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食物過敏?你需要知道的6種方法
2025-07-21 22:04:17
美食就擺在你眼前卻不能放心的吃,相信很多有食物過敏的人,在面對一些吃的時候,總是會有這樣的困擾。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食物過敏一般就是水果和海鮮了,水果類的對芒果過敏的會比較多,一般的情況下就是身上發紅和癢,而海鮮類:比如蝦、螃蟹和一些帶殼類的。過敏的症狀有輕有重,輕的可能一天就好了,嚴重的可能就有生命危險了。所以今天小編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如何判斷自己會不會對食物過敏和對那些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的概括
食物過敏,即食物變態反應,實際是指某些人在吃了某種食物之後,引起身體某一組織、某一器官甚至全身的強烈反應,以致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或組織損傷。它是免疫系統對某一特定食物產生的一種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免疫系統會對此種食物產生一種特異型免疫球蛋白,當此種特異型免疫球蛋白與食物結合時,會釋放出許多化學物質,造成的過敏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食物過敏反應可以發生在任何食物上,某些嚴重食物過敏的人,甚至可能因為吃1/2顆花生或牛奶灑在皮膚上就會造成過敏的反應。
食物過敏的症狀
⑴胃腸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黏液樣或稀水樣便,個別人還會出現過敏性胃炎及腸炎、乳糜瀉等。
⑵皮膚症狀:皮膚充血、溼疹、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這些症狀最容易出現在面部、頸部、耳部等部位。
⑶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頭昏等,比較嚴重的還可能會發生血壓急劇下降,意識喪失,呼吸不暢甚至是過敏性休克的症狀。
根據進食與出現症狀間隔時間的長短,我們又將食物過敏分為速髮型食物過敏和遲髮型食物過敏,速髮型通常發生在進食含有過敏原的食物之後2小時內,症狀一般較重。遲髮型一般發生在進食後數小時或者數天後,症狀相對要輕。
食物過敏的鑑別方法
食物過敏引起的症狀具有多樣性和非特異性,應與非變態反應所引起的消化道和全身性疾病鑑別,如各種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膽石症、炎症性腸病、乳糜瀉等。進食某些食物後引起的不良反應,不能都認為是食物過敏。
1、食物異常反應
食物異常反應是一個總的概念,適用於由攝入的食物和(或)食物添加劑引起的所有異常反應包括人體對食物成分或添加劑引起的免疫反應(IgE介導和非IgE介導的免疫反應)及非免疫性副反應如食物不耐受,中毒性代謝性、藥理性和特異體質的反應以及精神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異常反應等。
2、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指食物和(或)添加劑引起的異常生理反應是由食物或添加劑引起的非免疫反應(如中毒性、藥理性、代謝性感染性反應及其他非免疫因素所致的異常反應),它與食物異常反應的主要區別是不涉及免疫反應,但可由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肥大細胞釋放炎症介質參與。
3、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於進食被毒物汙染或本身具有毒性的食物和(或)食物添加劑,在效應部位積累到一定量而產生的全身性疾病,可分為細菌性和非細菌性食物中毒兩大類。毒物可來自汙染的微生物與食物本身(如河豚 、生魚膽等),也可源於其他化學物質(如砷汞、有機磷農藥等)。此異常反應一般無免疫因素參與。
4、藥理樣食物反應
藥理樣食物反應指食物及其衍生物和(或)食物添加劑 中含有內源性藥理作用樣物質(如咖啡因、組胺等),攝入機體達到一定量後,產生的某種藥物所具有的藥理作用及表現。
5、假性食物過敏
假性食物過敏多指由於精神及心理因素引起的食物異常反應其臨床表現類似食物過敏,但不涉及免疫機制介導的化學介質的釋放。
6、食物過敏
一部分人群由食物或食物添加劑引起的免疫反應。進食少量有關食物即可誘發,與食物和(或)食物添加劑的生理作用無關,涉及免疫機制引起的化學 介質的釋放。
食物中毒、藥理樣副作用和食物不耐受等一般不涉及機體的免疫反應,與食物的過敏反應不同,臨床上應注意區分,尤其應避免將食物過敏反應誤診為食物的毒副作用或食物不耐受。
引起過敏的食物
1、芹菜
芹菜在歐洲地區較常被視為過敏食物,它會引起口腔過敏綜合症,使皮膚發癢、嘴巴周圍腫脹、蕁麻疹,還包括像嘔吐、氣喘甚至過敏性休克。芹菜本身就是過敏性蔬菜,因此有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因此引發反應。
2、芝麻
相較於芹菜較常在歐洲地區被視為過敏食物,在日本及中國,芝麻反而才是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主要是較常在食物中出現,日本就曾有名男童在1歲時就被發現會對芝麻嚴重過敏,且就算到了10歲,只要3公克的芝麻還是會讓身體嚴重不適。
3、牛奶
牛奶過去被奉為營養聖品,但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研究與實驗發現它是造成過敏的元兇之一,會讓人有蕁麻疹、呼吸困難或是過敏性休克的症狀。根據統計顯示,1歲前孩童約有2~5成會對牛奶有過敏反應,不過幾年後大多人身體可以克服此種過敏源。
4、雞蛋
和牛奶一樣常見,雞蛋幾乎是每個人一生中都吃過的料理食材,然而它也是常見的過敏源之一。有人是對蛋白過敏,有人是對蛋黃過敏,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或是蕁麻疹,甚至連過敏性鼻炎都可能與吃雞蛋有關,許多烘焙食品與美乃滋都要遠離。
5、堅果
根據食物過敏組織(FAI)統計,在對堅果過敏的孩童之中,有91%的比例一生都無法克服,因此必須終生遠離堅果類食品。堅果類中最常見的像是腰果、胡桃和杏仁。
6、貝類
貝類海鮮除了一般人較為熟知的螃蟹、龍蝦、蝦子,另外像是牡蠣、烏賊和蚌殼也是,對貝類過敏的人會出現蕁麻疹、呼吸困難、異位性皮膚炎或過敏性休克的症狀,這類過敏症狀通常在成人之後才會出現,因此也是少數不是兒童時期就能觀察出的過敏源。
食物過敏的預防
1、避免過敏飲食原則
①避免食用引起過敏的食物
這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假如你懷疑某種食物引起過敏,最好是在發生過敏的現象之後再嘗試一、二次,以確認過敏的元兇,避免造成偏食或營養不均衡的問題發生。
②攝取足量的維他命
義大利研究人員曾發現,多吃含維他命C的水果能夠讓氣喘小朋友的症狀獲得舒緩。也有其他報告認為維他命C不足的人,特別容易發生過敏症。這可能是因為維他命C可以協助人體組織的完整性,使過敏原不易侵入體內,誘發過敏。
③控制油脂的攝取量
想減輕過敏的症狀,患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疾病的人,要先控制平日的用油量,少吃煎炸食物,避免選用如葵花油或玉米油,應選擇芥花油、大豆油等,還要適度增加鮭魚、鯖魚、鯡魚、西刀魚等魚類和核桃等的攝取。
總結:食物過敏雖然會讓你吃不到一些好吃的東西,可是也是我們身體免疫系統強大的一個佐證,只要我們能避免去吃一些會過敏的食物和做好預防措施,那麼剩下的其他不過敏的食物就大口大口的吃,把它們都補回來吧!千萬不要虧待自己的胃,不過也不能一次吃太多,會對胃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