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的組合物和方法
2023-10-10 20:34:54 1
專利名稱: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的組合物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乳麋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共同稱作炎症性腸病或IBD)的療法。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1型幹擾素的拮抗劑並涉及使用這類拮抗劑治療IBD的治療方法。
相關領域的描述乳麋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共同稱作炎症性腸病或IBD)是慢性胃腸道炎性疾病。儘管臨床特徵在這兩類疾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不同,但是它們的特徵均在於腹痛、腹瀉(通常帶血)、一組可變的′腸外′表現(諸如關節炎、葡萄膜炎、皮膚改變等)以及炎症細胞在小腸和結腸內的累積(在病理活檢或手術樣本中觀察到)。
IBD影響兒童和成年人且具有雙峰態年齡分布(一個高峰發生在20歲左右,而第二個高峰發生在40歲左右)。IBD是一種慢性終生性疾病且通常和其它所謂的″自身免疫″病(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I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等)歸為一類。發現IBD幾乎專有地發生在工業化世界。來自梅奧診所的最新數據提示在美國100,000人中就有1人以上的總發病率,其中在某些研究中發病數據為千分之一以上。在美國和歐洲IBD,特別是克羅恩病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向。目前尚不清楚這種上升的基礎。照此,IBD在美國代表了第二種最常見的自身免疫病(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之後)。
已經在患有炎症性腸病患者的腸中檢測到了1型幹擾素。例如,據報導幹擾素α在患有乳麋瀉即一種麩質敏感性腸病患者的腸黏膜和克羅恩病患者的黏膜固有層中過表達。Monteleone等《腸》(Gut)48425-429(2001);Fais等《幹擾素研究雜誌》(J.Interferon Res.14235-238(1994)。尚未描述過來自這些疾病患者的組織中1型幹擾素的生物學意義。尚未描述過在患有炎症性腸病的個體循環中的1型幹擾素,且不清楚幹擾素α在這些疾病的病理學中起何種作用(如果有的話)。
1型幹擾素(即幹擾素α和β)為在各種免疫反應系統中起關鍵作用的多功能細胞因子。1型幹擾素的異常產生與幾種病理情況相關,包括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病,諸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和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1型幹擾素的生物學作用是通過單個細胞表面受體(IFNAR)介導的,所述IFNAR結合所有的1型幹擾素,但不結合2型幹擾素,即幹擾素-γ。1型幹擾素受體在體內所有的有核細胞上以不同水平得到表達。它由命名為IFNAR1和IFNAR2的兩條多肽鏈組成,這兩條多肽鏈彼此構成了能夠在幹擾素結合時轉導胞內信號的高親和性受體。
已經證實命名為64G12的針對人1型幹擾素受體IFNAR1鏈的小鼠單克隆抗體通過幹擾細胞因子與其受體的結合阻斷1型幹擾素的活性(參見美國專利US5,889,151、US5,886,153、US5,731,169、US5,861,258和US5,919,453及US6,475,983以及美國專利申請號US20020055492,將這些文獻各自的全部內容引入本文作為參考)。在靈長類移植模型中,與環孢菌素聯合給予64G12已經在預防同種移植皮片排異反應和移植物抗宿主病方面提供了顯著的長期功效。Benizri等《幹擾素細胞因子研究雜誌》(J.Interferon Cytokine Res.)18273(1998)。
IBD的治療方法是可變的。第一線療法典型地包括通過口服或直腸給予的水楊酸酯衍生物(例如5-ASA)。在非並發的克羅恩病中的反應率約為40%(與安慰劑的20%相比)。儘管存在不利的副作用,但是皮質類固醇在治療患有″頑固性″疾病的患者中仍然是主力。較新的治療選擇包括抗-代謝物(例如甲氨蝶呤、6-巰嘌呤)和免疫調節劑(例如Remicade-針對TNFα受體的嵌合人抗體)。
儘管對這些疾病的療法進行了相當程度的研究,但是乳麋瀉、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仍然難以有效治療。因此,在本領域中對治療這類炎症性腸病的改進方法的需求仍然未得到滿足。本發明滿足了這些和其它相關的需求。
發明概述本發明提供了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例如包括乳麋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組合物和方法。本發明的組合物包括一種或多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諸如抗-1型幹擾素抗體、抗-IFNAR抗體、任何上述抗體的片段、蛋白質和小分子。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拮抗劑可以為嵌合、致敏、人源化、脫免疫的和/或人抗體或其受體結合片段。在其它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提供了治療方法,包括對患有IBD的患者給予治療有效量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步驟。又有其它實施方案提供了治療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對患有IBD的患者給予耐受量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和(b)對該患者給予治療有效量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因此,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方案中提供了幹擾1型幹擾素配體結合的拮抗劑,例如可溶性受體鏈(例如可溶性IFNAR2)。其它相關實施方案提供了選擇性結合一種或多種1型幹擾素或結合IFNAR受體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例如,它們按照這類方式通過競爭性、非競爭性或無競爭性抑制幹擾配體的結合。備選的實施方案提供了幹擾IFNAR受體的信號轉導的拮抗劑。又有其它實施方案提供了拮抗1型幹擾素下遊作用的拮抗劑。
本發明治療方法中可用的合適的抗體拮抗劑包括單克隆抗體,諸如非人的、嵌合、致敏、人源化、脫免疫的和/或全人抗體或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抗體拮抗劑可以進一步含有一種或多種化學修飾以增加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循環中的半衰期,例如交聯於聚乙二醇(即聚乙二醇化)。
在某些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拮抗劑為在命名為64G12的鼠單克隆抗體和/或命名為CPI-1697的改造的人變體識別的IFNAR1抗原表位上或其附近結合的抗體。將64G12單克隆抗體於1992年2月26日寄存在ECACC(歐洲動物細胞培養物保藏中心,Porton Down Salisbury,WiltshireSP4056,英國)。
本發明的其它實施方案進一步包括一種或多種其它治療,諸如免疫抑制劑、抗炎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細胞因子和TNF拮抗劑。例示性的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環孢菌素、FK506、雷帕黴素和麥考酚酸嗎乙酯。例示性的抗炎藥包括5-氨基水楊酸、柳氮磺吡啶和奧沙拉嗪。例示性的類固醇包括皮質類固醇、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潑尼松龍、氫化可的松、甲潑尼龍、地塞米松和ACTH。例示性的免疫調節劑包括PVAC、抗-CD40配體、抗-CD40、那他珠單抗(AntegrenTM)、抗-VCAMI和抗-ICAM1。例示性的細胞因子包括IL-10。例示性的TNF拮抗劑包括英夫利昔單抗(Remicade)、依那西普(Enbrel)、阿達木單抗(HumiraTM)和CDP870。
本發明通過其它實施方案提供了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諸如乳麋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對患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給予如上文所披露的治療有效量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步驟。
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可以通過任意合適的遞藥途經給予所述的拮抗劑以便確保合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合適的給藥途徑可以包括靜脈內快速濃注、靜脈內緩慢濃注或輸注。通過其它實施方案,可以通過皮下、肌內、透皮或真皮內注射給予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備選的實施方案提供了可以通過黏膜遞送,諸如通過吸入或通過鼻咽或口服給藥實現的給藥。
