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和風溼有什麼區別?
2025-07-21 14:55:10
痛風和風溼有什麼區別?痛風和風溼好像都是身體關節上出的問題,那麼,痛風是什麼?風溼是什麼?痛風就是風溼嗎?一起隨小編往下看看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痛風是什麼?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洩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特徵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多見於體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絕經期後婦女。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改變,其患病率逐漸上升。
痛風病的症狀:
1、急性發作期:常在夜間發作的急性單關節或多關節疼痛,呈劇痛,體徵類似於急性感染,有腫脹,局部發熱,紅及明顯觸痛等,此時期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給予一定要的消炎止痛藥物。
2、痛風間歇期:這個階段主要表現在尿酸持續增高不下.所謂間歇就是時不時發生痛風的症狀,一般為幾個月至一年。
3、痛風慢性期:這個階段的尿酸鹽在關節處的尿酸鹽結晶過多,並且發生的炎症.此時產生大量的痛風石,此時痛風頻繁發作,身體部位開始出現痛風石。
4、痛風晚期:隨著炎症的反覆發作,使病變越來越加重,痛風石增大,嚴重影響關節功能,腎功能也開始受損。
痛風相關推薦:
風溼是什麼?
風溼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 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對非甾類抗炎藥(NSAID),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較好的短期或長期的緩解性反應。
廣義上認為凡是引起骨關節,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歸屬為風溼病。延續下來,至今在風溼病分類上,廣義的已有100多種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謝性、內分泌性、遺傳性、退行性、腫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種原因引起的疾病。狹義上應該僅限於內科與免疫相關範疇的幾十種疾病。其中有些病還是跨學科的,如痛風,骨性關節病,感染性關節炎等。(推薦:)
痛風和風溼有什麼區別?
其實病因各不相同。這兩種病症雖然都會導致關節疼痛,但是風溼病主要是膝關節、肩關節、腰等大關節疼痛,與天氣變化聯繫明顯,臨床檢驗表現為風溼指標偏高,血沉高;痛風則表現為大腳趾痛,經常在半夜發作,腳不著地,一般會出現紅腫熱痛,與氣候沒有太大的聯繫,臨床檢驗表現為血尿酸濃度高。風溼在中醫上稱為寒痺,是由於風、寒、溼三邪合而為一體,影響氣血通暢,導致疼痛。
而痛風則是屬於代謝性疾病,主要是嘌呤代謝紊亂,溼熱阻滯經絡引起關節疼痛,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以男性患者居多。所以,關節疼痛就一味認為是由於風溼引起的,這是錯誤而有危險的,會使痛風這種隱藏在疼痛背後的健康殺手被忽略。
專家建議你如果經常感覺到關節疼痛,不要總以為是風溼引發,儘量去正規的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如果檢查結果是你的血尿酸濃度過高,就該儘快就醫了。
原來痛風和風溼的病因是各不相同的,痛風是代謝性疾病,主要是指關節,而風溼是一種免疫性、變態反應性疾病,涉及較大的關節,所以痛風和風溼是不能混為一類來看,更不同混為一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