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常見腿法有哪些?如何練好腿法?
2025-05-03 20:59:24
太極拳不僅對手的要求嚴謹,腿的練習也應重視。太極拳對腿功的要求很高,要求雙腿彎曲,圓襠裹膝,氣沉丹田,步如貓行,既重心穩定又輕靈圓活,要做到這些,腿腳無功力是絕對不行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太極拳的常見腿法以及練好這些腿法的方法吧。
太極拳五種常見腿法
1、踢擊法
踢法各拳種都有之,太極拳要求上肢封閉住對方後,再用踢法,這樣對方不易逃脫。同時,要求用力鬆緊辨證,巧使力點,要求速度迅猛,擊後即收,上肢立即補救。踢時要把重心移穩,站立的腿要微屈彎,然後,根據技擊目的不同,而採取相應踢法。
如「右分腳勢」:接上勢,左手上轉劃弧,右手下轉劃弧,兩手胸前交叉。同時,腳側上在右前方成蓋步(這是提踩技擊法),重心在右,雙掌向上不高於眼,左右分開與肩平。重心再向左移,同時,右腳側上踢,右手迎擊腳面,高踢腳取對方上部,如踢擊手腕、胸肋、臉部等。踢時腳尖領勁,也可以腳尖下勾用腳面發力;要以胯根為軸心,起腳猛擊目標。底踢腳如「金剛搗碓」:接單鞭,右勾手變掌走下弧,向左轉體前引,與左手配合變捋,重心移於右,再下劃弧摺疊,前移重心。左手劃弧上,右手上託變掌,右膝上提(膝頂法),沉肩垂肘,松腰落胯,氣沉丹田,勁貫膝蓋;然後用小腿彈踢對方襠部或臁骨。要利用膝關節的軸心擺動,腳尖領勁,迅速踢擊,踢後急收,落時變跺擊。倒騎龍也有這種踢擊法。
2、蹬擊法
這也是武術常用技擊法。太極拳蹬擊,同樣要求上肢封閉住對方後,發腿蹬擊對方小腹部和襠部。蹬姿應腳尖朝上裡勾,力從腳跟發出。
例如「抱頭推山」:接小擒打勢,兩手左上右下,雙順交叉於胸前。同時,以左腳跟為軸轉體180度,將左腳帶回成前虛步,重心在左,雙手下分於兩膝外側,雙手再向上轉立圓於兩肩側,身體微向左轉,右腿膝蓋領勁上提,腳尖上勾腳跟用力,向對方蹬出,落地可用踩跺。然後雙手向右膝上平推,同時,重心移右。「白猿獻果」也有這種蹬擊法。
3、踹擊法
踹與蹬擊法不同之處,蹬擊腳尖朝上,踹擊腳尖平側;蹬擊是取正面進攻,踹擊是取對方側面攻之。
如「左蹬根」:接左分腳,雙掌變半握拳,合於腹前,用十字封閉。同時,以右腳跟為軸,轉體180度,方向朝北,左腳落於右腳左側,重心在右。然後,提膝領勁,高與胯平,含胸拔背,松腰落胯,氣沉丹田,踹時腳尖裡勾,腳跟用力,注視目標,迅速猛踹發勁。上肢兩手向兩側衝擊,要起到保持平衡、穩定重心、防護搬腿的作用。
4、踩擊法
這是提膝用力向下踩擊對方膝關節的技法,在「高探馬」、「小擒打」、「搗岔」等式中都有這種技擊法。踩擊時目標要準,力度應猛。
「小擒打」:接掩手肱拳,右手上領勁並順纏,左手用掌推擊對方前胸。同時,提右膝,腳尖向外撇,踩對方的膝蓋,成為右步蓋步,重心移右,上左步踹擊並管步。同時,左手順纏走上弧,微向後捋,右手變掌逆纏,然後,左手變逆纏,右掌從右小臂下推出,重心移於左。
5、跺擊法
跺擊目的在膝和腳面、腳趾,它是沉丹之氣下行到腳掌,從上向下發勁的技擊法。練時要求震地有聲。
太極拳如何練好腿法
首先必須堅持基本功鍛鍊。 一是每天要做壓腿(高壓、低壓、正壓、側壓)、控腿、踢腳、拍腳、蹬腳、擺腳等基本練習。練習時要根據年齡和身體條件,確定練習的數量與強度。 二是站樁。拳諺云:「百練不如一站。」站樁是練腿的有效方法,站樁時也要根據身體條件確定站樁的高度與時間。進行這兩項基本功鍛鍊,一是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逐步提高標準、增加難度,不可急於求成或盲目模仿。三是要堅持不懈,把基本功鍛鍊作為每天的「必修課」,寧肯少打拳也要多練基本功。「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貴在堅持。
在行拳走架中,則要嚴格按照太極拳對腿的要求與要領認真去做。太極拳的步形有馬步、弓步、虛步、撲步、歇步、獨立步、丁字步、小開步等,步法有上步、進步、退步、撤步、蓋步、插步、側行步等,腳法有蹬腳、分腳、拍腳、擺蓮腳以及扣腳、擺腳、碾腳等……在進行這些步形、步法練習時首先要放鬆,要循經走脈,由丹田經胯(環跳穴)到膝(陽陵穴)到腳(湧泉穴),由上而下逐節松沉,再由下向上逐節提起回到丹田,以意領氣,上下貫通,疏通脈絡。腿的運轉要與全身協調一致,要在腰的主宰帶動下協調運行,與全身形成整勁。具體做法可分以下三點。
第一,要遵守三節律。腿的三節為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腳為梢節。
第二,步位要準確,兩腳間要有角度。
第三,雙腿必須保持一定的彎曲度,即保持弓狀。
正因為太極拳對腿的要求高,因此習練太極拳可以有效地鍛鍊雙腿,長年練太極拳的人,腿腳都十分有力,支撐力很強,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穩如泰山」。相信大家堅持正確的練法一定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