在某些使用蛋白質拮抗劑,諸如抗體和/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實施方案中,給藥途徑可以為皮下、肌內和/或靜脈內。靜脈內給藥可以作為快速濃注、緩慢濃注或輸注進行。備選實施方案提供了可以通過透皮、真皮內和黏膜遞送的蛋白質拮抗劑。
例示性的劑量可在包括端值在內的0.1-50mg/kg體重之間,更優選包括端值在內的0.5-10mg/kg體重之間,且更優選包括端值在內的2-5mg/kg之間。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可以給予多次重複劑量。
在使用蛋白質拮抗劑的本發明實施方案中,投藥頻率可以在包括端值在內的每天一次到每月一次的範圍內,更優選包括端值在內的每周兩次到每兩周一次的範圍內,且更優選每周約一次。備選地,可以以大約體內半衰期的頻率投藥拮抗劑,條件是進行足夠接觸。
本發明的某些其它實施方案提供了可以將所述拮抗劑與其它治療劑聯合給藥,諸如免疫抑制劑、抗炎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細胞因子和TNF拮抗劑,諸如上文所確定的那些治療劑。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案提供了治療患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給予耐受劑量的基於蛋白質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和(b)給予治療有效劑量的所述基於蛋白質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在這些方法的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的幹擾素拮抗劑可以為針對1型幹擾素受體(IFNAR)的抗體。例示性的抗-1型幹擾抗體包括嵌合、致敏、人源化、脫免疫的和人抗體。某些優選的抗-IFNAR抗體包括那些結合IFNAR1的抗體,諸如命名為64G12的鼠單克隆抗體和/或命名為CPI-1697的改造的人變體。
基於蛋白質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耐受劑量的優選範圍在包括端值在內的10mg/kg體重-50mg/kg體重之間。該耐受劑量的更優選範圍在包括端值在內的20mg/kg體重-40mg/kg體重之間。該耐受劑量的又一更優選範圍在包括端值在內的20-25mg/kg體重之間。
在這些治療方案中,優選給予包括端值在內的0.1-10mg/kg體重範圍的治療有效劑量的抗-1型幹擾素。更優選的治療有效劑量在包括端值在內的0.2-5mg/kg體重的範圍內。更優選的治療有效劑量在包括端值在內的0.5-2mg/kg體重的範圍內。在備選的實施方案中,隨後的治療劑量可以為與耐受劑量相同或不同的製劑,和/或可以通過與耐受劑量相同或不同的途經給予。優選通過靜脈內、肌內或皮下給予所述的治療劑量。
附圖的簡短說明
圖1A-1D和2A-2D是表示CPI-1697對患IBD的CTT的體重影響的示意圖。圖1A-1D表示I期研究結果。圖2A-2D表示II期研究結果。使用各動物在第0天時的體重計算其體重改變的百分比,將起始給藥的當天作為基線。對存活動物的個體和組平均體重改變百分比和組平均體重繪圖。對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所有時間點進行統計學分析(單向ANOVA)。**在I期研究的第55周時,治療動物與對照相比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體重改變(p<0.01)。箭頭表示給藥方案。
圖3A-3D和4A-4D是表示CPI-1697對患IBD的CTT的腹瀉得分影響的示意圖。圖3A-3D表示I期研究結果。圖4A-4D表示II期研究結果。對對照組與治療組的存活動物的每周平均腹瀉得分(5周天數的平均值)繪圖。另外恰在作為基線的給藥起始前對第-1周的組平均每周平均腹瀉得分和組平均每周腹瀉得分改變的百分比繪圖。箭頭表示給藥方案。
圖5A-5D和6A-6D是表示CPI-1697對患IBD的CTT的活性得分影響的示意圖。圖5A-5D表示I期研究結果。圖6A-6D表示II期研究結果。將表示對照組與治療組存活動物的中性白細胞浸潤的活性得分(3份活檢樣品的平均值)繪圖。另在作為基線的給藥開始前,對I期的第-1周和II期的第-2周的組平均活性得分和組平均每周活性得分改變的百分比繪圖。箭頭表示給藥方案。
圖7A-7D和8A-8D是表示CPI-1697對患IBD的CTT的慢性得分影響的示意圖。圖7A-7D表示I期研究結果。圖8A-8D表示II期研究結果。將對照組與治療組表示存活動物的對結腸形態的持久性改變程度,包括隱窩缺失和腺結構改變的慢性得分(3份活檢樣品的平均值)繪圖。對I期的第-1周和II期的第-2周的組平均活性得分和組平均每周慢性得分改變的百分比繪圖。箭頭表示給藥方案。
圖9A-9D和10A-10D是表示CPI-1697對患IBD的CTT的增生得分影響的示意圖。圖9A-9D表示I期研究結果。圖10A-10D表示II期研究結果。將對照組與治療組表示存活動物的黏膜組織厚度,包括細胞和間質組織的異常增加的增生得分(3份活檢樣品的平均值)繪圖。對I期的第-1周和II期的第-2周的組平均增生得分和組平均每周增生得分改變的百分比繪圖。箭頭表示給藥方案。
圖11A-11B是表示I期(圖11A)和II期(圖11B)研究中個體動物的血清CPI-1697藥物水平的示意圖。
圖12A-12B是表示I期(圖12A)和II期(圖12B)研究中治療動物的CPI-1697的相對PAHA反應水平的柱形圖。
圖13是表示II期研究中個體動物B細胞上的標準化的IFNAR1表達水平的示意圖。通過各時間點處對照組動物的平均IFNAR1水平標準化了個體動物B細胞上的IFNAR1表達水平,假定IFNAR1水平在對照組動物上保持相對穩定。
圖14A-14B(SEQ ID NOS1-2)表示人源化抗-IFNAR-1抗體CPI-1697的重鏈(H3)(圖14A)(SEQ ID NO1)和輕鏈(K1)(圖14B)(SEQ ID NO2)的胺基酸序列。所述CDRs以下劃線標出。
發明詳述本發明總體上涉及治療炎症性腸病(IBD),特別是乳麋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組合物及其在治療這些疾病的治療方法中的應用。如下所述,本發明的說明性的組合物包括I型幹擾素拮抗劑,特別是抗-IFNAR抗體,抗-I型幹擾素抗體和/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起I型幹擾素拮抗劑作用的多肽和小分子。不希望受到任何特定操作理論的限制,本發明例示性的拮抗劑可以幹擾配體結合和/或幹擾素-介導的信號轉導和/或與之競爭。優選本發明的I型幹擾素拮抗劑在體內循環中具有長半衰期,且其結果是可以有效獲得延長的治療反應。延長抗體體內半衰期的方法包括例如構建融合蛋白,諸如免疫球蛋白Fc融合體;或與聚乙二醇綴合(聚乙二醇化)。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治療性的使用方法,該方法在治療IBD中使用如上所述的一種或多種I型幹擾素拮抗劑。例示性的方法提供了對I型幹擾素拮抗劑的長期反應。另外,本文還提供了治療性的使用方法,其中在預防對治療蛋白的免疫反應和/或將其減輕到最低限度的耐受方案中使用一種或多種I型幹擾素拮抗劑的遞藥,在該耐受方案後使用治療方案。
除非另有相反的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將使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範圍內常規的病毒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重組DNA技術,下文為解釋目的描述了這些技術中的許多。這類技術充分地解釋在文獻中。例如,參見Sambrook等《(分子克隆實驗室指南》(Molecular CloningALaboratory Manual)(第2版,1989);Maniatis等《分子克隆實驗室指南》(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1982);《DNA克隆實驗方法》(DNA CloningA Practical Approach)卷I II(D.Glover編輯);《寡核苷酸合成》(Oligonucleotide Synthesis)(N.Gait編輯,1984);《核酸雜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B.Hames S.Higgins編輯,1985);《轉錄與翻譯》(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B.Hames S.Higgins編輯,1984);《動物細胞培養》(Animal Cell Culture)(R.Freshney編輯,1986);Perbal《分子克隆實用指南》(A Practical Guide to Molecular Cloning)(1984)。
將本文引述的無論是上文還是下文的所有出版物、專利和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引入本文作為參考。
除非在內容上另有清楚地描述,本說明書和帶批權利要求中所用的單數形式″一(a)″、″一種(an)″和″所述的(the)″包括複數含義。
抗體1型幹擾素拮抗劑如上所述,本發明總體上涉及包括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組合物以及使用這類組合物治療炎症性腸病(IBD),特別是乳麋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法。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方案中,1型幹擾素拮抗劑包括結合1型幹擾素受體且由此阻斷其配體(即幹擾素α、幹擾素β或幹擾素ω)結合的抗-IFNAR抗體和/或其片段。備選或另外地,1型幹擾素拮抗劑可以為結合1型幹擾素(即幹擾素α、幹擾素β或幹擾素ω)且由此阻斷它與其受體(即IFNAR)結合的抗-1型幹擾素抗體和/或其片段。抗體介導的配體結合抑制可以通過競爭性、非競爭性或無競爭性抑制發生。備選地,基於抗體的拮抗劑可以通過防止經1型幹擾素受體的胞內信號傳導起作用。
因此,包括在本發明範圍內的有嵌合、致敏、表面重塑的(veneered)、人源化、脫免疫的和人抗-IFNAR和抗-1型幹擾素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結合片段。因此,並且如本文進一步披露的那樣,本發明的抗體包括任何上述抗體的部分、變體和/或衍生物。
