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手術治療3大問題 術後要注意什麼?
2025-07-22 09:48:08
胰臟癌位居105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8位,且死亡率較十年前成長約55%,更可怕的是胰臟癌的治療相當棘手,目前唯一有效的辦法是手術。但是,專家提醒,即使手術相當成功,後續的術後照護也不容馬虎,以免引發併發症,而影響整體的病症控制。至於什麼時候可以出院,醫師會依據引流管拔除狀況、進食和排便量、抗生素口服效果,以及有無發燒情況等做綜合評估。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吧!
你確定得到胰臟癌了,建議儘快開刀治療。門診中,醫師發現患者罹患胰臟癌,通常建議儘快動手術切除病灶,但乍聞訊息的患者,常常會緊張地追問:那我要準備什麼?做完手術就沒事了嗎?
胰臟癌手術治療3大問題
手術對於胰臟癌的治療相當重要,胰臟癌手術是一項複雜的大手術,術後傷口較大,為了縮短術後的恢復時間,建議在手術前保持平穩情緒,並維持基本的運動量。
而在手術後照護部分,除了要小心傷口感染和做好疼痛控制之外,特別要注意引流管照護、營養照護和漸進式運動三大面向。
一、傷口和引流管照護
胰臟癌患者動完手術後,身上會放置許多的醫療管,包括:用於術後24小時之內補充營養的靜脈導管、至少3條以上的腹部傷口引流管、方便在術後24小時灌食之用的空腸灌食管,以及因應開刀後腹肌無力,可幫助排尿的導尿管等。
這些管路都會連接到身體,需慎防感染。在住院期間,護理師會給予靜脈導管適時的無菌保護,並依據每個恢復階段的任務,評估和決定患者使用引流管的性質和數量。
二、營養照護
攝取足夠的營養,才有體力繼續和病魔奮戰,胰臟癌術後該怎麼吃呢?通常術後24小時內會經由靜脈導管予以營養補充,滿24小時增加透過空腸造廔管給予糖水,或依據病人狀況給予元素的管灌配方。
直到手術5至7天後,患者的胃部排空功能恢復了,才逐漸變成由口進食。但需注意的是,經口進食也要循序漸進,先從開水開始,再逐漸進步到所謂的胃切口飲食。胃切口飲食有所謂的246階段性原則,2代表流質食物、4代表半流質、到了階段6則可以開始恢復到軟質,之後再銜接到返家的飲食。
需注意的是,胰臟癌患者術後可能會有一些腹脹的症狀,此時可以請醫師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保持良好的排便和排氣,人才會舒服。而在排便部分,有進食就應該要有排便,原則上,一天排便4次以上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每次排便量都只有一點點,小心可能是成形的糞便卡在升結腸部位,導致後面到直腸只有水便可以通過,這也是便秘的一種,應適度介入治療。
三、漸進式運動
胰臟癌手術的傷口較大,患者可能因為疼痛而無法做深呼吸的運動,但即使如此,還是建議病人儘可能多練習深呼吸和咳嗽,可以避免手術後前3天因肺部擴張不全導致的發燒等問題。
另外,手術滿24小時後,如果患者的狀況穩定且體力允許,通常建議開始漸進式下床運動,先從坐床開始,逐漸進展到床邊踏步,再試著走到病室外。每天漸進式地增加運動時間,除了可避免肺部擴張不全,也能促進腸道蠕動功能的恢復,減少腹脹和便秘等併發症。
胰臟癌手術後何時出院?
至於何時可以出院返家?醫師會依據(1)引流管拔除狀況、(2)進食和排便量、(3)抗生素口服效果,以及有無發燒情況等做綜合評估。如果經評估沒有問題,患者和家屬除了開心打包衣物,別忘了也要聽從護理醫師的叮囑,好好學習如何做好傷口換藥、如何使用可能帶回的引流管、飲食原則和維持基本的運動量,調整好狀態,才能面對後續的治療。
結語:如果對以上胰臟癌術後照護的資訊還有疑問,吳美枝護理長表示,網路上也有許多衛教資訊可以參考,以臺大醫院為例,官網就有一個胰臟腫瘤病友會,民眾可在裡頭找到相關資料,為治療胰臟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