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的病因有哪些?外耳炎怎麼治療?
2025-07-20 18:45:11
外耳炎是一種耳道皮膚急性局限性化膿性病變,溫度升高、遊泳、洗頭耳朵進水都會造成外耳炎的出現,一般來說外耳炎都是比較好治療的,但是也不排除那些比較嚴重的,所以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外耳炎都應該怎麼處理,除了防止進水我們應該怎麼預防。
外耳炎的病因有哪些
1、溫度升高,空氣溼度過大,腺體分泌受到影響,降低了局部的防禦能力。
2、外耳道局部環境的改變:遊泳、洗澡或洗頭,水進入外耳道,浸泡皮膚,角質層被破壞,微生物得以侵入。另外,外耳道略偏酸性,各種因素改變了這種酸性環境,都會使外耳道的抵抗力下降。
3、外傷:挖耳時不慎損傷外耳道皮膚,或異物擦傷皮膚,引起感染。
4、中耳炎膿液流入外耳道,刺激、浸泡,使皮膚損傷感染。
5、全身性疾病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外耳道也易感染,且不易治癒,如糖尿病、慢性腎炎、內分泌紊亂、貧血等。
外耳炎的症狀介紹
1、瀰漫性外耳炎:外耳道軟骨部和骨部皮膚及皮下組織的廣泛性炎症,耳痛劇烈。外耳道充血、腫脹,表面覆有膿性分泌物,可有聽力減退。
2、單純性外耳道炎:早期、輕型外耳道炎,患者僅有耳內不適、悶脹繼和輕微疼痛,若及時醫治,數日內炎症消退,恢復正常。
3、壞死性外耳炎:常發生於糖尿病患者中,外耳道軟組織重度廣泛炎症,耳痛劇烈。
4、外耳道癤:發生於外耳道外端的軟骨部,為毛囊或皮脂腺的葡萄球菌感染。耳痛甚劇,可有體溫升高,待癤腫成熟,膿液穿破組織向外排除後,耳痛可驟減。
5、外耳真菌病:耳部發癢為主要症狀,並有悶塞感、耳鳴及聽力減退,外耳道內有黑色或黃色膜狀物,亦有呈黃白色的粉末狀黴點。
外耳炎怎麼治療
1、1%~2%酚甘油或10%魚石脂甘油棉栓留置外耳道內,或局部塗中藥消腫散加2%達克羅寧黃連素軟膏,必要時給抗菌藥物及鎮痛藥。
2、局部熱敷、理療或普魯卡因封閉治療。
3、癤腫已有波動者,可行切開引流。
4、反覆發病者,應注意有無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腎炎、營養不良等,並給予相應的治療。
外耳炎吃什麼藥
外耳道炎可以服用一些抗生素,比如說頭孢拉定。同時要注意洗頭,洗澡時不要將水弄到耳朵裡面,加重症狀,飲食也要注意清淡,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多補充一些維生素c,同時要注意多休息,生活有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促進恢復。
怎麼預防外耳炎
1、平時禁止掏挖耳朵。
2、患病後,如在冬季,可在外耳道口塞以疏鬆的棉花球,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溼度。
3、外耳道要保持乾燥潔淨。擦去汙穢時,切忌粗暴或反覆重擦。
4、在病起初期或癤腫未成熟之際,可於耳外部熱敷。每天3~4次。
5、睡眠時,病耳宜在下側,但要注意不要讓其受到壓迫。
6、注意處理全身性誘發病因。
總結:因為在耳朵裡面,上藥都會比較麻煩,所以生活中做好預防作用是比較重要的,上文中小編也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一些治療和預防外耳炎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