認為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1型幹擾素受體″特異性結合″、″免疫結合″和/或發生″免疫反應″,如果它以可檢測的水平(例如,在ELISA試驗中)與IFNAR或與1型幹擾素反應,但不與2型幹擾素受體、幹擾素-γ或任意其它蛋白反應的話。
本文所用的″免疫結合″一般指的是抗體或其片段與該抗體所特異性針對的1型幹擾素或受體之間發生的非共價類型的相互作用。可以以相互作用的解離常數(Kd)表示免疫結合相互作用的強度或親和力,其中較小的Kd表示較大的親和力。可以使用本領域眾所周知的方法對選擇的抗體的免疫結合特性進行定量。一種這類方法要求測量抗原結合位點/抗原複合物形成和解離速率,其中這些速率取決於複合物配偶體的濃度、相互作用的親和力和同樣影響兩方面速率的幾何參數。因此,可以通過計算濃度和結合與解離的實際速率來確定″結合率常數″(K結合)和″解離率常數″(K解離)。K解離/K結合之比能夠消去所有與親和力無關的參數,且由此等於解離常數Kd。一般參見Davies等《生物化學年鑑綜述》(Annual Rev.Biochem.)59439-473(1990)。
抗體的″抗原結合位點″或″結合部分″指的是參與抗原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部分。抗原結合位點由重(″H″)和輕(″L″)鏈的N-末端可變(″V″)區的胺基酸殘基形成。重鏈和輕鏈V區內的三段高度趨異的序列稱作「高變區」,其插入在更為保守的稱作″框架區″或″FRs″的側翼序列之間。因此,術語″FR″指的是在免疫球蛋白中的高變區之間及其相鄰處天然發現的胺基酸序列。在抗體分子中,輕鏈的三個高變區與重鏈的三個高變區彼此相對以三維空間排列成抗原結合表面。該抗原結合表面與結合抗原的三維表面互補,因而重鏈和輕鏈各自的三個高變區稱作″互補性決定區″或″CDRs″。
可以通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公知的各種技術製備抗體。例如,參見Harlow和Lane《抗體實驗室指南》(AntigodiesA Laboratory Manual),冷泉港(1988)。一般來說,可以通過細胞培養技術,包括生成如本文所述的單克隆抗體,或通過將抗體基因轉染入合適的細菌或哺乳動物細胞宿主,以便能夠產生重組抗體。在一種技術中,最初將包括1型幹擾素受體或其部分的免疫原注入任意各種哺乳動物(例如小鼠、大鼠、家兔、綿羊、倉鼠、山羊或具有人抗體所有組成成分的轉基因小鼠)中。備選地,所述的免疫原可以包括含有受體、受體胞外結構域(天然或重組)的細胞或細胞提取物。如果將1型幹擾素受體與載體蛋白諸如牛血清白蛋白或匙孔血藍蛋白(KLH)連接,那麼可以引起優良的免疫反應。優選按照引入一種或多種加強免疫的預定方案將免疫原注入動物宿主並定期從動物取血。可使用一種或多種佐劑,諸如弗氏完全佐劑和弗氏不完全佐劑進行免疫接種。然後,例如通過使用與合適的固相支持物偶聯的1型幹擾素受體免疫原性區的親合色譜法從這類抗血清中純化特異於1型幹擾素受體的多克隆抗體。
例如,可以使用Kohler和Milstein在《自然》(Nature)256(5517)495-7(1975)中所述的技術及其改進技術製備特異於1型幹擾素受體的單克隆抗體。簡單的說,這些方法包括製備能夠產生具有所需特異性(即與目的神經節苷脂的反應性)的抗體的永生化細胞系。例如,可以由獲自如上所述免疫接種動物的脾細胞產生這類細胞系。然後,例如通過與骨髓瘤細胞融合配偶體融合,優選與免疫接種動物同世系的融合體融合使脾細胞永生化。可以使用各種融合技術。例如,可以將脾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與非離子化去汙劑混合幾分鐘,然後在支持雜交細胞而非骨髓瘤細胞生長的選擇培養基上以低密度鋪板。優選的選擇技術使用HAT(次黃嘌呤、氨基蝶呤、胸苷)選擇。在足夠的時間,通常約1-2周後,觀察到雜種集落。選擇單一集落並測試其培養物上清液對1型幹擾素受體的結合活性。優選具有高度反應性和特異性的雜交瘤。
單克隆抗體可以分離自生長中的雜交瘤集落的上清液。此外,可以使用各種技術以提高產率,諸如將雜交瘤細胞系注入合適的脊椎動物宿主如小鼠的腹腔中。然後從腹水或血液中收集單克隆抗體。可以通過常規技術從抗體中除去汙染物,諸如色譜法、凝膠過濾法、沉澱法和提取法。例如,可以將抗-1型幹擾素受體用於親合色譜步驟中的純化過程。
許多治療上有用的分子是本領域中公知的,它們含有能夠表現出抗體分子的免疫結合特性的抗原結合位點。蛋白水解酶木瓜蛋白酶優先將IgG分子裂解成幾個片段,其中的兩個(″Fab″片段)各自含有包括完整抗原結合位點的共價異二聚體。胃蛋白酶能夠將IgG分子裂解成幾個片段,包括含有兩個抗原結合位點的″Fab′2″片段。可以通過優先對IgM和且在各別情況下對IgG或IgA免疫球蛋白分子進行蛋白水解裂解生產″Fv″片段。然而,更常見的是使用本領域公知的重組技術衍生Fv、Fab和Fab′2片段。Fv片段包括非共價VH::VL異二聚體,該異二聚體包括保持天然抗體分子的多數抗原識別和結合能力的抗原結合位點。Inbar等《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Nat.Acad.Sci.USA)692659-2662(1972);Hochman等《生物化學》(Biochem)152706-2710(1976);和Ehrlich等《生物化學》(Biochem)194091-4096(1980)。
單鏈Fv(″sFv″)抗體為共價連接的VH::VL異二聚體,它由包括通過編碼肽的接頭連接的VH和VL編碼基因的基因融合體表達。Huston等《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Nat.Acad.Sci.USA)85(16)5879-5883(1988)。已經描述了識別化學結構的許多方法,可用以將來自抗體V區的天然聚集的(但是化學上分離的)輕和重抗-抗-1型幹擾素受體抗體鏈轉化成可以摺疊成與抗原結合位點基本上相似的三維結構的sFv分子。例如,參見授予Huston等的美國專利US 5,091,513和US 5,132,405以及授予Ladner等的美國專利US 4,946,778。
上述分子各自包括分別在重鏈與輕鏈FR組之間插入的重鏈和輕鏈CDR組,所述的重鏈與輕鏈FR組提供了對CDRs的支持且確定了CDRs彼此之間的空間關係。本文所用的術語″CDR組″指的是重鏈或輕鏈V區的三個高變區。從重鏈或輕鏈的N-末端開始,這些區分別表示為″CDR1″、″CDR2″和″CDR3″。因此,抗原結合位點包括6個CDRs,它們含有來自重鏈或輕鏈V區各自的CDR組。含有單一CDR(例如CDR1、CDR2或CDR3)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在本文中稱作″分子識別單位″。對大量抗原-抗體複合物的結晶分析證實CDRs的胺基酸殘基形成了與結合抗原的廣泛接觸,其中最廣泛的抗原接觸在於與重鏈CDR3的接觸。因此,分子識別單位主要地負責抗原結合位點的特異性。
本文所用的術語″FR組″指的是框定出重鏈或輕鏈V區CDR組的CDRs的4個側翼胺基酸序列。某些FR殘基可以與抗原接觸;不過,FRs主要地負責將V區摺疊入抗原結合位點,特別是直接與CDRs相鄰的FR殘基。在FRs內某些胺基酸殘基和某些結構特徵是非常高度保守的。在這方面,所有的V區序列均含有90個左右胺基酸殘基的內部二硫環。當V區摺疊入結合位點時,CDRs顯示為形成抗原結合表面的突出環基序。普遍認識到存在影響CDR環形狀摺疊成一定″典型″結構的FRs的保守結構區—與精確的CDR胺基酸序列無關。此外,已知某些FR殘基參與使抗體重鏈與輕鏈相互作用保持穩定的非共價結構域間接觸。
已經描述了含有來源於非人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結合位點的許多″人源化″抗體分子,包括帶有結合的與人恆定結構域融合的非人V-區的抗體(Winter和Milstein《自然》(Nature)349293-299(1991);Lobuglio等《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Nat.Acad.Sci.USA)864220-4224(1989);Shaw等《免疫學雜誌》(J Immunol.)1384534-4538(1987);和Brown等《癌症研究》(Cancer Res.)473577-3583(1987));在與合適的人抗體恆定結構域融合前嫁接到人支持FR中的非人CDR(Riechmann等《自然》(Nature)332323-327(1988);Verhoeyen等《科學》(Science)2391534-1536(1988);和Jones等《自然》(Nature)321522-525(1986));和由重組表面重塑的齧齒動物FRs支持的齧齒動物CDRs(歐洲專利公開號EP519,596,1992年12月23日公開)。設計這些″人源化″分子,將對非人的抗人抗體分子的不需要的免疫反應減少到最低限度,所述免疫反應限制了那些成分在人體接受者中治療應用的持續性和有效性。
本文所用的術語″表面重塑的FRs″和″重組表面重塑的FRs″指的是用人FR殘基選擇性取代來自例如齧齒動物V區的重鏈或輕鏈的FR殘基,以便提供含有基本上保持所有天然FR摺疊結構的抗原結合位點的異種分子。表面重塑技術基於如下理解,即抗原結合位點的配體結合特徵主要是由抗原結合表面內的重鏈和輕鏈CDR組的結構和相對排列確定的。Davies等《生物化學年鑑綜述》(Ann.Rev.Biochem.)59439-473(1990)。因此,僅在其中CDR結構、其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與V區結構域其餘部分的相互作用得到謹慎維持的人源化抗體中,抗原結合特異性得以保存。通過使用表面重塑技術,用人殘基選擇性地取代免疫系統易於遇到的外部(例如溶劑易接近的)FR殘基而得到含有弱免疫原性或基本上無免疫原性的重塑表面的雜交分子。
