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公德作文
2024-11-10 09:12:11
公德一般是指存在於社會群體中間的道德,是生活於社會中的人們為了我們群體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範。私德是指存在於小於社會大眾的小群體或個人中間的道德。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寫公德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篇一:公德】
講公德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這種講公德的意識卻被大家漸漸忽略。現在,有些人為了一己之利,把公德二字拋在腦後,不顧環境衛生,在大街上亂貼小廣告,原本整潔美好的市容市貌被弄得亂七八糟。小廣告成了今城「牛皮癬」
周三,我乘車外出,車站上,一位兩鬢斑白的老人吸引了我的眼球:不高的個子,硬朗的腰板,寬額深紋顯得飽經風霜。他手裡拿著小鏟子,正一絲不苟地清除著早已擋住站牌的小廣告。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小廣告在鏟子一上一下的舞動中,乖乖投降,一塊跟著一塊地脫落了。一位年輕的小夥子走了過來微彎著腰,對老大爺說:大爺,您這幹一次能拿多少錢呀?老大爺打量了一遍年輕人搖搖頭說:「哎,現在的年輕人腦袋裡怎麼光裝著錢啊?」他的話語中透露了些不滿,「這人啊,活著就得有點公德心。一個人的公德意識可是社會文明的體現。甭說遠了,就說這奧運會,眼瞅著就要召開了,咱可不能讓外國人笑話咱中國人,你說是不是這個理?」老大爺說完,拍拍年輕人的肩膀,便拿起小鏟子,轉身離去了。年輕的小夥子聽完之後,撓了撓後腦勺,對老大爺喊:「大爺,我明白了。」老人停下腳步,轉頭回報了他一個慈祥的微笑。
望著那漸漸遠去的身影,老人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許多。他那布滿汗水的額頭和樸素的話語將永遠印在我心間。
生活中,不僅是亂貼小廣告與「禮儀之邦」這個名詞不協調,還有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這些極其微小的行為在你眼中,可能並不算什麼,但是,如果每人都多亂扔一片紙屑,那麼,這個城市會不會變得髒,亂,差?我們還會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嗎?
社會是一個整體,需要大家的維護。大家現在行動起來吧,共同提倡和維護社會公德。
【篇二:公德作文】
傳說,孫大聖當上了鬥戰勝佛後,收了個徒弟叫孫小聖。一天,孫小聖下凡和一隻小熊結了伴。
星期天,兩個好朋友一塊去小山上玩。它們一會兒去捉螞蚱,一會兒捉蝴蝶,開心得不得了。不一會他們來到小河邊,看見河上有塊石頭,孫小聖便跳上去,一個腳站在上面抬頭看見前面有個涼亭,孫小聖心想,到前面的涼亭上去休息休息多好啊!不過他這個舉動卻把小熊嚇壞了,他擔心孫小聖摔跤連忙叫他下來。孫小聖哪在乎這些:「我的師傅是孫大聖我怕誰!」說完拎著小熊往涼亭跑去。
一會兒,兩個好朋友來到那個涼亭便坐下來休息,孫小聖眼珠子一轉,想:我可以留個紀念呀!他噌噌兩下爬上柱子,用腳和尾巴鉤住柱子,又拔了一根毫毛變成一支筆寫上「孫小聖到此一遊」幾個歪歪扭扭的大字。小熊連忙說:「下來下來!你不能破壞公物!」孫小聖不服氣地說:「想當年我師傅在佛祖的手指上還留下『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呢!我只不過是在涼亭的柱子上寫!」「他那是大鬧天宮,你可不能學你師傅啊!你這是沒有公德。」孫小聖小聲嘀咕說:「我擦了還不行嗎?」說罷,又拔了一根毫毛便了一塊抹布用力將自己寫的字擦了。
是啊,現在的小學生要一定要做到兩點:愛公物,講道理。孫小聖不愛護公物,我們不能學他,要象小熊那樣,愛護公物,遵守規定。
【篇三:車輪下的公德心】
現在的公交車擠啊!身在小城,卻仍有學生「肩摩趾錯,以挨簇為樂」。
「哎呀,可算擠上了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站穩了腳。
車上很悶,胃裡快「翻江倒海」了。不適地轉過頭,看見一個阿姨抱著一歲左右的孩子靠在凳子旁。司機正催她買票呢,她表示馬上就投幣。
這車上的人視若無睹,怎麼捨不得起來讓個座?臉也不紅吶。離阿姨最近的一個學生再也坐不住了,站了起來——可是阿姨卻沒看見。倒是一個女孩鑽了空子,一屁股坐了下去,還招呼同伴一起坐,擠一擠。這一幕讓我格外氣憤,要是我能夠走過去,能說一說她,我一定不放過這個機會。
