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感450字
2023-10-13 13:31:49 2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書是作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這篇文章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感一
這是一篇描寫魯迅童年生活的散文。
他小時候的家有個後院,相傳叫百草園,裡面有很多草,卻是他的樂園,這說明他小時候家裡很窮,他也很調皮。他把後院的景色寫的很生動,仿佛我親眼看到似的;他寫的動物也栩栩如生,瞧「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他寫的很逼真,巧用擬人句寫出了油蛉、蟋蟀、黃蜂、鳴蟬的特點,如同大合唱一般。
書上還寫了園裡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還有一條「美女蛇」。剛看到這兩個詞我就有些毛骨悚然,誰都知道蛇是很危險的,魯迅先生巧用「美女蛇」來漲高我們的情緒,讓讀者想往下看,「美女蛇」是什麼。
最終,魯迅先生被送到了三味書屋裡去讀書,結束了在百草原的自由生活,過起了無趣的讀書生活。「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
讀完之後,我覺得魯迅先生沒有我們自由,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玩,或幹什麼,而他只能偷偷的玩。我們的確幸福多了!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感二
我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後,十分羨慕魯迅先生在百草園度過的美好時光。文中充分描寫了百草園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帶來的無限樂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光這些景色,就讓魯迅先生百玩不厭。百草園這個樂園仿佛會讓讀者恨不得馬上去那兒飽飽眼福呢!
文中的長媽媽還給魯迅先生講過一個關於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然而這個故事給魯迅先生有了些「後遺症」。魯迅先生從此在夏夜乘涼時,總有些擔心,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合理的寫出了魯迅先生年幼時害怕的心情。
當魯迅先生要到上學的時候,家裡人將他送到三味書屋,也就意味著魯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蓮等……要說拜拜了。
進了三味書屋,魯迅先生開始了乏味的學生生涯,「每天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這便是魯迅先生的生活。儘管如此,魯迅先生還是經常和同窗們出三味書屋後的一個小園玩。雖然能折梅花、尋蟬蛻、餵螞蟻,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讀書,這遠遠不及在百草園的自由、快活。
這篇文章不僅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嚮往自由的心情,而且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達了魯迅先生兒童時代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情。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感三
仔細品味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哪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眼前不由得出現一幅幅令人嚮往的自然畫。
「不必說碧綠的菜菜蛙,光滑的市井藍,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清潔的叫天子忽然從草簡直竄到雲霄裡去了……」
我讀魯迅先生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魯迅先生那份發自內心的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年情懷。突然間,我仿佛看到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與昆蟲為伴,與夥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此害怕百草園中的「赤練蛇」。
三味書屋則是一個完全與百草園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的將三味書屋的陳腐味描寫了出來。但魯迅先生並未將三味書屋寫的死氣沉沉,而是通過兒童在課餘時間玩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讀書學生趁機偷樂的兩個小故事的描寫,表現了兒童喜歡玩耍這種不可改變的天性。
記得小時候,我經常躺在厚厚雪地上將自己的身體印在上面,從來都沒有感覺到過冷,還把這當成是一種樂趣;我還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建造一個自認為很了不起的工程。這也許就是我和幼年魯迅的相似之處吧,時我在讀了文章後有了那麼多感動。
我們的童年已經漸漸的離我們遠去,留下的只是些散鎖的記憶,倒不如仔細品味一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體驗一下那個不同時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