表面重塑過程充分利用了Kabat等在《有免疫學意義的蛋白質序列》(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4版(U.S.Dept.ofHealth和Human Services,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7)編輯的用於人抗體可變結構域的有用的序列數據、Kabat資料庫的最新資料和其它可進入的美國和外國資料庫(核酸與蛋白質)。可根據已知的人和鼠抗體片段的三維結構推斷出V區胺基酸的溶劑可進入性。存在兩個表面重塑鼠抗原結合位點的一般步驟。最初,將目的抗體分子可變結構域的FRs與獲自上述確定來源的人可變結構域的相應FR序列比較。然後將最為同源的人V區的殘基逐個與相應的鼠胺基酸進行比較。使用本領域眾所周知的重組技術用存在於人成分中的殘基取代不同於人對應物的鼠FR中的殘基。僅對至少部分暴露(溶劑易接近的)的成分進行殘基轉換,且謹慎進行可能對V區結構域的三級結構具有顯著影響的胺基酸殘基的取代,諸如脯氨酸、甘氨酸和帶電荷的胺基酸。
按照這種方式,由此將所得″表面重塑″鼠抗原結合位點設計成保留鼠CDR殘基、基本上與CDRs相鄰的殘基、鑑定為掩蔽或大部分掩蔽(溶劑易於接近的)的殘基、認為參與重鏈與輕鏈結構域之間非共價(例如靜電和疏水)接觸的殘基和來自認為影響CDR環″典型″三級結構的FRs保守結構區的殘基。然後利用這些設計標準製備重組核苷酸序列,將鼠抗原結合位點的重鏈和輕鏈的CDRs組合成看似人的FRs,而這種看似人的FRs可以用於轉染哺乳動物細胞以便表達表現出鼠抗體分子的抗原特異性的重組人抗體。
本發明還考慮到可能期望減少如上所述或通過本領域中可獲得的其它方法製備的任意抗體的體內免疫原性。一種獲得具有減少的免疫原性的抗體的例示性途徑為Biovation(Aberdeen,U.K.)提供的DeElmunisationTM法。通過這種方法,鑑定了含有MHC II類結合序列的人輔助T-細胞表位並將其從治療抗體中除去以便將該抗體進行體內給藥時輔助T-細胞的活化和分化減少到最低限度。
本發明優選的抗體為本文稱作CPI-1697的人源化抗體。該抗體由稱作H3的重鏈和稱作K1的輕鏈組成。H3重鏈和K1輕鏈可變區的胺基酸序列如圖14A(SEQ ID NO1)和14B(SEQ ID NO2)中所示。H3重鏈含有來自嫁接在共有人免疫球蛋白重鏈框架序列上的鼠抗-IFNAR-1抗體64G12重鏈的CDR1、CDR2和CDR3序列,而K1輕鏈含有來自嫁接在共有人免疫球蛋白κ輕鏈框架序列上的鼠抗-IFNAR-1抗體64G12輕鏈的CDR1、CDR2和CDR3序列。CPI-1697抗體進一步包括人IgG4恆定區。
適用於本發明的其它基於抗體的IFNAR-1拮抗劑具體描述在共同擁有的2003年4月23日提交的流水號為US60/465,058的美國專利申請中,該申請的標題為″幹擾素α受體-1(IFNAR-1)的人源化抗體″,特別將該文獻的全部內容引入本文作為參考。
小分子和多肽1型幹擾素拮抗劑除基於抗體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外,本發明還關注1型幹擾素拮抗劑及其組合物,它們包括一種或多種小分子,如幹擾1型幹擾素與其受體(即IFNAR)結合的那些小分子。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可以篩選具有結合1型幹擾素或1型幹擾素受體的能力的潛在小分子拮抗劑的組合文庫。通常,通過下列步驟產生具有有用特性的新化學實體鑑定具有一些所需特性或活性,例如抑制活性的化學化合物(稱作″前導化合物″);生成前導化合物的變體;和評價這些變體化合物的特性和活性。通常將高通量篩選(HTS)法用於這類分析。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高通量篩選法包括提供含有大量潛在治療化合物(候選化合物)分文庫。然後在一種或多種試驗中篩選這類″組合化學庫″以鑑定顯示出所需特徵活性的那些文庫成員(特別是化學種類或亞類)。由此鑑定的化合物可以用作常規的″前導化合物″或自身可以用作潛在或實際的IBD治療劑。
組合化學文庫是通過組合大量化學″構件″如試劑,經化學合成或生物合成產生的不同化學化合物的集合。例如,線性組合化學文庫如多肽(例如突變蛋白)文庫,是通過以每一種可能的方式對指定的化合物長度(即多肽化合物中胺基酸的數量)組合一組稱作胺基酸的化學構件形成的。可以通過這類組合混合化學構件合成數以百萬計的化學化合物。Gallop等《藥物化學雜誌》(J.Med.Chem.)37(9)1233-1251(1994)。
組合化學文庫的製備和篩選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眾所周知的。這類組合化學文庫包括,但不限於肽文庫(例如,參見美國專利US5,010,175,Furka,Pept.Prot.Res.37487-493(1991);Houghton等《自然》(Nature)35484-88(1991));類肽(PCT公開號WO 91/19735);編碼的肽類(PCT公開號WO93/20242);隨機生物-寡聚體(PCT公開號WO 92/00091);苯二氮卓類(美國專利US5,288,514);diversomers,諸如乙內醯脲類、苯二氮卓類和二肽類(Hobbs等《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Nat.Acad.Sci.USA)906909-6913(1993));插烯多肽類(Hagihara等《美國化學協會雜誌》(J.Amer.Chem.Soc.)1146568(1992));具有β-D-葡萄糖骨架的非肽類肽模擬物(Hischamann等《美國化學協會雜誌》(J.Amer.Chem.Soc.)1149217-9218(1992));類似有機合成的小化合物文庫(Chen等《美國化學協會雜誌》(J.Amer.Chem.Soc.)1162661(1994));低聚氨基甲酸酯類(Cho等《科學》(Science)2611303(1993));和/或膦酸肽酯(Campbell等《有機化學雜誌》(J.Org.Chem.)59658(1994))。一般參見Gordon等《藥物化學雜誌》(J.Med.Chem.)371385(1994));核酸文庫(例如,參見Strategeje,Corp.);肽核酸文庫(例如,參見美國專利US5,539,083);抗體文庫(例如,參見Vaughn等《天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14(3)309-314(1996);和PCT/US96/10287);碳水化合物文庫(例如,參見Liang等《科學》(Science)2741520-1522(1996)和美國專利US5,593,853);以及有機小分子文庫(參見,例如,苯二氮卓類,Baum,C EN,Jan 18,33頁,(1993);類異戊二烯類,美國專利US5,569,588;噻唑烷酮類和間噻嗪烷酮類,美國專利US5,549,974;吡咯烷類,美國專利US5,525,735和US5,519,134;嗎啉代化合物,美國專利US5,506,337;苯二氮卓類,美國專利US5,288,514等)。
用於製備組合文庫的裝置是商購的(例如,參見357MPS,390MPS,Advanced Chem Tech,Louisville KY,Symphony,Rainin,Woburn,MA,433A 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9050 Plus,Millipore,Bedford,MA)。
還研發了大量用於溶液相化學的眾所周知的機器人系統。這些系統包括自動工作站,如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LTD.(Oska,Japan)研發的自動合成儀;和許多使用機器臂的機器人系統(Zymate II,ZymarkCorporation,Hopkinton,Mass.;Orca,Hewlett-Packard,Palo Alto,Calif),它們可以模擬化學家進行的手工合成操作。上述經適當改造的裝置適用於本發明。此外,眾多組合文庫自身是商購的(例如,參見ComGenex,Princeton,N.J.,Asinex,Moscow,Ru,Tripos,Inc.,St.Louis,MO,ChemStar,Ltd,Moscow,RU,3D Pharmaceuticals,Exton,PA,Martek Biosciences,Columbia,MD等)。
為了檢測幹擾素-受體相互作用,可以使用檢測IFN-介導的信號轉導的試驗,諸如在培養的人腫瘤細胞系中IFN-介導的細胞增殖抑制。另外,可以應用報導基因試驗例如,使用由IFN-敏感性基因啟動子表達的報導基因。Lallemand等《白細胞生物學雜誌》(J.Leukocyte Biol.)60137-146(1996)。合適的報導基因包括編碼螢光素酶和綠色螢光蛋白的基因。在這類試驗中,報導基因表達依賴於IFN活性,而IFN拮抗劑選擇性抑制IFN-刺激的基因表達。
用於評價特定多肽類存在、不存在、定量或其它特性的高通量試驗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眾所周知的。類似地,結合試驗和報導基因試驗同樣眾所周知。因此,例如美國專利US5,559,410中披露了用於蛋白質的高通量篩選方法;美國專利US5,585,639中披露了用於核酸結合(即陣列形式)的高通量篩選方法;而美國專利US5,576,220和US5,541,061中披露了用於篩選配體/抗體結合的高通量方法。
此外,高通量篩選系統為商購的(例如,參見Zymate II,Zymark Corp.,Hopkinton,MA;Air Technical Industries,Mentor,OH;BeckmanInstruments,Inc.Fullerton,CA;Precision Systems,Inc.,Natick,MA等)。這些系統典型地自動進行操作,包括移取樣品和試劑、配液、定時溫育和最終在適合於試驗的檢測器中的微量培養板的讀取。這些配置系統提供了高通量和快速啟動以及高度的靈活性和用戶化。這類系統的製造商為各種高通量系統提供了詳細的方案。因此,例如Zymark Corp.提供了描述篩選系統檢測基因轉錄調節、配體結合等的技術冊。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調節劑為蛋白質,通常為天然存在的蛋白質或天然存在蛋白質的片段。因此,例如,可以使用含有蛋白質的細胞提取物或蛋白質的細胞提取物的隨機或定向消化物。以這種方式,可製備蛋白質文庫用於本發明的篩選方法。在該實施方案中特別優選的為細菌、真菌、病毒和哺乳動物蛋白質文庫,其中優選後者且特別優選人蛋白質。特別有用的測試化合物會涉及靶物所屬的蛋白質類型,例如酶底物或配體和受體。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調節劑為約5-約30個胺基酸的肽,優選約5-約20個胺基酸,且特別優選約7-約15個胺基酸。所述的肽為如上所述的天然存在蛋白質的消化物、隨機肽或″偏移的″隨機肽。本文所謂的″隨機化″或語法等同體指的是核酸或肽主要分別由核苷酸和胺基酸的隨機序列組成。由於這些隨機肽(或下述核酸)通常通過化學方式合成,所以它們可以在任意位置上引入任意的核苷酸或胺基酸。可以將合成過程設計成產生隨機化蛋白或核酸,從而形成在該序列長度範圍內所有或大部分可能的組合,由此形成隨機化候選的生物活性蛋白質活性劑的文庫。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該文庫完全隨機化,其中在任意位置上都沒有序列參數選擇或常量。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該文庫有偏移。即序列中的某些位置保持恆定或選自有限數量的可能性。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核苷酸或胺基酸殘基在確定類型的如疏水性胺基酸、親水性殘基、空間偏移的(小或大)殘基中隨機化,傾向於生成核酸結合結構域,生成半胱氨酸類(用於交聯)、用於SH-3結構域的脯氨酸、用於磷酸化位點的絲氨酸、蘇氨酸、酪氨酸或組氨酸等。
