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營養不良怎麼辦?該如何調理和預防?
2025-07-22 04:23:09
如果家長們發現自己家的孩子怎麼餵養都是胖不起來,甚至是比同齡的孩子矮很多,還喜歡鬧覺等一些不好的症狀。如果有發現這些症狀的家長,你們一定要注意了,這是因為你們家的寶寶營養不良。那麼生活中我們該怎麼辦判斷呢?又該怎麼預防和調理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一下吧!
孩子營養不良的原因
1、餵養不當
長期攝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輔食
2、飲食習慣不良
飲食不定時、偏食、反芻習慣或神經嘔吐等
3、疾病因素
疾病影響食慾,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並增加機體的消耗
4、某些遺傳性代謝障礙和免疫缺陷病也可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孩子營養不良的表現
營養不良是由於熱量或蛋白質不足而致的慢性營養缺乏症,多見於嬰幼兒期。1歲以後的幼兒,生長發育的速度雖較嬰兒期減慢,但仍相當迅速,如斷奶後未及時補充充足的營養,就會導致幼兒生長緩慢、停止以及營養不良。研究發現,1-4歲的幼兒是各年齡段兒童中最易得營養不良症的。
營養不良病兒多半表現為逐漸消瘦,體重減輕,身高增長緩慢,但也有部分小兒因主要為蛋白質攝入不足,可表現為凹陷性水腫,多見於面部、下肢,嚴重者可全身浮腫,而體重減輕不顯著。營養不良小兒大多精神萎靡,反應遲鈍,不喜歡活動,食慾低下。也有一些以消瘦為主的病兒表現為煩躁不安,時時哭吵,精神緊張,睡眠短暫。
孩子營養不良的調理方法
藥物治療
1、治療期間宜予以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或維生素B族等藥物。其他輔助治療如苯丙酸諾龍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時給予足量蛋白質類飲食。
2、一般認為嬰兒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為最好的食品基礎。年齡稍大可根據當地習用食品加添固體食物以提高熱卡供給,如無腹瀉、嘔吐,早期即給予每天每公斤190熱卡,逐漸增至200熱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類。
3、少量多次輸血、輸血漿,行靜脈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盤血多量多次灌腸。
4、頑固病例可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針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強刺激,不留針。
食物療養
1、紅棗泥
紅棗100克,將紅棗洗淨,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煮15-20分鐘,至爛熟。去掉紅棗皮、核,調勻即可餵食。適合10到12個月的寶寶
2、參芪鴿肉湯
乳鴿1隻,去雜毛及內臟,將黨參10克,黃芪15克,白朮9克打為粗末,布包後塞入鴿腹,隔水燉至爛熟,飲湯吃肉。3天燉服一劑,連服4-6劑。本方適用於氣血兩虛者。
3、海龍蒸雞
海龍1個,雞一隻,白酒、姜、蔥、鹽、料酒、醬油、味精適量。將海龍用酒浸泡2小時,雞宰殺後,去毛栓、內臟及爪,姜切粒,蔥切花備用。將雞放入蒸盆內,抹上鹽、味精、料酒、醬油、姜、蔥,醃漬1小時。將海馬放在雞身上,置武火大氣蒸籠內,蒸50分鐘即可。
如何預防孩子營養不良
1、增強運動
要讓孩子多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陽光能夠促進孩子營養的吸收,在運動中可消耗人體的熱量,增強食慾,也能提升孩子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如果孩子偏食,就更應讓他多運動,運動之後,胃口會大開,能夠幫助改掉偏食的壞習慣。
2、執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規範孩子的生活,均衡營養、合理的調配孩子的飲食,定時食用,保證孩子充分的睡眠時間等等,都能有效的增強兒童的身體素質,改善兒童的營養不良。
保證睡眠充足,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防止挑食、偏食,不要過多地吃零食。經常帶小兒到屋外,利用天然條件,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常開展戶外活動及體育鍛鍊,增強體質。
3、按摩
父母可以用手心貼在孩子的小腹順時針輕輕打圈按揉,每天按摩三次,每次3分鐘即可,最好在手心發熱的時候按揉,否則會讓寶寶腹部受寒。這樣能夠促進孩子胃腸蠕動,增強消化系統功能,更好的消化所攝取的食物營養。
如果孩子的食慾不好,可以給予孩子易消化和促進食慾的食品,在飯菜中可適當添加食醋,讓寶寶開胃。日常的菜餚儘量款式多樣,增加寶寶的食慾。
總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健康問題都是離不開爸爸媽媽的照顧的,而且營養不良主要靠家庭在日常生活飲食中注意,所有大家都是可以試一下上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