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該怎麼辦?該這麼調理?
2025-07-22 08:22:09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有胃病這個毛病,有的人症狀比較輕,不經常發作,而有的人就會比較嚴重,甚至會經常性的嘔吐和消化不良。身體寒冷,人們都會有感覺,但是胃寒,可能就不被那麼多人多察覺了,有的人知道自己的胃不舒服,但卻不知道其實這是胃寒多產生的現象。那麼要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有胃寒,又該怎麼調理呢?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胃寒的原因
1、飲食
胃寒患者多由於生冷食物或者水的刺激,造成黏膜的刺激。
2、生活習慣
常常不按時吃飯,冷熱交替進食,飽一頓餓一頓,久而久之會造成胃寒。
3、精神因素
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也是促進胃寒症狀加劇的重要原因。
4、天氣原因
胃寒患者多怕天冷,常常由於天氣變冷而經常性的胃痛、腹痛、腹瀉等。
胃寒的症狀
1、嘔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熱飲,兼見面色蒼白,肢冷倦臥,需要進行暖胃的治療,這樣才能祛除胃寒。
2、胃寒嘔吐,因真陽不足,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谷所致的嘔吐。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沉遲。
3、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但是當吃了熱的食物這種胃部疼痛的症狀就會得到減輕,另外經過按摩後其胃痛的問題也會有所緩解。
4、女性出現胃寒的問題後,還會出現月經不調、白帶清稀的情況,另外這類型的女性還會有痛經的問題一直伴隨左右。總而言之脾胃虛寒問題出現以後,對於女性朋友的健康損害是非常大的,如果長期不注意調理甚至還會引起不孕的問題。
胃寒怎麼調理
1、補充「好細菌」護腸胃
生活中常補充益生菌不僅能提升有益菌的戰鬥力,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增進腸道蠕動,還能改善細菌所在的腸道環境,抑制有害菌生長。其實,除了酸奶、奶酪外,其他一些發酵食物中也含有益生菌,如泡菜、納豆、腐乳等。
2、常吃纖維清腸道
研究發現,人每天攝入20~25克膳食纖維,能讓腸道更「環保」。蔬菜、水果中所含「水溶性纖維」較多,能清掃腸道,並調整腸內菌群環境。不僅防癌,而且能緩解便秘,對腸胃健康大有裨益。五穀雜糧中所含「非水溶性纖維」較多,可刺激腸壁蠕動,縮短食物在大腸中滯留的時間,減少有害物質的吸收。
3、放慢吃飯速度
多項研究發現,狼吞虎咽的吃飯方式,容易導致體內積食,增加腸胃負擔,減緩腸道蠕動速度。而且如果你吃得太快,食物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胺基酸等無法得到充分吸收,會造成營養大量流失。久而久之,腸胃就會失衡。慢慢吃飯,能夠讓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不至於停留在腸道中造成堵塞。
4、每頓七八分飽
飢一頓飽一頓,面對不喜歡的食物寧願餓著,而見到愛吃的就一下吃到撐。長此以往,腸胃就要「罷工」了。哪怕是愛吃的東西也不要「一次吃個夠」,每頓最好都只吃七八分飽,加餐也不要過多。要讓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則很容易消化不良。
5、飯後休息片刻
研究發現,飯後休息片刻,可增強胃腸抵抗力,尤其在中午,要儘量小睡一會,避免胃腸道血流量進一步減少。不過,專家提醒,晚飯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休息,因為晚上睡眠時,大部分器官進入代謝緩慢的「休養」狀態,此時強迫胃腸道「緊張工作」,不僅胃黏膜得不到修復,還會促使胃在大量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同時,破壞胃黏膜,導致胃糜爛、胃潰瘍等病。因此,晚飯後不久就睡,食物滯留胃中,無異於「睡以等病」。
治療胃寒的食物
1、紅糖水泡胡椒可有效祛胃寒
中醫認為,胡椒有溫化寒痰、排氣的作用,可治療胸膈脹滿及受涼引起的腹痛洩瀉、食欲不振等。治療方法是:取胡椒0.6~1.5克,研末,伴開水加紅糖吞服;也可用胡椒泡酒抹到胸口外,可治療因受涼引起的胃痛。此外,把胡椒粒砸碎後,用開水衝,然後與紅糖水一起泡2~3天,口服可治療胃寒引起的胃痛。
2、白酒燒雞蛋治胃寒
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裡,打入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乾了雞蛋也就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1-2次可愈。注意:雞蛋不要加任何調料。
3、鮮姜白糖治胃寒痛
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醃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到好為止。
4、蘋果緩解胃酸
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
5、老薑陳皮治胃寒作嘔
老薑、陳皮各50克,水煎服。
6、薑片治胃寒作嘔
即用鮮薑片按擦胃脘部和足三裡穴至發熱。
7、烤熟大棗泡水治胃寒
用火將大棗烤熟,最好烤脆,每天早、中、晚三頓飯後,用1杯開水泡3-4個,泡到水變紅色,大棗不太甜了喝下去。
8、冬季多喝熱粥
冬季最好的養生方法是喝熱粥。粥的主要原料多為粳米、小米或糯米,它們不但含有豐富養分,而且性味甘平有和胃氣、補脾虛的功效,因而,冬日食大米粥非常有益。
總結:胃病「三分治七分養」,生活起居要規律,飲食定時定量,常八分飽;多吃鬆軟、易消化食物,如粥、羹類等;飲食要溫熱,忌生冷堅硬;天氣轉寒時,注意增減衣服;保持情緒穩定和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