包括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組合物在其它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涉及本文公開的一種或多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在藥物上可接受的載體中的製劑,它可以單獨或與一種或多種其它療法聯合對細胞或動物給藥。例如,隨所關注的特定治療方案的不同,本發明的組合物可以進一步包括一種或多種其它治療劑,諸如免疫抑制劑、抗炎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細胞因子和TNF拮抗劑。例示性的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環孢菌素、FK506、雷帕黴素和麥考酚酸嗎乙酯。例示性的抗炎藥包括5-氨基水楊酸、柳氮磺吡啶和奧沙拉嗪。例示性的類固醇包括皮質類固醇、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潑尼松龍、氫化可的松、甲潑尼龍、地塞米松和ACTH。例示性的免疫調節劑包括PVAC、抗-CD40配體、抗-CD40、那他珠單抗(AntegrenTM)、抗-VCAM1和抗-ICAM1。例示性的細胞因子包括IL-10。例示性的TNF拮抗劑包括英夫利昔單抗(Remicade)、依那西普(Enbrel)、阿達木單抗(HumiraTM)和CDP870。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需要,還可以將本文公開的組合物與其它試劑聯合給藥,諸如其它蛋白質或多肽類或各種藥物活性劑。實際上,對還可以包括的其它成分幾乎沒有限制,只要所述的其它試劑不會在接觸靶細胞或宿主組織時產生顯著的不良作用。由此可以將所述的組合物與如具體情況所要求的各種其它活性劑一起遞送。這類組合物可以純化自宿主細胞或其它生物來源,或備選地,可以如本文所述通過化學方式合成。
因此,本發明在另一個方面中提供了包括本文所述的一種或多種抗體、蛋白質和/或小分子與生理上可接受的載體聯合的藥物組合物。
顯然本文所述的任意藥物組合物可以含有本發明多肽的藥物上可接受的鹽。例如,可以由藥物上可接受的無毒性鹼製備這類鹽,包括有機鹼(例如伯胺類、仲胺類和叔胺類和鹼性胺基酸的鹽)和無機鹼(例如鈉、鉀、鋰、銨、鈣和鎂鹽)。
儘管可以將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任意合適的載體用於本發明的組合物,但是載體的類型典型地隨給藥方式的不同而改變。可以為合適的給藥方式配製本發明的組合物,包括例如口服、鼻部、黏膜、靜脈內、腹膜內和肌內給藥。
用於這類藥物組合物的載體為生物相容性的且還可以是生物可降解的。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製劑優選提供相對恆定的活性成分釋放水平。然而,在其它實施方案中,可能需要在給藥時更為快速的即刻釋放速率。這類組合物的製劑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水平範圍內使用公知技術充分了解的。用於這方面的說明性的載體包括聚(丙交酯-共-乙交酯)、聚丙烯酸酯、膠乳、澱粉、纖維素、葡聚糖的微粒等。其它說明性的緩釋載體包括超分子的生物載體,它們包括非液體的親水性芯(例如交聯多糖或寡糖)和任選的含有兩親化合物的外層,所述的兩親化合物諸如磷脂(例如,參見美國專利US 5,151,254和PCT公開號WO 94/20078、WO/94/23701和WO96/06638)。緩釋製劑中包含的活性化合物的量取決於植入部位、釋放速率和預計的持續周期以及所治療或預防的疾病性質。
在另一個說明性的實施方案中,將生物可降解的微球(例如聚乳酸酯聚乙醇酸酯)用作本發明組合物的載體。合適的生物可降解的微球公開在下列文獻中例如美國專利US 4,897,268;US 5,075,109;US 5,928,647;US5,811,128;US 5,820,883;US 5,853,763;US 5,814,344,US 5,407,609和5,942,252。諸如描述在PCT公開號WO/9940934及其中引述的參考文獻中的修飾的B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載體系統也可用於許多應用。另一種說明性的的載體/遞送系統使用了包括顆粒-蛋白複合物的載體,諸如描述在美國專利US 5,928,647中,它們能夠誘導宿主中I類-限制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反應。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通常進一步包括一種或多種緩衝劑(例如中性緩衝鹽水或磷酸緩衝鹽水);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甘露糖、蔗糖或葡聚糖);甘露糖醇;蛋白質;多肽或胺基酸如甘氨酸;抗氧化劑;制菌劑;螯合劑如EDTA或穀胱甘肽;佐劑(例如氫氧化鋁);使製劑與接受者血液等滲、低滲或輕度高滲的溶質;懸浮劑;增稠劑;和/或防腐劑。備選地,可以將本發明的組合物配製成凍乾物。
可以將本文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單位劑量或多劑量容器中提供,諸如密封的安瓿或小瓶。典型地密封這類容器,按照這類方式保持製劑的無菌性和穩定性,直到使用時為止。一般來說,將製劑作為在油或水載體中的混懸液、溶液或乳劑儲存。備選地,可以將藥物組合物儲存在凍幹條件下,僅需在用前即刻添加無菌液體載體。
研發合適的給藥和治療方案,以在各種治療方案,例如包括口服、靜脈內、鼻內和肌內給藥和製劑中使用本文所述的特定組合物是本領域眾所周知的,下文簡述它們中的某些,一般目的在於解釋。
在某些應用中,可以通過口服給藥向動物遞送本文公開的藥物組合物。照此,可以使用惰性稀釋劑或可同化的可食用載體配製這些組合物,或可以將它們包囊在硬膠囊或軟膠囊中,或可以將它們壓製成片劑,或可以將它們直接與膳食的食物摻合。
甚至可以將活性化合物與賦形劑摻合併以可攝取的片劑、口含片、藥片、膠囊、酏劑、混懸液、糖漿劑、糯米紙囊劑等形式使用(例如,參見Mathiowitz等《自然》(Nature)1997,3月27日;386(6623)410-4;Hwang等《治療藥物載體系統標準綜述》(Crit Rev Ther Drug Carrier Syst)1998;15(3)243-84;美國專利US 5,641,515、美國專利US 5,580,579和美國專利US 5,792,451)。片劑、藥片、丸劑、膠囊等還可以含有任意各種其它成分,例如,可以加入粘合劑,諸如西黃耆膠、阿拉伯膠、玉米澱粉或明膠;賦形劑,諸如磷酸二鈣;崩解劑,諸如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藻酸等;潤滑劑,諸如硬脂酸鎂;和增甜劑,諸如蔗糖、乳糖或糖精;或矯味劑,諸如薄荷、冬青油或櫻桃香料。當單位劑型為膠囊時,它除含有上述類型的物質外,還可以含有液體載體。可以將各種其它物質製成包衣層,或者以其它方式改變劑量單位的物理形式。例如,可以給片劑、丸劑或膠囊包蟲膠衣、糖衣或兩者兼而有之。當然,用於製備任意單位劑型的任何物質應為藥物純,且周量基本上無毒。此外,可以將活性化合物摻入緩釋製劑和製劑。
典型地,這些製劑含有至少約0.1%或更多的活性化合物,儘管活性組分的百分比當然可以改變且通常佔總製劑重量或體積的約1或2%-約60%或70%或更高。當然,可以按照這類方式製備活性化合物在各治療上有用的組合物中的用量,使得可以在任意活性化合物的指定單位劑量中獲得合適的劑量。諸如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生物半衰期、給藥途徑、產品保存期限以及其它藥理學上考慮的這類因素是製備這類藥物製劑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所關注的,且照此可能期望各種劑量和治療方案。
為了口服給藥,可以備選地將本發明的組合物與一種或多種賦形劑摻在一起製成漱口劑、牙膏、口含片、口腔噴霧劑或舌下口服給藥製劑。另一方面,可以將活性組分摻入口服溶液,諸如含有硼酸鈉、甘油和碳酸氫鉀的溶液,或將其分散入牙膏中,或以治療有效量加入到可以包括水、粘合劑、研磨劑、矯味劑、泡沫劑和溼潤劑的組合物中。備選地,可以將組合物製成片劑或溶液劑型,可以將這些劑型置於舌下,或以其它方式使它們在口中溶解。
在某些情況中,需要通過靜脈內或肌內遞送本文公開的藥物組合物。這類途徑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眾所周知的,例如,它們中的某些進一步描述在美國專利US 5,543,158、美國專利US 5,641,515和美國專利US5,3999363中。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可以在適當混有表面活性劑如羥丙基纖維素的水中製備作為游離鹼或藥理上可接受鹽的活性化合物的溶液。還可以在甘油、液體聚乙二醇類及其混合物和油中製備分散液。在一般儲存和使用條件下,這些製劑一般含有防止微生物生長的防腐劑。