「嘰——」車子一下急剎車,再加上本來的推推搡搡,我真的要反胃了。頭都轉不過去,也不知道那個阿姨找到位子沒。
回到家,我疲憊不堪地將書包往沙發上一扔,癱坐在上面,跟爸爸講起了這件事。
如今社會各處都在構建和諧社會,其重點就是「以人為本」。「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就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我一本正經的讀給爸爸聽。
那不就是體現出人們身上還缺少些什麼東西嗎?那就是公德心。「給老、弱、病、殘、孕者讓座」之說我們已耳熟能詳,但誰百分之百做了,一定有很多,但總有人上公交車前首先拋下了公德心,再瀟灑的走上車。放棄那一點仁愛,多給自己一點方便,良心不安啊!就讓那公德心隨著公交車的發動,被車輪捲走,再一點點地碾碎。
回頭看看,問心無愧;看過以後,信心百倍!不要放棄車輪下那一點公德心,以寬容、仁愛對社會,換和諧社會。
【篇四:由堵車想到的——社會公德的缺失】
結束了一天的課程,我高興地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車,準備好好休息休息。但是,公交車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停下了,看來是堵車了。長長的車流匯成了一條長河,無論是前面,還是後面,都望不了盡頭。喇叭聲、叫罵聲、抱怨聲此起彼伏,讓疲憊的我更是煩心。於是,我為了了解堵車的真相,也為了節省時間,我毅然下了車,向家的方向走去……
在家旁的三叉路口,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幕:一輛銀灰色的越野車停在路邊,司機可能去路邊的商店去買東西去了。而眾多的車流,就被這輛小車給塞住了,原本的兩車道變成了一車道,而此時正好是下班的高峰期,怪不得會堵車。
我不禁憤怒了起來,因為就在馬路前不遠的對面,就有一塊可以停車的小空地。為了自己買東西的方便,就不顧別人了嗎?這又是一個社會公德的缺失。
我還不曾忘記我在品德書上看到的:一名16歲的少年高某,僅僅是因為無聊,就到鎮中學放高音喇叭幹擾教學,又開著拖拉機進學校橫衝直撞,還在路上攔截學生侮辱打罵。當老師出面勸阻時,他竟然還說:「我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氣死別人,不被法辦!」……
我也不曾忘記我曾親眼看見過的:一個時髦青年隨手扔掉了一個可樂瓶,可樂灑得地上到處都是。一位老太太差點因此而摔倒……
我更不曾忘記我曾親耳聽見過的:一名公交司機僅僅因為前面有車掉頭,阻礙了公交車的行駛,就破口大罵:「搞快點滾吧!」……
社會公德是反映社會文明程度的一面鏡子,可這面鏡子折射出的是什麼呢?醜陋、無恥、卑鄙!作為中國人,我們真的需要素質。我們應該意識到:我們的道德已開始在滑坡,千年文明古國的形象早已不在,社會公德建設,刻不容緩!
多一點道德,好嗎?
【篇五:社會的公德心與愛心】
社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今天我就親眼目睹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
中午的時候,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吃飯,要經過新馬路,當我門剛過完馬路的時候,媽媽看見一個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走著走著就「咚」的一聲的摔了下去,很久都沒起來,媽媽馬上叫我看,去扶老爺爺。我看了半天,都沒看見老爺爺在哪,我問媽媽:「哪呢,哪呢?」當我看見了老爺爺的時候,離他很遠了,接著我又看見幾個趕集的幾個路人去扶那位老爺爺,把他帶到椅子上坐下了,然後較近的人家給他送去了水,問這問那,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可我還認為這位老爺爺的家人對他很不負責任,在這個時代,像著樣的來人一般都在家好好修養,而著位老爺爺去還一個人去趕集。
其實,在我們這個社會了也有相反的人,他們看見需要幫助的人就裝做沒看見,不理不問,這些人的良心一定泯滅了。
可是,不管怎麼說,我們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強的公德心和愛心,只要人人都像那幾個路人一樣,我們這個大家庭一定會更加溫暖,更加和諧!
