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什麼?你必須要知道的立冬養生食譜
2025-07-22 08:26:10
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九,也就是立冬。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立冬是冬季的第一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那麼,立冬的時候要吃什麼呢?立冬養生食物又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介紹吧!
立冬的記載
立冬,十月節。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堅也。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於拆。
雉入大水為蜃。雉,野雞;鄭康成、《淮南子》、高誘俱注蜃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類乎?《禮記之注》曰蛟屬,《埤雅》又以蚌、蜃各釋,似非蛤類。然按《本草》車螯之條曰:車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氣為樓臺,又嘗聞海旁蜃氣成樓垣。《章龜經》曰:蜃大者為車輪島嶼,月閒吐氣成樓,與蛟龍同也。則知此為蛤,明矣。況《爾雅翼》引周禮諸家,辯蜃為蛤甚明。《禮記之注》以謂雉,由於蛇化之說,故以雉子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盡逆鱗,知之悉矣,然復疑之:一曰狀似螭龍,有耳,有角,則亦聞而識之,不若《本草》、《章龜經》為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晉語曰:雉入於淮為蜃。
立冬習俗要吃什麼
1、南方立冬吃什麼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而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雞鴨魚肉,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中醫認為,立冬進補適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雞肉、羊肉、蝦等。
2、北方立冬吃什麼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老北京人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有「北吃餃子南吃鴨」之說,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但這是玩笑的說法,只在民間流行,按規矩,立冬這天應吃「倭瓜」餡的餃子。
立冬養生的食物
1、鰱魚
功效:溫中益氣
主治:脾虛氣弱,少氣乏力,或脾胃虛寒,飲食減少等。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維生素PP、鈣、磷、鐵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入脾、肺經。
2、帶魚
功效:養血補虛,和中開胃。
主治:血虛營養不良,毛髮枯黃或產後乳汁減少;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噁心,體倦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入胃經。
3、羊肉
性味甘溫,含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常被人們用作冬季禦寒和進補壯陽的佳品,具有暖中補腎虛、開胃健脾、禦寒去溼之功效。
4、胖頭魚
功效:胖頭魚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魚類,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胖頭魚富含磷脂及可改善記憶力的腦垂體後葉素,特別是其頭部的腦髓含量很高,經常食用,能暖胃、祛頭眩、益智商、助記憶,延緩衰老。
經常吃些胖頭魚還能起到潤澤皮膚的美容作用。胖頭魚肉還有疏肝解鬱、健脾利肺、補虛弱、祛年風寒、益筋骨的作用,咳嗽、水腫、肝炎、眩暈、腎炎、小便不利和身體虛弱者都可用它來進行食療。
5、蝦米
蝦米味甘、鹹、性溫;
功效:具有補腎壯陽、理氣開胃之功效。
相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中老年人、孕婦、心血管病患者、腎虛陽痿、男性不育症、腰腳無力之人尤其適合食用。
(2)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者、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覆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6、核桃
性味甘、平溫、無毒、歸經入肺、腎、肝。
功效:補腎養血,潤肺納氣,潤腸止帶,強筋健骨,通潤血脈,潤肌烏髮,固牙齒,補虛勞。
主治:核桃肉治下焦虛寒,腎氣虛弱,小便頻數,四肢無力,腰腿疼,筋骨痛,虛勞喘嗽,女子崩帶,核桃夾可治噎嗝,遺精、遺尿。
7、板慄
慄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能夠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等,說到慄子的食療功效,主要有以下三點:
(1)益氣補脾,健胃厚腸。
慄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保證機體基本營養物質供應,有「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稱,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2)防治心血管疾病。
慄子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於人體健康。
(3)強筋健骨,延緩衰老。
慄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8、辣椒
冬季吃辣椒不僅可禦寒,還能預防疾病
吃完辣椒,總是能讓人變得興奮,渾身發熱。冬季裡,吃辣椒不僅可以暖身,還能預防疾病。
辣椒富含維生素C、葉酸、鎂、鉀、β胡蘿蔔素等。而辣椒素還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助於降低心臟病以及降低一些腫瘤的病發。如果消化不良,可以試著用辣椒與生薑煮水喝,還能治療風寒感冒。
辣椒中含有的鈷,是合成維生素B12的必須原料,具有促進造血的作用。其次還能降低血壓、抑制惡性腫瘤細胞的生長,促進脂肪代謝。
飲食建議:每天吃一些辣椒,對身體很有好處。辣椒可以與青菜、肉類一起烹調。
9、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
功效: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洩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洩、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症。
10、乾薑
能溫中散寒。治脾胃寒證,無論是外寒內侵之實寒證,還是脾胃陽氣不足之虛寒證均可應用。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洩瀉,常配伍黨參、甘草、白朮等補脾益氣藥同用,如理中丸。
治脾胃實寒肢腹痛吐瀉,單用本品研末服有效,或配伍附子(有毒)、高良姜等溫中散寒藥同用。
立冬養生的藥膳食譜
一、西紅柿砂糖藕
配料:西紅柿2個、藕1節、沙糖適量。
做法:西紅柿去皮,開水煮藕(3至5分鐘),兩者一併放入盤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生津止渴。
二、蓯蓉羊肉粥
配科:肉蓯蓉30克,羊肉150-200克,大米適量,食鹽、味精各少許。
做法:羊肉洗淨切片,放鍋中加水煮熟,加大米、蓯蓉共同煮粥,以食鹽、味精調味服食。
功效:溫裡壯陽、補腎益精。適用於腰膝冷痛、陽痿遺精、腎虛面色灰暗等。
三、黑芝麻粥
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補益肝腎,滋養五臟。註: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四、蟲草蒸老鴨
配料:冬蟲夏草5枚、老雄鴨1隻、黃酒、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老鴨去毛、內髒,衝洗乾淨,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蟲夏草,用線紮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薑、蔥白、食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也可用氣鍋蒸)。
功效:補虛益精,滋陰助陽。本方以蟲草為主,助腎陽,益精血;以老鴨為輔,滋陰補虛。方中一偏於補陽,一偏於補陰,兩者合用,共鹹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之權威藥膳。
五、龍馬童子雞
配料:蝦仁15克,海馬10克,子公雞1隻,料酒、味精、食鹽、生薑、蔥、水豆粉、清湯各適量。
做法:將童子雞宰殺後,去毛雜、洗淨、裝入大盆內備用。將海馬、蝦仁用溫水洗淨,泡10分鐘,分放在雞肉上,加蔥段、姜塊、清湯適量,上籠蒸至爛熟。出蘢後,揀去蔥段和姜塊,加入味精、食鹽,另用豆粉勾芡收汁後,澆在雞的面上即成。服用時,食海馬、蝦仁和雞肉。
功效:溫腎壯陽,益氣補精。適用於陽痿早洩,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