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的功效都有哪些?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2025-07-23 10:10:14
針灸對於大家來說應該都不陌生,針灸對於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多的好處,所以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針灸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針灸不僅具有調節作用,還能治病,能增強防禦免疫能力作用和促進組織修復作用。其中,調整作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那麼針灸具體都有哪些功效?還能治療哪些疾病呢?
針灸的主要功效
針灸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事情,這種事情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幫助,經常針灸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生率,而且還能調整陰陽失衡的情況,但是我們在針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只有正確的針灸才能為我們的健康提供保障。那麼中醫針灸的主要治療作用是什麼呢?下面請看介紹。
如果我們經常出現牙痛等情況,那麼就可以選擇使用針灸來治療,不僅能夠去除我們胃裡面的旺火,同時還能緩解我們身體的胃痛情況,由此可見,經常針灸對於我們的健康是有著極大的益處的。
1、腎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
屬陰虛陽亢證,按著「陰病治陽,陽病治陰」的原則,治宜育陰潛陽,取足少陰腎經腧穴太溪,針刺補法;取足厥陰肝經腧穴行間,針刺瀉法。
2、脾陽不足引起的慢性洩瀉
屬陽虛陰盛,治宜溫陽散寒,取足太陰脾經腧穴陰陵泉等穴,針刺補法,並灸。由於陰陽之間可以相互化生,相互影響,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故治陰應顧及陽,治陽應顧及陰,在調和陰陽時,常採用「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方法,臨床上最常見的是運用募穴、背俞穴來調養臟腑的陽氣和陰氣。
3、扶正祛邪
疾病的發展過程,是正氣和邪氣的相互鬥爭的過程,正邪力量消長決定疾病的發展和轉歸,邪勝於正則病情加重,正勝於邪則病情減輕,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證疾病趨向良性轉歸所不可缺少的。針灸治病,就在於能夠發揮其扶助正氣,祛除邪氣的作用。
4、疏通經絡
經絡系統遍布體內,縱橫聯繫,交叉出入,溝通表裡,聯繫上下,構成人體氣血運行通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
若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經絡不通,臟腑肢節失卻溫煦濡養,氣血閉阻,則會疾病叢生,或滯或瘀,或虛或實,或寒或熱,或氣血失和,或陰陽偏頗。
針灸治病則可利用其「疏通經脈,調和氣血」的作用,根據經絡與臟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機理,在經絡循行分布路線和聯繫範圍內選取一些腧穴,進行針刺或艾灸,使經絡暢通,營運有度,氣血調和,陰陽平衡。
針灸可以治療的疾病
1、神經系統疾病
帶狀皰疹、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痺(早期3-6個月之內者)、面肌痙攣、中風後遺症(恢復期)、失眠(不伴抑鬱者效果佳)、遺尿、肋間神經痛等。以帶狀皰疹為例,西醫認為帶狀皰疹為病毒感染導致的神經性損傷,中醫認為皰疹屬火熱邪毒,可通過拔罐、刺絡、放血配合治療,效果甚佳。
但皰疹的治療要及時,否則會出現後遺症,其後遺症表現有的以疼痛為主,有的則以皮神經麻木、瘙癢為主。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神經的損傷可逆性較差,因此此類疾病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2、婦科疾病
月經紊亂、乳腺增生、痛經、更年期綜合症等。另可用於輔助治療卵巢早衰、子宮肌瘤、不孕。其中痛經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一般來說,原發性痛經用針灸治療效果較好。
3、骨關節疾病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落枕、肩周炎、網球肘、急性腰扭傷、膝骨關節炎、踝關節扭傷等。從治療機制上來說鎮痛是針灸的第一大治療作用,因此對骨關節病相關的一些疼痛治療,針灸的效果比較顯著。
