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的飲食禁忌你都知道嗎?日常該怎麼吃?
2025-07-22 08:00:11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疾病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它們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腦血栓就其中的一種。腦血栓是是腦梗死最常見的類型,是導致中風的主要病因。腦血栓形成多在安靜或睡眠中發病,腦血管病患者,由於高齡患者較多,肢體癱瘓長期臥床,活動不便。那麼腦血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腦血栓的危害
1、致死率高
急性腦血栓發病突然,常使人猝不及防,惡化較快,假如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正確治療,將會有生命危險。
2、併發症多
腦血栓急性期和恢復期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其中吸入性肺炎、褥瘡、尿路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吞咽困難所致營養不良等可明顯增加不良預後的風險。
3、復發率高
腦血栓治癒後,往往會不定時復發,像一顆定時炸彈,時刻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
4、致殘率高
急性腦血栓患者治療後,往往會留有一定程度的後遺症。偏癱、偏盲、失語等,讓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痛不欲生。
5、動脈血栓形成
一般也多為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在肢體動脈硬化基礎上,管腔狹窄而繼發血栓形成。這類病人臨床上首先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即病人行走一段距離後,會因下肢缺血產生疼痛,需休息片刻才能緩解。病情嚴重時,腿部疼痛劇烈,常夜不能寐,需要行外科血管旁路手術或血管腔內治療。
6、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病人多為男性青壯年,發病與吸菸、嚴寒、感染、外傷、激素和免疫功能紊亂等因素有關,腿部遠端血管因內膜炎症、腔內血栓形成導致腿部嚴重缺血,發黑壞疽。目前隨著介入技術的發展,很多這類病人的肢體得以保全。因此,一旦出現腿麻、腿冷和間歇性跛行,應及時到血管病專科就診,控制血糖、血脂,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7、急性動脈栓塞
血栓主要來源於心臟,一般多為有慢性房顫病史的老年病人。臨床表現為突發性肢體劇痛、蒼白、厥冷、無脈、麻木和麻痺。早期手術取栓治療是挽救肢體的關鍵。
腦血栓患者的飲食禁忌
1、所有過鹹食物及醃製品、蛤貝類、蝦類、皮蛋,含鈉高的綠葉蔬菜等,煙、酒、濃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2、具有降血壓作用的食物有:芹菜、胡蘿蔔、番茄、荸薺、黃瓜、木耳、海帶、香蕉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蔥、海魚、綠豆等;此外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銀耳等蕈類食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對防治高血壓病、腦出血、腦血栓具有一定作用。
3、戒菸、慎酒,適量喝茶。
4、注意選食桔子、大棗、番茄、芹菜葉、油菜、小白菜、萵筍葉等新鮮蔬菜和水果,及時補充維生素C、B6、B1、B2和維生素B12等水溶性維生素。
5、低鈉鹽飲食,限制食鹽可降低血壓,一般每日食鹽攝入量2-5g為宜。
6、選用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如澱粉、糙米、標準粉、玉米、小米等,可促進腸蠕動,加速膽固醇排出,對防治高血壓病有利。
7、限制脂肪、膽固醇。膳食脂肪不超過40-50g/d,可選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紅花油等植物油;應限制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腦、蛋黃、肥肉、貝類、墨魚、動物性脂肪的攝入,膳食膽固醇不應超過300mg/d。
8、適量蛋白質。應控制食物蛋白質的質量和數量,選用高生物價優質蛋白,按每日1g/kg掌握,其中植物蛋白質可佔50%,動物蛋白選用魚、雞、牛肉、雞蛋白、牛奶、豬瘦肉等。大豆蛋白可防止腦卒中的發生,宜多食用。
9、限制總熱能,適當控制每日攝食總量。節制膳食,定時定量進食,不過飢過飽,不暴飲暴食,食物種類齊全,營養素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
腦血栓患者的日常飲食
1、常飲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間
這樣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夜間補水的具體方法是,準備一個能裝500~1000毫升水的保溫杯放在床頭,臨睡前喝200~300毫升水。夜間小便後喝兩三口水,大約100毫升左右。晨起再喝300~500毫升。如果夜間喝得少,晨起可多喝些。這樣的補水量,對於血液濃縮促成的血栓有一定效果。
當然,喝水過多會增加心臟負擔,專家提醒說,心腎功能不好時,要適當控制飲水量。
2、注意烹調用料
為了增加食慾,可以在炒菜時加一些醋、番茄醬、芝麻醬。食醋可以調味外,還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進消化和吸收,芝麻醬含鈣量高,經常食用可補充鈣,對防止腦出血有一定好處。
3、食鹽的用量要小
要採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3克,可在烹調後再加入鹽拌勻即可。
4、限制精製糖和含糖類的甜食
包括點心、糖果和飲料的攝入,體內的糖會轉化成脂肪,過多糖的攝入會導致脂肪在體內蓄積,會增加體重、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滯度,對腦血栓的恢復極為不利。
5、適量增加蛋白質
由於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適當增加蛋白質。可由瘦肉、去皮禽類提供,可多食魚類,特別是海魚,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製品,如豆腐、豆乾,對降低血液膽固醇及血液粘滯有利。
6、控制總熱量
如果膳食中控制了總脂肪的攝入,血脂是會下降的。肥胖病人應限制主食的攝入量,將體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標準體重。一般控制在每天300克的主食量。
7、限制脂肪攝入量
每日膳食中要減少總的脂肪量,減少動物脂肪,烹調時不用動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要限制飲食中的膽固醇,每日應在300毫克以內,相當於每周可吃3個蛋黃。
8、多吃纖維素多的食物
如芹菜、粗糧等,增加胃腸蠕動,幫助排便、預防便秘,降低血膽固醇。
腦血栓的預防
1、飲水充足
每日正常飲水量應達2000~2500毫升,對老年人來說,更要多飲水,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於降低血粘度,減少腦血栓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於降低粘度,減少腦血檢形成的危險性。
2、戒降菸酒
要戒降菸酒,限制食鹽攝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時飲食不要肥膩。
3、生活規律
老年人生活要有規律,因為老年人生理調節和適應機能減退,生活無規律,易使代謝紊亂,促進血栓形成。
4、忌飯後就睡
飯後血液聚集於胃腸,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腦部血供相對減少,同時吃過飯就睡,血壓下降,可使腦部血供進一步減少,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
5、體位變化要緩慢
腦血栓形成往往發生於夜間,尤其是上廁所時刻。因為夜間本身血流緩慢,加上起床時體位變化,易造成心腦供血不足,所以夜間臨廁時一定清醒後,緩慢起床。
總結:如果發現自己有出現突然的眩暈、頭痛的情況,就要注意了,因為這些是腦血栓的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覆出現5次以上,那麼就一定要去醫院做個全方面的檢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