感應,減少了對周圍電纜的電磁幹擾,在確保電纜穩定的傳輸性能的同時,延長了電纜使用的壽命。
【專利說明】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七類電纜,尤其涉及一種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
【背景技術】
[0002]電纜的護層:普通海事用數據電纜採用常規PVC (聚氯乙烯)或者PE (聚乙烯)護套。由於通常在海事船上,船體受外界環境和海洋氣候影響較大,特別是會經常性的遇到橫搖、縱傾及溫度劇烈變化、鹽度、太陽光輻射等惡劣條件下,這種保護層不但由於使用環境的影響而致使其使用壽命很短,且由於經常性的橫搖、縱傾,導致防外力損傷能力下降,無法保證數據傳輸的準確性。
[0003]電纜的屏蔽層:普通海事船用數據電纜的傳輸單元(單位組)無屏蔽層,不能適用於幹擾性能要求較高的場合。
[0004]由於電纜的上述結構局限性,加上船體受外界環境和海洋氣候影響較大,且加之船舶內空間狹窄,各類設備密集,各種電纜集束敷設產生的電磁效應嚴重幹擾了導體中信號的穩定傳輸。而海事船在檢修、維修電纜時,很容易因外力拉伸彎曲而影響其使用性能。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此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有效消除了數字纜自身的電磁感應,減少了對周圍電纜的電磁幹擾,也提高了電纜抵抗由於溫度劇烈變化、鹽度、太陽光輻射等惡劣條件的影響,在確保電纜穩定的傳輸性能的同時,延長了電纜使用的壽命。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包括八根銅導線,此銅導線均外覆 有作為絕緣層的聚乙烯層;所述八根銅導線中兩根銅導線組成第一絞對線,兩根銅導線組成第二絞對線,兩根銅導線組成第三絞對線,兩根銅導線組成第四絞對線;
[0007]四個第一單面鋁箔層分別包覆於所述第一絞對線、第二絞對線、第三絞對線和第四絞對線,所述第一絞對線的節距為15~15.5mm,所述第二絞對線的節距為13.5^13.9mm,所述第三絞對線的節距為14.2^14.6mm,所述第四絞對線的節距為12.7^13.1mm ;
[0008]聚酯帶層包覆於所述四個絞對線;
[0009]一第二單面鋁箔層包覆於所述聚酯帶層;
[0010]鍍錫銅絲編織層包覆於所述第二單面鋁箔層;
[0011]聚氯乙烯內護層包覆於所述鍍錫銅絲編織層;
[0012]聚四氟乙烯外護層包覆於所述聚氯乙烯內護層。
[0013]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如下:
[0014]1.上述方案中,所述聚氯乙烯內護層和聚四氟乙烯外護層厚度比為1:0.5、.8。
[0015]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絞對線的節距為15.2mm,所述第二絞對線的節距為13.7mm,所述第三絞對線的節距為14.5mm,所述第四絞對線的節距為13mm。[0016]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0017]1.本實用新型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其採用特定的節距組合有效消除了數字纜自身的電磁感應,減少了對周圍電纜的電磁幹擾,也提高了電纜抵抗由於溫度劇烈變化、鹽度、太陽光輻射等惡劣條件的影響,在確保電纜穩定的傳輸性能的同時,延長了電纜使用的壽命,減少了軍艦用數據電纜的檢修與維修次數,具有廣泛的推廣前景;[0018]2.本實用新型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其護套層由聚氯乙烯內護層和位於其外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外護層組成,具有很大的抗張強度,提高電纜的使用壽命;其次,其聚酯帶層與第一絞對線、第二絞對線、第三絞對線、第四絞對線之間填充有若干根棉線,纜緊密紮實的支撐,以避免線材在曲折時造成壓扁的現象,改善了圓整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結構示意圖。
