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泡腳好 但這些人不適合
2025-07-22 11:00:09
天氣寒涼。大家紛紛開始泡腳養生,可新聞中卻說一些朋友因為泡腳引起心臟病突發、四肢麻木甚至截肢、猝死等。不禁讓人懷疑,泡腳真的有錯嗎?由於泡腳之後血液循環加快,血壓會有輕度的增高,心率增快也是正常的,所以一般人沒有問題,正常人泡腳也不會導致猝死,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問題要注意,不然泡腳無利反而有害。
泡腳
泡腳就是足浴,屬於中醫足療法內容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用熱水泡泡腳,既解乏,又利於睡眠。同時,在水中加點中藥,還可以起到其他作用。熱水泡腳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最終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用合適的中藥泡腳對腳氣也有一定的作用。
熱水泡腳的好處
1.促進血液循環。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熱水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從醫學理論來講,腳上有人體各臟腑器官的反射區和穴位,以及經絡,很多人都做過足療,按摩師點壓我們的腳時,會感覺痛疼、酸脹,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們相應的反 射區臟腑有問題。所以,當我們做完足底按摩後,會感覺渾身輕鬆。同時,人體腳上有6條主要的經絡,包括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都在腳上,因此,熱水泡腳也等於刺激了這六條最主要的經絡。
3.對很多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人們常說一句話說「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可見中藥泡腳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現代社會,空調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們普遍愛吃涼的食物,所以體內多寒溼,通過中藥泡腳,可以加速體內排寒。
4.補腎抗衰。醫學典籍有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 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若能在泡腳水中加入合適的中藥, 補腎抗衰的功能就會更明顯。 「熱水泡腳,加點中藥」—— 這是我國傳統醫學所推崇的理療保健方式
泡腳的注意事項
1.時間不能太長。時間以15到30分鐘為宜,時間過長,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體內血液也會更多地流向下肢,會造成心血管超負荷。而且冬季氣候本來就乾燥,皮膚在熱水中浸泡時間過長,還會導致皮膚過於乾燥,容易得皮膚瘙癢症,因此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士泡腳,結束以後最好使用一定的潤膚產品,讓皮膚保持一定的水分。
2.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3.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人營養不良。
4.適當選擇泡腳器皿。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最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不能隨便拿一個盆放點水,那樣是起不到養生作用的。
不適合泡腳的人群
1.糖尿病患者慎泡
該類患者腳部神經對溫度不敏感,容易引起燙傷,最後導致肢體壞死,嚴重時需要截肢。小編提醒,糖尿病患者最好由家人幫助感知一下水溫後再泡腳~
2.血管病人不宜泡
患有靜脈炎、靜脈曲張、動脈炎等血管病人不宜泡腳,百害無一利。靜脈曲張病人,本身靜脈回流障礙,泡腳之後會導致血液更淤積,靜脈血栓的病人在服用抗凝藥,泡腳對他的危害更大。
3.心肺功能不好者慎泡
心功能不好、冠狀動脈供血不好、心肌梗死的人群,泡腳時間過長,容易發生急性心衰發作、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嚴重的會導致猝死。
4.孕婦和10歲以下兒童
孕婦泡腳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防止對胎兒產生影響。10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要用熱水泡腳。這類兒童泡腳可能導致足底韌帶變松,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有扁平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