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過敏有什麼症狀?藥物過敏的自我急救
2025-07-20 20:48:10
過敏並不是只對一些花粉、毛髮過敏,藥物過敏也是很常見的,藥物過敏是因為藥物引起的機體變態反應,一般都是在多次接觸同一種藥物以後出現的,患者會出現比較多的症狀:藥疹是最常見的,還有各種皮炎、內臟感染等等,嚴重的藥物過敏是會危機生命的,那麼藥物過敏應該怎麼急救和資料呢。
藥物過敏有什麼症狀
1、變應性藥疹
這是藥疹中種類最多且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根據其潛伏期,發生發展情況,皮疹表現及轉歸等,至少可分為10多個亞型,如固定性紅斑,猩紅熱樣紅斑,麻疹樣紅斑,蕁麻疹樣,多形紅斑樣,結節紅斑要,玫瑰糠疹樣,紫癜形及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形等。
2、全身剝脫性皮炎型
是藥疹中比較嚴重的類型之一,其嚴重性僅次於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形藥疹,在未用皮質類固醇年代,其病死率很高,由於引起此型藥疹的用藥劑量較大或療程較長,故可能在變應性反應基礎上合併有一定的毒性反應。
3、真菌病型反應
由於大量抗生素,皮質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常引起體內環境平衡擾亂和菌群失調,出現真菌病例反應,表現為白念珠菌,麯菌或皮膚癬菌感染,前兩者可有胃腸道,肺或其他內臟感染,可同時累及多個臟器,生前應用免疫抑制劑者屍解中發現嚴重的全身性真菌感染並非少見,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患皮膚癬菌病者,由於上述藥物的應用,癬病皮損範圍變得更加廣泛,且不易治療,即使治癒亦易復發,造成癬病防治上的困難。
4、紅斑狼瘡樣反應
自60年代初期發現肼屈嗪可以引起紅斑狼瘡樣反應後,迄今已知道有50多種藥物諸如青黴素,普魯卡因胺,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保泰松,甲基硫氧嘧啶,利血平,滅滴靈及口服避孕藥物等,可引起這類反應,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多關節痛,肌痛,多漿膜炎,肺部症狀,發熱,肝脾和淋巴結腫大,肢端發紺和皮疹等,本症與真正的紅斑狼瘡不同之處在於發熱,管型尿,血尿和氮質嗪引起的,在症狀消失後,實驗室陽性可持續存在數月以至數年。
5、乳頭狀增生型
多由於長期服用左碘,溴劑等引起,潛伏期常大一月左右,我們曾見2例,在全身紅斑形藥疹的基礎上出現散在分布,不甚規則,顯著高出皮面,約3~4cm,直徑的蕈樣乳頭狀增殖性肉芽腫,觸之相當堅實,主要發生於軀幹部,對症治療後逐漸消退,全程約3周。
6、短程銻劑皮炎型
這是50年代我國採用酒古酸銻鉀靜脈注射短程治療日本血吸蟲病時所見的一種輕型毒性皮炎。
藥物過敏的自我急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萬一服用藥物後過敏怎麼辦?藥物過敏的表現形式有很多,輕的會出現皮膚紅腫瘙癢,嚴重的出現哮喘、紫癜、過敏性休克,不僅可能損傷肝臟、腎臟及大腦等器官,還會導致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局部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甚至會危及生命。
有些藥物過敏,在停藥後就可以好轉。但也有時候,僅停藥是不夠的。藥物過敏時,患者首先應該多喝些溫開水,便於藥物儘快排洩,同時要留意身體變化。如果出現較嚴重的過敏症狀,可能需要採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服用抗組織胺、收縮血管的藥物,或注射皮質激素等。最好是一出現過敏就去醫院,避免情況惡化。
藥物過敏的治療方法
1、去除病因
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藥物是必須首先採取的步驟,切忌在已經出現藥物反應的先兆表現時做手腳未斷然停藥的作法。
2、支持療法
給患者以有利的條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順利地渡過其自限性的病程,如臥床休息、飲食富於營養,保持適宜冷暖環境,預防繼發感染等。
3、加強排洩
酌情採用瀉劑、利尿劑,以期促進體內藥物的排出。
4、藥物治療需根據病情輕重採取不同措施。
1.輕症病例
①抗組胺藥物1~2種口服;②維生素C1g靜注,日1次;③10%葡萄糖酸鈣或10%硫代硫酸鈉10ml靜注,日1~2日;④局部外搽含有樟腦或薄荷的爐甘石洗劑、振蕩洗劑或撲粉,一日多次,以止癢、散熱、消炎、,一般一周左右可痊癒。
2.病情稍重的病例
指皮疹比較廣泛,且伴發熱者。①臥床休息;②塗上述藥物;③強的松每日20~30mg,分3~4次口服,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復。
3.嚴重病例
包括重症多形紅斑、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形和全身剝脫性皮炎型藥疹。應立即採取下列措施:
⑴皮質類固醇:氫化可的松300~500mg,維生素C3g,10%氯化鉀20~30ml加入5~10%葡萄糖液1000~2000ml緩慢滴注,日1次,宜保持24小時連續滴注,待體溫恢復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及血象正常時,可逐漸遞減激素用量直至改用相當量的強的松或地塞米鬆口服。如皮疹消退,全身情況進一步好轉,再逐步減少激素口服量,原則是每次減量為當時日量的1/6~1/10,每減一次,需觀察3~5日,隨時注意減量中的反跳現象。在處理重症藥疹中存在的問題往往是出在激素的用量或用法不當方面,如開始劑量太小或以後減量太快。
⑵抗組胺藥物:選用二種同時口服。
⑶輸新鮮血液輸血漿:每次200~400ml,每周2~3次,一般4~5次即可。
⑷抗生素: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預防感染,但必須慎重,因嚴重藥疹患者,常處於高度過敏狀態,不但容易發生藥物的交叉過敏,而且可能出現多原性敏感,即對與原來致敏藥物在結構上完全無關的藥物產生過敏,引起新的藥疹。
⑸局部治療:在重症藥疹患者,對皮膚及黏膜損害的局部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往往成為治療成敗的關鍵。早期急性階段,皮損可用大量撲粉或爐甘石洗劑,以保護皮膚和消炎、消腫。如有滲液,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溼敷,每日更換4~6次,待乾燥後改用0.5%新黴素、3%糖餾油糊劑,每日1~2次。
眼結膜及角膜常受累,必須及時處理,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不衝洗,清除分泌物,滴醋酸去炎松或氫化可的松眼液,每3~4小時一次,每晚擦硼酸或氫化可的松眼膏,以防角膜剝脫導致失明及結膜粘連。口腔及唇部黏膜損害常妨礙進食,可用複方硼砂液含漱,日數次,外搽黏膜潰瘍膏或珠黃散、錫類散等。對無法進食者可用鼻飼。
⑹如伴發心、肺、肝、腎及腦等臟器損害以及造血機能障礙等需及時作用應處理。
⑺密切注意水與電解質的平衡;並酌情給予三磷酸腺苷、輔酶A、肌苷及維生素B6等藥物。
總結:現在一般醫生在開藥之前都是會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的,所以切記不要自己到藥店去亂拿藥,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食用,藥物過敏要是沒有處理好後果是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