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滑坡引發洪水的電影(逆天改命拉閘救幾百人)
2023-07-09 21:35:25
甘宇找到了,從昨天下午開始,整個社交平臺都被甘宇刷屏。
他是瀘定縣灣東水電站的施工員,今年28歲。
在因地震失聯的17天裡,靠著喝山水、吃野果在深山中成功活了下來。
對比失聯前的照片,甘宇瘦了不少,也長出了胡茬。
雖然「顏值下降」,但這仍然是最美的一張臉。
「他得救,是2022年發生的最好的事。」
「這是生命的奇蹟。」
發現並救起甘宇的人叫倪太高,今年58歲。
他是躍進村的一個普通村民,瀘定地震後和村民們被安置到山下居住。
當天,回龍虎崗餵羊的他偶然聽說「山上有個人失蹤了,還沒找到」。
「頓時心裡咯噔一下,但是一想我對地形很熟,只要還活著,我肯定能找到。」
20號下午倪太高開始徒步進山找人。
但地震已經改變了周遭環境,任他再熟悉,找人也無異於大海撈針。
整整一下午,他沒有找到關於甘宇的一點痕跡。
第二天一大早,不甘心的倪太高再次上山找人。
時而高聲呼喊,時而停下,聽聽四下裡是否有動靜。
爬了兩小時後,他聽到了一陣像小羊一樣的呼叫聲。
尋著聲音走到一處樹林裡,倪太高發現了躺在地上的甘宇。
「發現他的地方,是距離我家20多公裡的偏僻山區,沒有人煙。」
倪太高說,發現甘宇時,他身上的鞋和褲子已經爛了。
身體也傷痕累累,多處還在流血。
此時,距離甘宇失蹤已經過去了整整17天。
17天裡,他有9天都在淋雨,渴了喝山泉水,餓了吃野果子充飢。
倪太高說,見到甘宇後,甘宇的第一句話令他記憶猶新——
「今天遇到好人了,不是你的話,命可能就沒了。」
倪太高回答說:
「不要哭,只要人活著,就會好起來的。」
在得知政府一直尋找他後,甘宇說:
「給政府打電話,說找到甘宇了,我叫甘宇。」
山上沒信號,倪太高就一步一步半背半攙著甘宇往山下挪。
其實倪太高身上也有傷。
地震當天,家裡的房子塌了,他被磚塊砸到導致腰部骨折。
但這個痛,他沒和外人提起。
就這樣,「左下一步抵著他腳,他下一步,然後我又下一步,然後等他再下一步」攙扶著甘宇翻過了猛虎崗。
21日下午3點,趕到的救援人員把擔架上的甘宇抬上了直升機送往醫院。
他的父母已經在醫院等待:
我們一直沒有放棄找你,爸爸媽媽都在!
22日下午,倪太高也在微博發聲,表示自己做的不算什麼,感謝網友的關心。
甘宇得救的故事,要先從他和同事去救人開始。
9月5日,他和同事羅永正在灣東水電站值班。
忽然地震發生了。
出於職業本能,羅永馬上想到了如果進水口閘門處於關閉狀態,那麼上遊的水流就會形成堰塞湖。
而一旦堰塞湖的水位上漲,勢必會引發山洪。
「我最擔心的就是壓力管道爆水了,就要涉及到很多村民,幾百人的性命。」
幾乎是一瞬間的反應,羅永沒有選擇逃生,而是逆行拉閘洩洪。
「廠房機組因為地震停機了,若要斷絕危險,必須立即人為洩洪!」
但洩洪談何容易,若想拉閘,必須先爬到10層樓高的大壩壩肩。
滑坡奇陡,大地搖晃,羅永半走半爬試了兩次,才終於衝上了大壩,完成了洩洪。
「我在衝上坡去打開洩洪閘的時候,就做好了可能會丟命的準備,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命,可以換幾百人的命,我必須去做。」
事實證明羅永的舉動真的拯救了幾百人的生命。
據紅星新聞報導,當時灣東堰塞湖內,水量已經足夠砸出幾丈高的浪花。
洪水一旦傾瀉,那一天,整個下遊的村莊很可能就再也看不見了。
等到羅永做完這一切,回過頭來,水電站已經被地震震毀。
兩名同事被埋,其他同事失聯,只剩甘宇。
甘宇本應該逃出去的。
但地震來臨時,他忙著幫助大家逃生,弄丟了自己的高度近視鏡。
兩人相遇後,羅永又想起發電機還沒有停。
甘宇便提出,讓羅永用繩子牽著自己去切斷電閘。
隱患徹底消除了,但他們也徹底被困在了到處是廢墟的電站。
手機沒有信號,沒有吃的,山上石頭不停滾落,兩人一夜無眠。
第二天,羅永和甘宇決定自救。
考慮到灣東水電站兩邊都是山,有滑坡的危險,兩人決定往山下逃生。
