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吃什麼?這些藥膳值得收藏
2025-07-22 09:13:11
大家都知道,冬天是一個很適合調理身體的好季節,對於養生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食補,因為在嚴寒的惡劣氣候條件下,人體機能容易發生紊亂,尤其是年老體弱者,當不能適應外界環境變化時,就會誘發疾病,如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出血等。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就應該進行對應的食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該吃什麼補!
冬季養生的食物
1、鴨肉
冬天的時候,天氣燥而幹,所以,需要吃滋陰養肺的食物,強烈推薦的就是鴨肉。鴨肉屬於涼性食物,對滋陰養肺有很好的功效,而且在冬天颳風的時候吃,也能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建議吃鴨肉,喝鴨湯效果更棒。
2、蜂蜜
大家都知道蜂蜜的好處,但是,先提醒一句,有一些特殊的不能用蜂蜜的人,請不要在冬天的時候,吃蜂蜜。蜂蜜的營養物質多,並且含有大量的酶,以及礦物質,與人體結合後會大力度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3、各類粥
冬天的氣候比較變化多端,所以,冬天的時候,其實是適合吃粥的。尤其是早晨的時候,所以,建議早晨的時候,可以喝粥。一般,能提高免疫力的粥有,紅棗粥,小碎玉米粥,南瓜粥,以及黑芝麻粥。
4、紅色水果
對於水果來講,因為紅色的水果裡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能抑制人體某些細胞的病變,所以,在冬天的時候,如果選擇水果,就選擇紅色的水果,例如紅蘋果,這樣,不僅能提高細胞活力,更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桃,李子,蘋果等。
5、蓮藕
蓮藕雖然屬於寒性的食物,但有很好的清熱的作用,因此,對於養胃健脾通氣來講,有著十分好的功能和功效。所以,冬天的時候,多吃一些蓮藕對身體好,一般情況下,最好是用蓮藕來做湯,外加一點兒排骨,效果會更明顯。
6、南瓜
冬天也是南瓜成熟的時候,也是適合在秋天的時候吃的。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是人體需要的成分。冬天多吃南瓜,不僅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能對抗秋天的燥熱天氣。如果有便秘的話,吃南瓜更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7、蘿蔔
有一句俗話是冬吃蘿蔔夏吃薑,實際上,冬天的時候,也是適合吃蘿蔔的,尤其是白蘿蔔,吃白蘿蔔具有通氣的作用,而且益胃。所以,冬天的時候,適當吃一些白蘿蔔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最好配的是牛肉。
8、韭菜
韭菜依然是對男性性功能有好處的蔬菜,而且韭菜因為含有大量的不同種類的維生素,對於人體的好處是相當多的,當然,韭菜其實是適合每一個季節裡吃的。常多吃韭菜會對一些疾病有預防的功能,例如動脈硬化等。所以,冬天多吃韭菜,效果倍好。
9、冬瓜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美容專家或者是減肥專家都會推薦冬瓜的減肥功能,這個是正確的。冬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很強的潤肺生津的作用,對於秋燥來講,有減熱利尿的功能。秋天多吃冬瓜,會對許多疾病有預防的作用,能提高免疫力哦。
10、山藥
在冬天的時候,多吃山藥對男性的身體好,當然對女性也是不錯的。而且山藥裡含有大量的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或者是礦物質,因此,在秋天的時候,吃山藥是大補。增強營養的同時,更能提高人體在冬天的免疫功能。建議與羊肉一起吃,效果更好。
冬季養生藥膳
1、枸杞蓮子雞湯
枸杞子有十大美名:氣可充、血可補、陽可升、陰可漲、目可明、神可安、肝可滋、腎可養、火可降、風溼可祛。它的主要功能是補肝腎、明目、安神。對於老年人,枸杞子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枸杞蓮子雞湯睡前1小時喝1碗能養心益腎。
材料:枸杞30克、紅棗12枚、幹蓮子60克、雞肉200克。
做法:枸杞、紅棗、蓮子洗淨備用,雞肉洗淨、切塊。把原料放入800毫升水中,大火煮滾後除去浮沫,改小火燜煮至食材軟爛,加鹽調味。
2、北芪黨參燉羊肉
黨參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脾胃虛弱者,服用黨參有較好的效果。羊肉溫補,北芪有補氣血,驅風寒,活血脈的功效。北芪黨參燉羊肉是畏寒者、體弱者最合適的滋補品。
材料:羊腿肉500克,北芪、黨參、薑片各25克,黑棗10顆。
做法:羊腿肉切成5大塊,放入沸水鍋焯3分鐘,撈起用清水衝洗;放入燉鍋內,將生薑片鋪在羊肉上;黑棗洗淨去核,與北芪、黨參同入燉鍋內,加沸水250毫升,加蓋隔水用小火燉1小時,食用時用精鹽調味即可。
3、花旗參百合燉鷓鴣
花旗參具有益氣養陰,清火生津的作用;《本草從新》稱花旗參「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百合甘,微寒,歸肺、心經;能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鷓鴣能補肺氣,潤肺化痰止咳。
材料:花旗參3g,百合10g,鷓鴣150g,薑片適量。
做法:將鷓鴣去毛、內臟,洗淨飛水切塊,花旗參洗淨蒸軟切片,與洗淨的百合、薑片放入燉盅內,加清水300ml,武火隔水燉2小時即成。
4、鹿茸參桂豬心湯