適合於注射應用的說明性的藥物劑型包括無菌水溶液或分散液和用於臨時製備無菌注射溶液或分散液的無菌粉末(例如參見美國專利US 5,466,468)。在所有情況中,所述的劑型必須是無菌的,且必須具有達到存在容易的可注射性程度的流動性。它必須在生產和儲存條件下穩定且必須防止微生物如細菌和真菌的汙染作用。載體可以為例如含有水、乙醇、多元醇(例如甘油、丙二醇和液體聚乙二醇等)、其合適的混合物和/或植物油的溶劑或分散介質。例如,可以通過使用諸如卵磷脂這類包衣材料、通過維持分散液的所需顆粒大小和/或通過使用表面活性劑來維持適當的流動性。用各種抗菌劑和抗真菌劑可以有利於防止微生物的作用,例如對羥苯甲酸酯、三氯叔丁醇、苯酚、山梨酸、硫柳汞等。在許多情況中,優選包括等滲劑,例如糖類或氯化鈉。可以通過在組合物中使用延緩吸收的試劑,例如單硬脂酸鋁和明膠延長可注射組合物的吸收。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如果必要,應使溶液適當緩衝,並使得液體稀釋劑與足量的鹽水或葡萄糖等滲。這些特定水溶液尤其適合於靜脈內和肌內給藥。在這方面,可以使用的無菌含水介質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公開的啟示將會得知的。例如,可以將一個劑量溶於1ml等滲NaCl溶液中,並加入到1000ml皮下輸液中或在指定的輸注部位注射(例如,參見《Remington氏藥物科學》(″Remington s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5版,1035-1038和1570-1580頁)。劑量上的一定變化必然根據所治療的受試者的情況而出現。此外,就人體給藥而言,製劑當然優選滿足無菌性、致熱原性以及FDA生物學標準部所要求的一般安全性和純度標準。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中,可以將本文公開的組合物配製成中性或鹽形式。說明性的藥物上可接受的鹽包括(與蛋白質游離氨基形成)和與例如鹽酸或磷酸這類無機酸或諸如乙酸、草酸、酒石酸、扁桃酸等這類有機酸形成的酸加成鹽。與游離羧基形成的鹽還可以來源於例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銨、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鐵這類無機鹼和諸如異丙胺、三甲胺、組氨酸、普魯卡因等這類有機鹼。一經配製,溶液將以與劑型相容的方式且以治療上有效的用量給藥。
載體可以進一步包括任意和所有的溶劑、分散介質、媒介物、包衣材料、稀釋劑、抗菌劑和抗真菌劑、等滲和延緩吸收劑、緩衝劑、載體溶液、混懸劑、膠體等。這類介質和試劑在藥物活性物質中的應用是本領域眾所周知的。除任何常用的介質或試劑與活性組分不相容外,均考慮其在治療組合物中的應用。還可以將補充的活性組分摻入組合物中。術語″藥物上可接受的″指的是在對人體給藥時不會產生過敏或類似的不良反應的分子實體和組合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可以通過鼻內噴霧劑、吸入劑和/或其它氣溶膠遞送載體遞送藥物組合物。例如,在美國專利US 5,756,353和US 5,804,212中已經描述了通過鼻部氣溶膠噴霧劑將基因、核酸和肽組合物直接遞送至肺的方法。同樣,使用鼻內微粒樹脂(Takenaga等《控釋雜誌》(J ControlledRelease)1998,3月2日,52(1-2)81-7)和溶血磷脂醯-甘油化合物(美國專利US 5,725,871)遞藥也是製藥領域中眾所周知的。同樣,美國專利US5,780,045中描述了以聚四氟乙烯支持物基質形式進行的說明性的跨黏膜遞藥。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將脂質體、納米囊、微粒、脂質顆粒、小囊泡等用於將本發明的組合物引入合適的宿主細胞/生物體。特別可以將本發明的組合物配製成可以包囊在脂質顆粒、脂質體、小囊泡、納米球或納米粒等中遞送。備選地,本發明的組合物可以以共價或非共價方式與治療載體媒介物表面結合。
脂質體和脂質體類製劑作為潛在的藥物載體的形成和應用一般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例如,參見Lasic《生物技術趨勢》(Trends Biotechnol)1998,7月;16(7)307-21;Takakura,Nippon Rinsho 1998,3月,56(3)691-5;Chandran等《印度實驗生物學雜誌》(Indian J Exp Biol.)1997,8月;35(8)801-9;Margalit《治療藥物載體系統標準綜述》(Crit Rev TherDrug Carrier Syst.)1995;12(2-3)233-61;美國專利US 5,567,434;美國專利US 5,552,157;美國專利US 5,565,213;美國專利US 5,738,868;和美國專利US 5,795,587,特別將這些文獻各自的全部內容引入本文作為參考)。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由分散在含水介質中的磷脂類形成脂質體且它們自發形成多層的同心雙層囊泡(也稱作多層脂質體(MLVs))。
備選地,在其它實施方案中,本發明提供了本發明組合物的藥物上可接受的納米囊製劑。納米囊一般可以以穩定和可再現的方式包載化合物(例如,參見Quintanar-Guerrero等《印度藥物的藥物研發》(Drug Dev IndPharm.)1998,12月;24(12)1113-28)。為了避免因胞內聚合物過載導致的副作用,可以使用能夠在體內降解的聚合物設計這類超微粒(大小在0.1μm左右)。例如,可以按照下列文獻中所述製備這類顆粒Couvreur等《治療藥物載體系統標準綜述》(Crit Rev Ther Drug Carrier Syst.)1988;5(1)1-20;zur Muhlen等《歐洲藥物與生物藥物雜誌》(Eur J PharmBiopharm.)1998,3月;45(2)149-55;Zambau等《控釋雜誌》(J ControlledRelease)1998,1月2日;50(1-3)31-40;和美國專利US 5,145,684。
治療炎症性腸病的治療方法如上文所述,本發明還提供了治療炎症性腸病,諸如乳麋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法,該方法包括對患有IBD的患者給予治療有效量的組合物的步驟,該組合物包括1型幹擾素拮抗劑,諸如上文所述的基於抗體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之一。本發明在其它實施方案中還提供了治療炎症性腸病的治療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對患有IBD的患者給予耐受量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和(b)對該患者給予治療有效量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此外,可能期望將一種或多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與其它治療劑聯合給藥,諸如免疫抑制劑、抗炎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細胞因子和TNF拮抗劑,諸如上文確定的那些治療劑。
本文所述的治療組合物的給藥途徑和頻率以及劑量因個體之間的不同而改變且易於使用標準技術確定。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可以通過任意合適的遞送途經給予所述的拮抗劑以確保合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合適的給藥途徑包括靜脈內快速濃注、靜脈內緩慢濃注或輸注。通過其它實施方案,可以通過皮下、肌內、透皮或真皮內注射實現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給藥。備選實施方案提供了可以通過黏膜遞送實現給藥,例如通過吸入(例如通過抽吸)或通過鼻咽或口服給藥。
在使用蛋白質拮抗劑,例如抗體和/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某些實施方案中,給藥途徑可以為皮下、肌內和/或靜脈內。靜脈內給藥可以為快速濃注、緩慢濃注或輸注。備選實施方案提供了可以通過透皮、真皮內和黏膜完成遞送蛋白質拮抗劑。
一般來說,合適的劑量和治療方案提供了足以產生治療有益性的用量的活性化合物。可以通過確立改善的臨床結果監測這類反應(例如下列症狀的減輕腹痛;血性腹瀉;「腸外」表現,諸如關節炎、葡萄膜炎和皮膚改變等;和炎症細胞在小腸和結腸中的累積)。
隨治療方案的確切性質的不同,本文公開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合適劑量可以為包括端值在內的0.1-50mg/kg體重之間,更優選為包括端值在內的0.5-10mg/kg體重之間,且更優選為包括端值在內的2-5mg/kg體重之間。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可以給予多次重複劑量。
在使用蛋白質拮抗劑的本發明的實施方案中,給藥頻率可以在包括端值在內的每天一次到每月一次的範圍內,更優選在包括端值在內的每周兩次到每兩周一次的範圍內,且更優選每周約一次。
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提供了治療患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給予耐受劑量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其中第一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為蛋白質拮抗劑;和(b)給藥治療有效劑量的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在這些方法的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的幹擾素拮抗劑可以為抗1型幹擾素受體(IFNAR)的抗體。例示性的抗-1型幹擾素抗體包括嵌合、致敏、人源化、脫免疫的和人抗體。某些優選的抗-IFNAR抗體包括結合IFNAR1的那些抗體,例如命名為64G12的鼠單克隆抗體和/或命名為CPI-1697的改造的人變體。
