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部位看身體健康 出汗多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2025-07-20 15:49:11
出汗是人體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在炎熱的夏天,出汗已經成為夏天標配。夏天會出汗是很正常的,但是出汗異常的人又是怎麼回事呢?人體出汗並非都是具有排毒的作用,很有可能是疾病的徵兆。那哪些部位出汗可以看出哪些問題呢?出汗多的解決方法又是什麼?
出汗的六種現象
傳統中醫學角度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1、自汗。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洩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
2、盜汗。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3、絕汗。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4、頭汗。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溼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溼熱症。
5、偏汗。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溼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
6、冷汗。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總而言之,無論是手出汗、手腳愛出汗、還是腋下容易出汗,出汗多但出汗正常,並不代表身體出現狀況。當您了解了出汗多是怎麼回事後,應該正確認識出汗多現象。另外,當汗液有異味或出汗部位異常時,應及時就醫,查看是否有疾病存在的徵兆。
出汗部位看身體健康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憂鬱肝陽上亢引起的。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這很可能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剩造成的。
2、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平時鼻子愛出汗,說明你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方面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有點低,需要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分布很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內分泌失調有關。
4、背部出汗:陰陽虛弱、極度疲勞
背部汗腺分布較少,所以背部愛出汗說明你的身體陰陽虛弱,已極度疲勞。
5、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過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徑過大。如果汗液氣味很大,是因為你的飲食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刺激性食品。
6、手心、腳心出汗:脾失運化、脾胃溼熱、血虛
如果你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時,手心或腳心容易出汗,中醫上認為你多半是脾失運化、脾胃溼熱、而且血虛。
7、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角度說是脾胃失和。西醫角度上說,你體內的血液循環多半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出汗多的解決辦法
1、知曉自己是什麼樣的流汗
流汗過多的時候,首先要知曉自己的流汗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出現,比如:沒有外界環境的影響,在白天就經常的出汗,動輒益甚者,這樣的出汗用中醫講就叫自汗;還有就是在睡覺中出汗,醒來了就自止者,這樣的就稱之為盜汗。如果是在天氣炎熱、穿衣過多、飲用熱湯、活動等情況下出現的流汗過多的,此乃生理性的現象,只要及時的補充液體給予可以啦。
2、及時就診
明確了自己是什麼樣的出汗後,若是生理性出汗,那就不用擔心,只要合理的補充電解質液體,因為出汗而導致的體液丟失就會補充回來,若是病理性的流汗,那就需要去醫院進行就診,針對病因治療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3、病後體虛導致的流汗過多的調理
若是流汗增多是由於病後體虛引起的,那麼就要注意將身體調理好了,比如:通過飲食來增強自己的體質,若是由於肺氣不足引起流汗過多的,可以運用桂枝加黃芪湯來進行調理。病後要注意進行休息,適當的進行運動。
4、保持心情舒暢
思慮煩勞過度,損傷心脾也會出現流汗過多的現象,所以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心情舒暢,不要整天就是思這煩那的,讓自己處在憂心忡忡的這樣的狀態下,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精神愉快,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對待生活當中的一些事情。
5、加強體育鍛鍊
出現流汗過多的現象是由於自己體質虛弱造成的,那麼就要注意加強體育鍛鍊,來增強自己的體質。通過體育鍛鍊也會促進身體的健康。
6、注意飲食的調理
出現流汗過多的現象的時候,飲食還需要注意少食辛辣厚味的食物,少食過甜過鹹過酸的食物,比如:辣製品。飲食應注意清淡為佳,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及時的補充水分,以補充體液的消耗。
7、及時的更換內衣
出現流汗過多的時候,需要注意及時用毛巾將汗液擦乾,注意避免風寒,以防感冒,及時更換自己的內衣,注意保持皮膚及衣服的清潔乾燥,床上用品也需要注意及時更換,保持床單元的清潔乾燥,以免自己的皮膚在潮溼的情況下誘發一些皮膚病的發生,比如:溼疹、壓瘡。
總結:不同的出汗方式會有不同的病症,要注意區分。身體出現異常要及時檢查,時刻預防疾病的發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