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夏天的開始嗎 立夏的由來和習俗
2023-04-15 08:10:12 1
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所以立夏就是夏天的開始,立夏之後就算進入真正的夏天了,因此很多朋友想知道立夏是夏天的開始嗎,立夏之後就算夏天嗎,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立夏是夏天的開始嗎
立夏就是夏天的開始。
在我國古代,分別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季的到來。氣象學上以5天平均氣溫為標準,當冬季以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時意為春季開始,當溫度高於22℃時則意味著夏季的開始。
立夏的由來和習俗
每年5月5日前後,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節。立夏是夏季開始。「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天氣變化對日常生活與農業生產的關係,許多人還以立夏日的陰晴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最好下場雨,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立夏「稱人」
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裡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裡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裡。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劉阿鬥的故事有關。據說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後,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託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鬥。從此以後,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過了數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擄走阿鬥。
而孟獲不忘丞相囑託,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阿鬥,每次去則都要秤阿鬥的重量,以驗證阿鬥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鬥,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鬥吃。阿鬥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鬥雖然沒有什麼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說,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這一傳說後成為民間風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
關鍵詞: 立夏 夏天 開始 由來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