4、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疲勞綜合症、痤瘡、黃褐斑等。其中,甲亢、甲低或甲狀腺結節、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使用針灸作為輔助治療方法。
5、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哮喘、咽炎、感冒、咳嗽、急性扁桃腺炎等。
如慢性支氣管哮喘,其表現為爬樓或跑步後出現氣短,這種病症運用針灸、拔罐、放血配合治療後,患者會感到日常活動後氣短症狀緩解,並且在遇到降溫天氣時,症狀也不易反覆或加重,再如咳嗽,很多人會出現感冒後咳嗽很長時間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做針灸治療,配合拔罐會很快消除症狀。
6、男性疾病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其中前列腺炎症狀表現為尿分叉、尿等待、尿頻等。如果辯證準確、選取的經絡腧穴到位,深淺刺激合適,也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此外,針灸還可治療一些五官疾病如假性近視、牙痛、耳鳴、耳聾、過敏性鼻炎等;消化系統疾病,如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腹脹、腹瀉、便秘等。
針灸的注意事項
1、過度飢餓、疲勞者
應在休息、進食後再行針灸,否則容易引起暈針。暈針的表現是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心慌氣短、噁心欲嘔、面色蒼白、出冷汗等。若有上述情況,應及時告知醫師處理。暈針患者一般平臥休息後即可恢復正常。
2、針刺產生的疼痛感主要是針進皮膚時產生
針灸師可將絕大多數疼痛感降低到完全可以忍受的輕微程度,請初次接受針刺的患者不要緊張,儘量放鬆,以利於施針。針進皮膚後一般患者會感到針下有酸、麻、脹、重,或熱、涼、癢、抽搐、蟻形等感覺,部分穴位有時可有不同程度的觸電感或其他針感傳導及擴散等現象,這是正常的針刺反應,中醫稱之為「得氣」。
3、患者在進行針刺操作時應取舒適自然的體位
否則留針期間容易疲勞,留針期間肢體不宜再動,以免發生折針、針體移位誤傷組織等不良後果。有的患者針後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適感,一般數小時內消失。
4、針進皮膚後若又感到疼痛
可能是針尖碰到了血管,請告訴醫師,以便調整針刺方向,避開血管。針刺有時碰到小血管引起出血,這是難免的,除有些部位影響美觀外,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針孔處出現小血包應用力按壓3分鐘以上,局部小塊青紫,一般不必處理,可逐漸自行消退。
5、針灸留針時應閉目養神
看書看報看手機聊天等會降低針灸的療效。
6、針孔處皮膚應保持潔淨
一般針後2小時不要著水,以防感染。運用火針、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處,一般針眼當天不要著水。糖尿病患者皮膚容易感染,更應保持局部皮膚的潔淨。
7、運用烤燈或艾灸時
穴位局部宜保持舒適的溫熱感,如覺得太熱,要及時告知醫生,以免形成燙傷。如患者皮膚感覺功能減退,也要告知醫生,以免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燙傷。拔罐留罐時,一般不超過10分鐘,否則容易形成水皰,請患者配合醫生記好時間。
針灸可能產生的危害
1、感染傳染病
在一些針灸減肥場所沒有嚴格按照」一人一針一穴「的基本原則,用完後立即丟棄,也沒有必要的消毒設備,因而就產生了這種針灸減肥副作用的問題。因為如果使用非一次性的針灸針,那麼每扎過一個穴位,就應該將針收起浸泡,再進行高溫高壓消毒,這樣才能杜絕傳染病通過針灸針傳播。僅靠消毒液浸泡不能解決問題。這種情形,感染傳染病的危險相當大。
2、暈針昏迷
沒有效果最多是浪費了錢財,耽誤了時間,最可怕的是」扎出事「來。在進行針灸減肥時,腹部的針不能進得太深,否則可能會傷到臟器。尤其是對腹壁薄的年輕女性,更應多加注意。另外,針灸師還應該有處理諸如暈針、滯針、彎針、折針等異常現象的能力。沒系統學過解剖學、針灸學,匆忙上陣的」針灸師「,或許對以上情況根本沒有了解,他們的技術水平不僅讓人懷疑,還未免讓人害怕。
3、損傷內臟
據調查,許多生活美容院都存在著針灸減肥的項目,她們往往打著「快速減肥」「一針見效」的廣告語來招攬顧客,但實際上,在生活美容院裡進行這種針灸減肥是完全不合法的。
總結:一些適當性的針灸對人體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不僅能調理身體和增強免疫力,還能治療一些疾病。但是過度的針灸就不好了,畢竟任何事情都要適度。還有就是一定知道它的注意事項,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