為了達到起始耐受劑量,抗-1型幹擾素抗體在人體內和非人的靈長類體內可以是免疫原性的。例如,就嵌合、致敏或人源化抗體而言,儘管抗體部分或主要由人免疫球蛋白序列組成,但是免疫反應可能是生物學顯著的且可能削弱抗體的治療功效。在某些優選的實施方案中,給予起始高劑量的抗體,從而建立對該治療抗體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性。耐受劑量足以預防或減輕誘導對反覆給予抗-IFNAR抗體的IgG抗體反應。
第一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耐受劑量的優選範圍是包括端值在內的10mg/kg體重-50mg/kg體重之間。耐受劑量的更優選範圍是包括端值在內的20-40mg/kg之間。耐受劑量的更優選範圍是包括端值在內的20-25mg/kg之間。
在這些治療方案中,優選給予的抗-1型幹擾素的治療有效劑量在包括端值在內的0.1-10mg/kg體重的範圍內。更優選的第二治療有效劑量在包括端值在內的0.2-5mg/kg體重的範圍內。更優選的治療有效劑量在包括端值在內的0.5-2mg/kg的範圍內。在備選實施方案中,隨後的治療劑量可以與耐受劑量的製劑相同或不同,和/或可以通過與耐受劑量相同或不同的途經給予。優選通過靜脈內、肌內或皮下給予治療劑量。
提供下列實施例的目的在於解釋而非起限定作用。
實施例IFNAR-1拮抗劑在治療炎症性腸病中的應用在本領域中認為一種新世界靈長類棉頂絹毛猴(CTT,棉頂絨(Sanguinus oedipus))中的自發性結腸炎是人炎症性腸病(IBD)的模型。患病動物在病理生理學方面與潰瘍性結腸炎相似,其中觀察到與結腸相似的組織學改變,且在人和CTT中常見的後遺症是結腸癌。CTT中的結腸炎與結腸炎階段及因結腸癌所致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結腸炎的特徵在於症狀反覆暴發與緩解。疾病周期一般持續約4周,儘管存在顯著的個體變異性。臨床症狀包括糞便帶血、帶有消化不良/吸收障礙綜合症的腹瀉。在組織學上,該病的特徵在於中性白細胞浸潤入大腸的黏膜上皮,其中腸隱窩的形態發生進行性退化性改變,這使得能夠診斷該病的發展階段。儘管原因不明,但是膳食和傳染性病原體可能具有作用且幾乎可以肯定導致病情惡化。
已經研發了從小鼠64G12抗體人源化的改造的CPI-1697(IgG4k),它結合IFNAR1並與64G12競爭性結合類似的表位。CPI-1697如下用於治療CTT中的自發性結腸炎。基於結腸炎史和在進入本研究時表現出的包括腹瀉和體重減輕在內的臨床症狀,從群落中選擇未經試驗的動物。對動物進行結腸活檢,證實在實驗開始前2周內存在結腸炎症。按照已確立的量化方案的活性、增生和慢性的0-4的得分範圍(0=正常組織),所有研究動物均具有2分的陽性組織結腸炎得分。Madara等《腸胃病學》(Gastroenterology)8813-19(1985))。在納入本研究之前,通過流式細胞計量術,使用在分離的外周血液白細胞上的藻紅蛋白-綴合的CPI-1697對動物的IFNAR-1水平進行預篩選。將CPI-1697進行無菌過濾並製成在載體溶液中20mg/mL(Dulbecco的Na PBS(無菌,USP)。
按照兩個相繼的階段進行本實驗。在第一個實驗(I期)中,用通過緩慢靜脈內輸注給予的20mg/kg的起始劑量的CPI-1697治療5隻動物,隨後通過肌內給予7次10mg/kg劑量,每周兩次,持續4周。按照相同給藥方案對5隻對照組動物給予等體積的載體溶液(Dulbecco的Na PBS)。在第二個實驗(II期)中,在相同的起始靜脈內劑量(20mg/kg)下用CPI-1697治療6隻動物,隨後是每周兩次肌內給藥劑量(10mg/kg),持續8周。按照相同給藥方案對5隻對照組動物給予載體溶液。在兩個階段中,監測動物體重(每周兩次)、腹瀉且定期對結腸活檢進行組織學評分。
在I期中,在治療過程中評價動物,且然後在治療期結束後6周並且在II期治療結束後4周跟蹤。還分別在I期和II期治療結束後51周和27周對所有動物進一步隨訪體重和結腸組織學。對腹瀉分級且每周至少5次基於標準化0-5等級通過視覺觀察評分,其中0表示正常糞便且5表示極度的水瀉。在定期間隔取靜脈血樣進行靈長類抗-人抗體免疫反應(PAHA)分析。在治療期和隨訪期過程中不時從三個部位(距結腸遠端1、3和6cm)處取結腸活檢組織,並將組織固定在福馬林中、切片並用蘇木精染色和伊紅染色以便進行組織學評價。
由對治療組不了解的獸醫組織病理學家給切片評分。評分系統0(正常)-4(嚴重)使用如下3個獨立的標準(Madara等1985)。第一個參數為″活性″-浸潤的中性白細胞的數量,第二個參數為″慢性″-結腸形態持久改變的程度,包括隱窩的缺失和腺結構的改變,其特徵性地隨結腸炎病程而緩慢增加,而第三個參數為″增生″-黏膜組織厚度,包括細胞和間質組織的異常增加。在每一時間點,對評價的各自3個參數,根據三種活檢水平確定平均組織學得分。
I期和II期的體重分別如圖1A-1D和2A-2D中所示。I期和II期的腹瀉得分分別如圖3A-3D和4A-4D中所示。I期和II期的″活性″得分分別如圖5A-5D和6A-6D中所示。I期和II期的″慢性″得分分別如圖7A-7D和8A-8D中所示。I期和II期的″增生″得分分別如圖9A-9D和10A-10D中所示。
在治療期過程中對因與潰瘍性結腸炎或治療方案無關的腹股溝疝增加的I期對照組組中的1隻動物(#25285)實施安樂死。在I期治療組中無動物死亡。就II期而言,對照組和治療組均有1隻動物在治療期中死亡。在存活動物中,治療組在整個I期和II期研究的階段中均具有大於對照組的體重增加百分比(圖1A-ID和2A-2D)。在給藥期結束後4-6周體重增加最為顯著。最有意義的是,對動物直到在I期研究的給藥期後51周和II期研究的給藥期後27或43周後的長期隨訪表明在治療動物中的體重增加百分比甚至更大於對照組動物。特別地,I期治療動物具有超過對照組的統計學意義的體重增加百分比(p<0.01)。發現表現出良好的體重增加的治療組中3隻動物(#4199、12300、52099)在本研究開始時為低於20個月,因而體重增加可能是因年幼動物的正常生長而致。
將CPI-1697治療對CTT腹瀉得分的影響概括在圖3A-3D和4A-4D中。組平均每周平均腹瀉得分表明了在II期研究過程中的治療組中的改善(得分減少),而對照組沒有表現出改善(圖4A-4D)。腹瀉得分的改善恰在治療開始後開始,且在II期研究中的治療終止後傾向於持續。對I期研究而言,治療的腹瀉得分改善不明顯(圖3A-3D)。
將CPI-1697治療對表示中性白細胞浸潤的″活性″得分的影響概括在圖5A-5D和6A-6D中。在I期研究中(圖5A-5D),對照組和治療組均恰在研究開始後發生中性白細胞浸潤減少。治療組在0-8周期間中性白細胞浸潤增加且在8-10周時中性白細胞浸潤大量減少。相反,對照組在0-10周期間中性白細胞浸潤輕度減少。然而,到55周時,治療組的中性白細胞浸潤稍低於對照組。在II期研究(圖6A-6D)中,治療組的中性白細胞浸潤在12周研究期間減少(組平均值),且截至到35周時進一步減少,而對照組沒有表現出減少。
將CPI-1697治療對表示結腸形態持久性改變程度,包括CTT的隱窩缺失和腺結構改變的″慢性″得分的影響概括在圖7A-7D和8A-8D中。在I期研究中(圖7A-7D),對照組和治療組恰在治療開始後結腸形態改善,然而,這類改善並不持久。治療組沒有超過對照組的對結腸形態的任何其它有益作用。在II期研究中(圖8A-8D),治療組在給藥開始後2周結腸形態改善,確實與對照組相反。此外,在35周與12周的長期相比,治療組具有超過對照組更大的結腸形態改善。
將CPI-1697治療對表示黏膜組織厚度,包括CTT的細胞和間質組織異常增加的″增生″得分的影響概括在圖9A-9D和10A-10D中。在I期研究中(圖9A-9D),與結腸形態改變相似,對照組和治療組恰在治療開始後黏膜組織厚度減小,然而,這類改善並不持久。治療組沒有超過對照組的對黏膜組織的任何其它有益作用。在II期研究中(圖10A-10D),治療組在12周研究期間具有與對照組相似的黏膜組織厚度改變。然而,長期隨訪表明在35周時治療組具有比對照組減小的黏膜組織厚度。
使用ELISA,通過檢測人IgG4檢測來自每隻動物的血清樣品的藥物水平(CPI-1697抗-IFNAR-1抗體)和靈長類-抗-人-抗體(PAHA)反應。正如圖11A-11B中所示,在整個治療期中維持了約50-270ng/ml血漿的藥物水平,且PAHA水平較低或在大部分動物中未檢測到(圖12A-12B)。儘管所有動物接受了基於體重的相同劑量,但是觀察到某些動物具有達3倍以上的較高CPI-1697循環水平。預先已經證實這一CPI-1697濃度範圍可在體外靈長類研究中有效阻斷IFNAR-1。I期中的兩隻動物(#8494和#52099)發生可檢測到的PAHA反應,且在II期中的任何動物中沒有觀察到可檢測到的PAHA反應(圖12A-12B)。這些結果提示所用的給藥方案,包括高起始劑量的CPI-1697沒有引起對這種蛋白質(人抗體)產生顯著的免疫反應。這兩隻動物還具有低藥物水平(圖11A-11B)。
通過流式細胞計量術檢測白細胞上的IFNAR1水平,並將標準化的II期研究受體水平概括在圖13中。沒有獲得I期研究的受體水平,因為那時FACS試驗尚未優化。在治療動物中幹擾素受體阻斷達到不同水平,不過並不完全。具有較高血清CPI-1697水平的動物傾向於具有較好的受體阻斷作用。
概括的說,在I期和II期研究中,CPI-1697治療都產生了超過患結腸炎絹毛猴的對照的體重增加的益處。具有較長CPI-1697治療期的II期研究在腹瀉得分和組織學得分,包括″活性″、″慢性″和″增生″的改善方面甚至具有更好的作用。在II期研究中,在陽性臨床反應與較高循環水平的CPI-1697之間存在相關性。在無PAHA反應與改善的臨床得分之間也存在正相關。在I期研究中未發現這類相關性。因在本研究中較小的樣品大小的原因而不通過統計學方法檢測這些相關性。全部這些結果表明使用針對IFNAR-1的人源化抗體治療在結腸炎CTT中產生了臨床改善。這種作用是長期的而非短促的,且傾向於持續超過治療期,正如長期隨訪研究所證實的。II期中的長期治療產生了強於較短期治療的作用。在時間和血漿水平上與CPI-1697接觸增加與較強的反應相關。
從上述描述中可以理解,儘管本文為解釋目的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但是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實質和範圍的情況下進行各種修改。因此,本發明並不受除待批權利要求外的限制。
權利要求
1.治療炎症性腸病的組合物,包括(a)治療有效量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和(b)藥物上可接受的載體。