鹿茸分為梅花鹿茸和馬鹿鹿茸,產地為吉林省雙陽縣,它有溫腎壯陽、補益精血和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療陽虛所引起的四肢發涼、頭目眩暈、腰膝酸軟無力等症狀。對腎陽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鹿茸參桂豬心湯,能養心益氣、溫通心陽。
材料:鹿茸3克、黨參12克、桂枝5克、豬心1個、生薑2片。
做法:豬心洗淨,切開,再洗淨內腔,把藥材洗碎,納入內,用牙籤紮緊。與生薑一起放燉盅內,加入冷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放下鹽。
5、黃芪薑母鴨
黃芪的主要治療作用為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毒排膿、利水消腫四大功能。以治療中氣不足,如胃有下墜感,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較好。它還能健脾和胃,所以有開胃進食的作用。當歸、黃芪具有暖身效果,薑母鴨則兼具整腸、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吸收、鎮靜、抗真菌、造血、利尿之效。
材料:鴨半隻,老薑1大塊,中藥包(草果、陳皮、熟地、當歸粉、黨參、川芎、黃芪、香葉、枸杞、紅棗),麻油,料酒,鹽,冰糖。
做法:鴨洗淨切塊,老薑切成片;鍋中入麻油以小火爆香姜;再把鴨塊放入鍋內翻炒;炒至鴨油出來,表面呈金黃色;放入中藥包,倒入料酒,煮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加鹽、冰糖、姜泥調味。
6、天麻燉魚頭
天麻主要產於雲、貴、川。它的功能為鎮靜、散風、止痛。如果受了風,出現頭痛、手足麻木,吃了天麻即能止住,所以又叫定風草。天麻燉魚頭可以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還能解決頭暈眼花、偏頭痛及風寒溼痺等問題。
材料:天麻10克,鮮鱅魚頭1個,生薑3片。
做法:將天麻、鱅魚頭、生薑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7、羊腎杜仲五味湯
杜仲主要產於四川。功能為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男女老少皆可服用,特別是腰膝酸軟無力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羊腎杜仲五味湯溫陽固精,補肝腎,強筋骨。適用於腎虛腰痛、陽痿、遺精、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
材料:羊腎2枚,杜仲5克,五味子6克,料酒、蔥、姜、味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羊腎洗淨,去掉臊腺,切碎;杜仲、五味子用紗布包紮,與羊腎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及蔥、姜、料酒。燉至熟透後,加入鹽、味精調味。空腹服。
冬季養生小常識
在嚴寒的惡劣氣候條件下,人體機能容易發生紊亂,尤其是年老體弱者,當不能適應外界環境變化時,就會誘發疾病,如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出血等。為了避免在冬季因寒冷的刺激而發生眾多的病症,做好各種防寒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防寒措施
一般家庭居室,室溫宜保持在15QC-2OoC。在低溫環境中,要配備好防寒的服裝、帽、鞋、手套等。服裝、鞋、手套等應避免潮溼,保持乾燥。手腳部位不可縛緊,以免影響到末梢血液循環而引起凍瘡、凍傷等。
凡是有高血壓、心血管系統疾病、肝臟病、胃酸過多者、胃腸功能障礙、腎功能減退、體質虛弱而常感冒者,都應避免在低溫環境下工作,50歲以上的人也不宜從事這方面工作。
2、強身健心
在冬季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既可舒展筋骨,流通血脈,又能增熱保暖防寒。對中老年人來說,冬季鍛鍊以室內為主,天氣晴好時可到室外散步、打太極拳、做保 健操,也可跳舞娛樂。但遇到天氣不好,如大風、大寒、大霧時則應避免。不宜起得太早作晨練。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量力而行。同時,還要保持樂觀、安定的情緒,不做無謂的精力消耗,做到養精蓄銳,這有益於防治疾病。
3、禦寒飲食
冬天應選食熱量較高的禦寒食品。肉類,以狗肉、羊肉、牛肉為主,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機體熱量較多。醫學研究還發現,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氣候條件外,還與機體內某些無機鹽的缺乏有關。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葉、黃 葉、根及皮內均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因此在食用時不要去掉這些有益的部分。人體缺鐵可以 使人覺得怕冷,這時可增加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如肝臟、瘦肉、蛋黃、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參等。新鮮蔬菜與肉類摻雜起來吃則防寒的效果更好。
三九嚴寒時節宜適當選擇補品,中醫認為,此時進補,可以萌育元氣、養精蓄銳。當然,冬令進補不是泛補、濫補,進補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具有產熱效應,故宜多吃有助於甲狀腺功能活動的含碘食物,如海帶、魚、蝦、牡蠣、紫菜等海水中或水中生長的食物。 有些果品含蛋白質、脂肪及糖類較多,如紅棗、板慄、核桃仁、柿餅、桂圓、幹荔枝等,也是冬令禦寒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