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骨性關節炎如何治療?骨性關節炎的護理介紹

2025-07-20 19:39:13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關節炎,年齡、肥胖、勞損、受傷都有可能造成骨性關節炎的出現,患者常會覺得關節有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感覺,嚴重的患者肌肉會出現萎縮關節畸形,關於治療的方法小編在下面將會給大家簡單的講解一下。

骨性關節炎簡介

骨關節炎為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於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骨性關節炎的病因

根據有無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將骨關節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1、繼發性骨關節炎

(1)機械性或解剖學異常髖關節發育異常,股骨頭骨骺滑脫、股骨頸異常、多發性骨骺發育不良、陳舊性骨折、半月板切除術後、關節置換術後、急慢性損傷。

(2)炎症性關節疾患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結核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貝赫切特症候群、Paget病。

(3)代謝異常痛風、Gaucher病、糖尿病、進行性肝豆狀核變性、軟骨鈣質沉著症、羥磷灰石結晶。

(4)內分泌異常肢端肥大症、性激素異常、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伴黏液性水腫、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5)神經性缺陷周圍神經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關節病。

2、原發性骨關節炎

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高齡、女性、肥胖、職業性過度使用等因素有關。

骨性關節炎症狀

1、骨關節炎的主要症狀是疼痛,初期輕微鈍痛,並不嚴重,以後逐步加劇。活動多時,疼痛加劇,休息後好轉,有的病人在靜止或晨起時感到疼痛,稍微活動後減輕,稱之為休息痛,原因為軟骨下骨的充血所致。如果活動過量時,因關節摩擦也可產生疼痛。疼痛有時與天氣變化、潮溼受涼等因素有關。

2、病人常感到關節活動不靈活、僵硬、晨起或休息後不能立即活動,需經濟一定時間活動後始能解除僵硬狀態,關節活動時有各種不同的響聲如摩擦聲等。有時可出現關節交鎖。關節炎發展到一定程度,關節腫脹明顯,特別是伴有滑膜炎時,關節內可有積液,主動或被動都受限制。

3、體格檢查顯示關節腫脹,有中度滲液,膝關節浮髕試驗陽性。髖關節增大內旋角度時,疼痛加重,這是由於內旋可使髖關節囊容積減少。關節周圍肌萎縮,主動或被動活動時,關節伴有之嘎聲有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和肌痙攣,嚴重時出現關節畸形,如膝內翻、髖關節Thomas徵陽性,有時可觸及關節內游離體。手指遠側指間關節側方增粗,形成Heberden結節。

4、髖髖關節的原發性骨關節炎在我國較為少見,往往是全身退行性關節病的一部分,多發生於50歲以上,男多於女。繼發性者常由股骨頭或股骨頸骨折後缺血性壞死,或先天性髖脫位,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引起。臨床表現主要為髖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溝、大腿內側甚至膝部上方,開始於活動及負重時發生,進而疼痛轉為持續性,走路跛行,當病情發展嚴重時,髖關節屈曲內收,代償性腰椎前凸,此時可有嚴重的下背部疼痛,甚至不能行走。檢查髖關節局部壓痛,活動受限,「4」字試驗陽性。

5、原發性全身性骨關節炎常發生於絕經期婦女,有多數關節累及,常影響指關節和第一掌指關節,一般均有急性疼痛階段,有時易與類風溼性關節炎混淆,急性症狀緩解後,關節功能保持。

骨性關節炎吃什麼藥

除了口服止痛,抗骨質疏鬆藥物外,平時應注意不可讓關節過度負重、受潮、受寒,避免久站、久坐等。如果關節疼痛明顯,可使用華絡疼痛治療儀來緩解,華絡疼痛治療運用仿生物電深度電刺激,可深層次打通經絡,改善神經傳導和新陳代謝,消除關節炎引發的疼痛感,提高人體自愈能力。

骨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況、以及疾病發展階段的不同,其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對症治療是關鍵,保守治療適用於症狀較輕的患者,傳統的手術治療對於症狀嚴重的骨性關節炎患者效果較為理想,微創治療避免了傳統手術的危險性和保守治療的反覆性,在骨關節炎的治療中效果顯著。

射頻熱凝靶點術是骨科臨床較為常用的一個治療技術,該療法只是用一根直徑特製的穿刺針,在數字減影或C型x光機的監測下準確地穿刺到椎間盤突出部位的中心,通過熱凝溫控治療,使病變部分變性、凝固、收縮、減少體積,從而解除對神經的壓迫,具有無創無痛、安全高效、療程短暫、恢復迅速、療效顯著、無併發症,是一種治療骨性關節炎的綠色療法。

骨性關節炎的護理

1、堅持自我鍛鍊

骨關節炎病人參加鍛鍊值得鼓勵。適度、有規律的鍛鍊不僅可以使關節周圍的肌肉更有力,使關節得到更強的支持,而且可以使緊張的肌肉放鬆,緩解由於肌緊張造成的疼痛。鍛鍊還有益於維持各關節的活動度,避免關節僵硬,失去功能。