2.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炎症性腸病選自乳麋瀉、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組成的組。
3.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選自抗體、多肽和小分子組成的組。
4.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進一步含有化學修飾,所述的化學修飾選自與聚乙二醇綴合和與免疫球蛋白Fc區融合組成的組。
5.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為抗體且所述的抗體選自單克隆抗-1型幹擾素受體抗體和單克隆抗-1型幹擾素抗體組成的組。
6.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抗體選自非人抗體、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和人抗體組成的組。
7.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非人抗體為64G12。
8.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人抗體為CPI-1697。
9.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進一步包括選自免疫抑制劑、抗炎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細胞因子和TNF拮抗劑組成的組的治療劑。
10.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免疫抑制劑選自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環孢菌素、FK506、雷帕黴素和麥考酚酸嗎乙酯組成的組。
11.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抗炎藥選自5-氨基水楊酸、柳氮磺吡啶和奧沙拉嗪組成的組。
12.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類固醇選自皮質類固醇、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潑尼松龍、氫化可的松、甲潑尼龍、地塞米松和ACTH組成的組。
13.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免疫調節劑選自PVAC、抗-CD40配體、抗-CD40、那他珠單抗、抗-VCAM1和抗-ICAM1組成的組。
14.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細胞因子為IL-10。
15.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的TNF拮抗劑選自英夫利昔單抗、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和CDP870組成的組。
16.治療患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的方法,包括對所述的患者給藥治療有效量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步驟。
17.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炎症性腸病選自乳麋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組成的組。
18.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選自靜脈內快速濃注、靜脈內緩慢濃注和輸注組成的組的途經給藥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19.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選自皮下、肌內、透皮、真皮內和靜脈內組成的組的途經給藥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20.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選自吸入、經鼻咽和口服組成的組的黏膜遞送途經給藥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21.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包括端值在內的0.1mg/kg體重-50mg/kg體重之間的劑量範圍給藥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22.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包括端值在內的0.5mg/kg體重-10mg/kg體重之間的劑量範圍給藥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23.權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給藥劑量範圍以包括端值在內的2mg/kg體重-5mg/kg體重之間的劑量範圍給藥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24.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包括端值在內的每天一次和每月一次之間的頻率給藥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25.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包括端值在內的每周兩次和每兩周一次之間的頻率給藥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26.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以約為每周一次的頻率給藥所述的1型幹擾素拮抗劑。
27.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給藥第二種治療劑,該治療劑選自免疫抑制劑、抗炎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細胞因子和TNF拮抗劑組成的組。
28.治療患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對所述的患者在第一時間點給藥耐受劑量的第一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和(b)對所述的患者在第二時間點給藥治療有效劑量的第二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
29.權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為抗-IFNAR抗體。
30.權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二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為抗-1型幹擾素抗體。
31.權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所述耐受劑量足以預防或減輕誘導對反覆給藥第一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IgG抗體反應。
32.權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所述耐受劑量在包括端值在內的10mg/kg體重-50mg/kg體重之間。
33.權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所述耐受劑量在包括端值在內的20mg/kg體重-40mg/kg體重之間。
34.權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的所述耐受劑量在包括端值在內的20mg/kg體重-25mg/kg體重之間。
35.權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包括端值在內的0.1mg/kg體重-10mg/kg體重的範圍給藥所述治療有效劑量的所述第二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
36.權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包括端值在內的0.2mg/kg體重-5mg/kg體重的範圍給藥所述治療有效劑量的所述第二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
37.權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包括端值在內的0.5mg/kg體重-2mg/kg體重的範圍給藥所述治療有效劑量的所述第二種1型幹擾素拮抗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IBD),包括乳麋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組合物和方法。說明性的組合物包括一種或多種抗1型幹擾素拮抗劑,諸如抗-1型幹擾素受體抗體拮抗劑及其片段以及抑制1型幹擾素與其受體(IFNAR)相互作用的多肽和小分子。
文檔編號A61K39/395GK1777444SQ200480010595
公開日2006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23日
發明者L·B·皮克福德, C·R·貝賓頓, G·T·亞蘭頓, D·金 申請人:梅達雷克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