[0020]以上附圖中:1、銅導線;2、聚乙烯層;3、第一絞對線;4、第二絞對線;5、第三絞對線;6、第四絞對線;7、聚四氟乙烯外護層;8、聚酯帶層;9、第二單面鋁箔層;10、鍍錫銅絲編織層;11、聚氯乙烯內護層;12、第一單面鋁箔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2]實施例:一種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包括八根銅導線1,此銅導線I均外覆有作為絕緣層的聚乙烯層2 ;所述八根銅導線I中兩根銅導線I組成第一絞對線3,兩根銅導線組成第二絞對線4,兩根銅導線組成第三絞對線5,兩根銅導線組成第四絞對線6 ;
[0023]四個第一單面鋁箔層12分別包覆於所述第一絞對線3、第二絞對線4、第三絞對線5和第四絞對線6,所述第一絞對線3的節距為15~15.5mm,所述第二絞對線4的節距為13.5~13.9mm,所述第三絞對線5的節距為14.2~14.6mm,所述第四絞對線6的節距為
12.7~13.1mm ;
[0024]聚酯帶層8包覆於所述四個絞對線;
[0025]一第二單面鋁箔層9包覆於所述聚酯帶層8 ;
[0026]鍍錫銅絲編織層10包覆於所述第二單面鋁箔層9 ;
[0027]聚氯乙烯內護層11包覆於所述鍍錫銅絲編織層10 ;
[0028]聚四氟乙烯外護層7包覆於所述聚氯乙烯內護層11。
[0029]上述聚氯乙烯內護層11和聚四氟乙烯外護層7厚度比為1:0.5^0.8。
[0030]上述第一絞對線3的節距為15.2mm,所述第二絞對線4的節距為13.7mm,所述第三絞對線5的節距為14.5mm,所述第四絞對線6的節距為13mm。
[0031]聚四氟乙烯外護層7包覆於所述聚氯乙烯內護層11 ;此材料使用具有優良熱穩定和機械耐磨電絕緣性能,可抗強酸強鹼、耐腐蝕、耐火不燃、氧指數高、低煙無齒、不老化的PTFE (F4)聚四氟乙烯材料;
[0032]PVDF (F26)氟塑料材料主要技術指標:
[0033]長期使用溫度-200-260度,有卓越的耐化學腐蝕性;
[0034]不燃性:限氧指數在90以下。[0035]採用上述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時,其採用特定的節距組合有效消除了數字纜自身的電磁感應,減少了對周圍電纜的電磁幹擾,也提高了電纜抵抗由於溫度劇烈變化、鹽度、太陽光輻射等惡劣條件的影響,在確保電纜穩定的傳輸性能的同時,延長了電纜使用的壽命,減少了軍艦用數據電纜的檢修與維修次數,具有廣泛的推廣前景;其次,其護套層由聚氯乙烯內護層和位於其外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外護層組成,具有很大的抗張強度,提高電纜的使用壽命;再次,其聚酯帶層與第一絞對線、第二絞對線、第三絞對線、第四絞對線之間填充有若干根棉線,纜緊密紮實的支撐,以避免線材在曲折時造成壓扁的現象,改善了圓整度。
[0036]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其特徵在於:包括:八根銅導線(I),此銅導線(I)均外覆有作為絕緣層的聚乙烯層(2);所述八根銅導線(I)中兩根銅導線(I)組成第一絞對線(3),兩根銅導線組成第二絞對線(4),兩根銅導線組成第三絞對線(5),兩根銅導線組成第四絞對線(6); 四個第一單面鋁箔層(12)分別包覆於所述第一絞對線(3)、第二絞對線(4)、第三絞對線(5 )和第四絞對線(6 ),所述第一絞對線(3 )的節距為15~15.5mm,所述第二絞對線(4)的節距為13.5^13. 9mm,所述第三絞對線(5)的節距為14.2^14.6mm,所述第四絞對線(6)的節距為 12.7~13.1mm ; 聚酯帶層(8)包覆於所述四個絞對線; 一第二單面鋁箔層(9)包覆於所述聚酯帶層(8); 鍍錫銅絲編織層(10)包覆於所述第二單面鋁箔層(9); 聚氯乙烯內護層(11)包覆於所述鍍錫銅絲編織層(10); 聚四氟乙烯外護層(7 )包覆於所述聚氯乙烯內護層(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其特徵在於:所述聚氯乙烯內護層(11)和聚四氟乙烯外護層(7)厚度比為1:0.5、.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船舶通信的數據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絞對線(3)的節距為15.2mm,所述第二絞對線(4)的節距為13.7mm,所述第三絞對線(5)的節距為.14.5mm,所述第四絞對線(6)的節距為13mm。
【文檔編號】H01B7/18GK203397762SQ201320408496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0日
【發明者】呂秀雲, 陳明, 陸月平, 宋志斌, 王月妹 申請人:江蘇亨通線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