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京東每一個扶貧項目都能成「爆款」
2025-05-02 04:39:25
劉強東似乎對扶貧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2015年,他被《公益時報》發起的2015年中國慈善榜評為「十大慈善家」、2016年,他又拿下中國社會責任傑出人物獎。2017國家「扶貧日」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他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說他是中國企業家中的「公益第一人」似乎一點不為過。
在他的帶領下,京東也成為了中國最會「扶貧」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2016年,京東與國務院扶貧辦籤訂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以產業扶貧的方式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扶貧工作,並且摸索出了一套「品牌扶貧」的致富之路。這不,今天國家財經周刊就在封面對這件事進行了報導。
2017年9月,劉強東以名譽村長的身份被河北省平石頭村聘用。在聘用演講裡,劉強東向村民承諾,要利用京東集團的優勢,以產業扶貧的方式幫助村民脫貧。
平石頭村地處山區,山多地少。沒有什麼支柱型產業,農民都以種地為生,幾百年來,這裡的山上種植著大量的優質山核桃,但是因為山路難走、運輸困難,銷售成了最大的問題。今年三月,京東無人機在平石頭村首次進行了載貨配送測試,計劃用無人機把這些山核桃從山裡運出來。因為生長周期長、品種優秀,這些山核桃很快在京東上成了爆款。
無獨有偶,2017年,京東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籤訂電商扶貧項目,與當地農民合作開展「跑步雞」養殖。由於武邑縣缺少雨水、領地豐富,所以養殖業成為京東幫助當地產業扶貧的突破口。根據要求,這些跑步雞必須放養,並且每隻雞的腳上都有計步器監督,跑夠一百萬步以上。並且由京東提供啟動資金以及管理、養殖技術的培訓,最後,京東再以當地三倍的價格回購在京東商城出售。
因為跑步雞純散養、肉質鮮美,所以很快獲得了消費者的搶購。
從2016年與國務院扶貧辦籤訂合作以來,京東陸續在全國各地推出了包括「飛翔鴿」、「遊水鴨」、「不二蘋果」等一系列爆款扶貧項目,以產業賦能的方式帶動當地產業的發展,並成功幫助當地村民脫貧。
為什麼京東的每一個扶貧項目都能成為爆款呢?這還得從京東「正道成功」的企業價值觀說起。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劉強東始終把扶貧當做一個終身事業在做,在京東扶貧並非是塑造企業形象的「面子工程」。而是從上而下,從銷售端到營銷端都在認真執行的業務。而做扶貧,最重要的就是擺正心態、認真執行。
當然,在扶貧過程中,京東很快找到了扶貧工作難以開展的痛點。第一是貧困地區農產品普遍存在「小」「散」「非標」等問題,市場競爭力不足。第二是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發展不足,市場效益沒有充分體現。第三是貧困地區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產地倉等模式應用難度大。針對這些痛點,京東開始利用自身的優勢,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形成品牌效應,同時以用工、合作分紅的方式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扶貧工作也屬於公益的一種,但是它與捐贈等其他方式比起來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因為他不單單是簡單的「補貼」、「贈送」。而是通過「授人以漁」的方式教會農民如何致富,在京東看來,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是京東要為之奮鬥不止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