患者應避免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在急性發作期不宜鍛鍊,以休息為主;運動強度應適可而止,以不引起關節疼痛為限度;應選擇能夠增加關節靈活性、伸展度以及加強肌肉力度的運動項目,如遊泳、散步、騎自行車等;運動過程中注意防止關節承受不恰當的外力。

2、改變生活方式

資料顯示,37歲時超過標準體重20%者,男性患骨關節病的危險性為標準體重者之1.5倍,女性為2.1倍。以後36年中60%超重者發生膝骨關節病,患嚴重膝骨關節病危險性男性增加到1.9倍,女性增加到3.2倍,提示肥胖可能是嚴重膝骨關節病較大的危險因素。因此,過度肥胖者應該通過控制飲食來減肥,具體做法可參考膳食金字塔。

3、膳食金字塔

膳食金字塔的塔基是最重要的糧穀類食物,第二層是蔬菜和水果,第三層是奶和奶製品,第四層為動物性食品,禽、肉、魚、蛋等動物性骨關節炎,塔尖為適量的油、鹽、糖。

總結:傷筋動骨的疾病治療起來本來就是很漫長的,如果演變成關節炎甚至有可能會伴隨你一輩子,所以在還年輕的時候就需要馬上治療,老人家則提倡以養護為主。

同类文章

525心理健康小知識

什麼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類生存極為重要的內容,它對於人類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健康呢?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

藥液濃度換算0.04mg等於多少ml

體積單位和重量單位之間是不能直接換算的,ml 是體積單位,而mg則是重量單位,如果液體密度未知,是無法直接換算出來的。密度是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摩爾數表示的濃度,以單位體積裡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即摩爾數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作該溶質的摩爾濃度,又稱該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濃度可分為質量濃度、體

小學生秋季食品安全常識

一、中小學生購買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儘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3、仔細查看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4、食品是否適合自

酥咔餅乾真的能減肥嗎

不要糾結這個,並無任何實際意義,根本就沒有什麼減肥藥物,更況且是減肥的餅乾。就當是零食少吃點,餅乾又不是什麼好東西。餅乾就只有兩種用途,墊飢和解饞,其他什麼用都沒有,所謂的猴菇也好,高鈣也好,減肥也好,商業噱頭罷了,真有這功能,就不能算食品和副食了,要歸類到保健品和藥品了,也就是說不能隨隨便便的出

怎麼吃減肥

那要看的決心了,其實吃什麼都可以減肥,只是看你怎麼吃。我以前也比較胖,現在瘦了下來,方法是這樣的:每天必須吃早飯,而且能吃多少吃多少,儘量吃飽,而且以主食為主。中午和晚餐都不要再吃主食了,多吃菜和水果,控制量,尤其是晚餐,只要吃到五分包就可以了。如果晚上餓了,可以加一個水果(香蕉或蘋果)。但切記晚

健康過冬小知識

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食慾等均會發生變化。因此,合理地調整飲食,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充足,對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順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應保證熱能的供給。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

中藥的煎煮.常識

1、煎藥器皿的選擇。煎中藥時第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對於煎藥器皿的選擇。在琳琅滿目的眾多熬煮器皿中對於煎藥來說最為適合的就是砂鍋或陶瓷器皿,因為這類的器皿成分相對穩定不易與煎煮的中藥發生化學反應,同時這類鍋更加密實,熬出來的湯藥更濃。最忌用銅鍋、鐵鍋之類的。這類器皿很容易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

健康生活方式小知識小手拉大手

大手牽小手 共建美好家園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當前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市委市政府又發出了「建設美麗家園,爭做文明市民」的號召。我們作為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積極行動起來,爭當「美麗家園小使者」,為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盡上一份力。我們要讓爸爸媽媽和身

小學生冬季健康常識

1.防冬季身上發癢多穿棉製品多吃菠菜進入冬季很多人身上會發癢,有些人以為這是洗澡不夠乾淨,就用熱水衝洗,哪曉得越洗越癢,身上都抓出血了,還是癢。對付這個毛病,可以儘量穿純棉、柔軟的內衣,保持清潔和寬鬆;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胡蘿蔔、菠菜和豆製品,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以及牛

立夏養生小常識簡訊

夏季養生簡訊--可以下載,發送客戶! 1.夏季三月,陽氣旺盛,大自然一片火象。中醫五行理論認為,夏屬「火」,對應心臟,容易出現身體的心火旺盛和情緒的心浮氣躁,因而夏季要特別注重養心。 2.《黃帝內經》指示夏季養生,一定要讓陽氣跑出來,該出汗就一定要出汗。皮膚是人體重要排毒管道,出汗可以有效地幫助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