就這樣,羅永用繩子牽著甘宇,一前一後走在山路陡峭,平均海拔2000多米的川西山區。
就算對正常人來說,這也絕不是一段輕鬆的路程。
9月7日,地震兩天後,兩人勉強走了二三十公裡,來到了猛虎崗附近。
此時甘宇因為看不清路摔傷了腿骨,再也沒有力氣走下去了。
為了不拖累羅永,他選擇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你先走,找到人了再來救我。」
這一個決定很可能就是永別,但在當時這是必須做的選擇。
臨走前,羅永給甘宇留下了食物,並鄭重許諾:
「你放心,我得救,你就得救。」
兩人就此失聯,各自消失在了茫茫林海中。
羅永是幸運的,走了一天後他撿到了一個打火機,利用柴火產生的煙霧製造了簡易的求救信號,剛好被路過的救援直升機看到。
震後第三天,羅永得救。
他的第一句話是:「我同事還困在裡面。
「無論如何請一定要救救他,如果找不到他,我心裡會愧疚一輩子」。
9月9日,一場「尋找甘宇」的大規模搜救行動正式展開。
據甘宇後來回憶,兩人分別後,他已經無法下山,為了避開餘震落石,只能被迫向山頂走。
但這前腳後腳,正好錯過了第一批搜救。
接下來的幾天,山區起了大霧,又下起了暴雨,直升機無法起飛。
徒步進山營救的隊伍,也遭遇了塌方無法前行。
眾所周知,地震的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
時間的流逝讓人絕望,不甘心的羅永在身體稍稍恢復後加入了搜救隊,但一無所獲。
如今再回看媒體跟進的救援脈絡會發現,這中間有長達十天的「空白期」。
但這十天裡,救援並沒有停止。
人們也沒有忘記甘宇,一直在網上為他祈福。
9月12日,地震發生第7天,山裡的救援隊匯報了兩個情況:
「山上很冷,我們晚上都被冷醒了,烤著火都睡不著。」
「人不在,有個白T恤。」
後來甘宇解釋說,搜救隊發現的衣服,其實是他自己脫下的。
因為地震後在廢墟救同事,身上沾了血跡,當時天氣又很熱,於是脫掉換了一套衣服。
他也曾試著把脫下來的衣服頂到一個竹竿上,用來向救援直升機呼救。
但或許因為樹林茂密,路過的直升機又飛走了。
可在當時情況下,按照認知,人只有在失溫後會產生燥熱的幻覺,從而脫光衣服。
一旦失溫,幾乎沒有生還可能。
所以,儘管誰都不願意接受,但衣服就在眼前,甘宇生還的可能性已經非常渺茫。
那下一次的救援是否還有必要?
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因為各方力量從來都沒有放棄尋找甘宇,才有了最後的奇蹟。
事實上一直到9月19日,還有民間搜救隊在進山尋找。
大家都相信甘宇有野外求生的能力。
甘宇的家人也從未放棄希望,他們堅信奇蹟一定會發生。
從政府的強力救援,到民間組織的互助,從兩個為村民拉閘的人,到一群尋找他們的村民。
這是一個「不拋棄不放棄」的故事,身處絕境,卻沒有輕言放棄。
人間自有真情在。
就像哲學家奧勒利烏斯善說的:「善良的源泉是在內心,如果你挖掘,它將汩汩地湧出。」
或者說,他們能遇見好人,都是他自己先成為好人,然後帶給自己的福報。
「首先,你要相信善良,然後一定要善良,最後你才能遇見善良。」
好人一定會遇到好人,也會有英雄來拯救英雄。
圖片及資料來源:
《「好人救了好人」,這是今年最震撼的刷屏》,Vista看天下, 2022.09.22
《全身多處骨折、伴有嚴重感染……甘宇這17天咋過的?》,中國新聞社,2022.09.23
《好人遇到了好人!甘宇被村民發現時大哭了一場》,澎湃新聞, 2022.09.22
《失聯17天後獲救,甘宇哭著說遇到好人了,村民講述救援全過程;網友:好人遇上了好人》,新民晚報,2022.09.22
作者:正經嬸兒,人文博士,情感博主,二胎媽媽,暢銷書作家,著有《女人不可以窮》(中文➕泰文版)等。來源:正經嬸兒(Id:zjshener),聆聽直擊心底的智慧觀點,同50萬 優秀靈魂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