【篇六:評說社會公德】
在這個世界上有講公德的人,也有不講公德的人,下面我就說一說這個不講公德的人吧。
這件事發生在我姥爺家的樓道裡,我姥爺六年前從平房搬進了東平小區的樓房。在這六年裡,有很多人往樓道裡貼小廣告,或者自己寫上小廣告。比如說:家庭點滴啊、修上下水啊、開換鎖了、辦證了等等,很髒也很亂。
近期,東平小區發展為物業小區,工人們費了很長時間和人力,才把樓道裡的牆和扶手重刷了一遍,非常乾淨好看。但是還有一些人往樓道裡寫小廣告。這回他(她)看沒人寫,所以把字寫的特別大,非常難看,因為一共六層樓,以上五層看似乾淨整潔的牆面,只有一樓是寫小廣告的牆,一樓又變的又髒又亂了,讓人看了心情很不好。
我覺得這個寫小廣告的人很不講公共道德,人們都說,即使我想辦證,我也不去他(她)家,因為太不講公共道德了。
【篇七:講公德,做文明人】
在街頭漫步的時候看見垃圾,你是否彎腰撿起?在公共汽車上看見老弱病殘,你是否主動讓座?在與別人說話時,你是否已經學會用「請」「對不起」「謝謝」「再見」「沒關係」?
以前,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報導。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數都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人家回答:「因為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
做一個文明人吧!還地球媽媽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千萬不要再給養育我們的地球增添負擔了。你知道嗎?塑膠袋因為回收再利用的成本高,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說是無利可圖,所以一般用過後的塑膠袋就被當成垃圾袋使用,一般使用一兩次就丟棄了,這些未被回收的塑膠袋進入環境後,就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當你看到垃圾,請彎下腰,讓垃圾也回到它的「家」,好嗎?
做一個文明人吧!讓這社會增加一點溫情,我相信誰都不願意生活在一個冰冷的世界裡吧。如果你想留給別人一個好印象,那麼,請聽我幾句勸:見到長輩主動問好,別人覺得你禮貌的同時,還會增加好心情。在公共汽車上,見到老弱病殘要主動讓座,別人覺得你樂於助人的同時,還會帶給你無限的快樂與幸福。說話時加一個「請」,別人幫助了你,滿懷感激地說一聲「謝謝」;做錯了事誠懇地道一句「對不起」;如果人人這樣做,世界將被愛所包圍,何樂而不為呢?
謙讓,寬容,看起來好像並不簡單,其實一點都不難。
有的時候,謙讓不是吃虧,是給自己留有餘地。謙讓是一種胸懷,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養。我們需要謙讓精神,這個時代也呼喚著謙讓精神。俗話說的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想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才四歲就懂得要讓著別人,把最不好的留給自己,而我們不知要大他多少歲,卻還沒有完全學會這門功課。謙讓,很簡單。發東西的時候,不要和別人搶,讓別人先拿,你的東西別人拿不走。坐座位的時候,讓別人先坐。挑東西的時候,讓別人先挑。即使不是真心的,久而久之,也會變成一種習慣。
有人說:「多一些寬容就少一些心裡的隔膜,多一份寬容就多一份友愛。」的確,我們需要寬容,世界需要寬容。偷偷告訴你,其實寬容他人就是寬容自己。為什麼要那麼斤斤計較。簡簡單單的三個字——沒關係,那麼難說出口嗎?做一個寬容之人吧,讓別人快樂的同時,也快樂了自己。
當你養成了謙讓和寬容的好習慣,你就會發現,你周圍的人也對你態度好有禮貌,因為在你對別人好時,別人也會對你好。
五千年來,中國都是人人傳唱的禮儀之邦。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倡以「禮」治國。我們要傳承上一輩的傳統美德,做一個講公德的文明人。
【篇八:做個有公德的少年】
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小區前面剛剛刷上的水泥顯得格外清亮。
在家中,我們不知道在下雨,媽媽提議去阿姨家玩!走到到樓下的水泥前才發覺在下雨。我們在樓下觀雨,發現未乾的水泥上留下深深地車印奶奶長嘆了一口氣說:「誰這麼沒公德,幹了之後肯定很彆扭!」正在這時又來了一個摩託車,從水泥上開過。奶奶說了他一句,他竟然不以為然,真不可理喻。這是來了一個小青年,抬腿就往上邁,我們幾個趕忙叫住他,可還是留下了幾個腳印!瞧瞧這麼多沒公德的人!清亮的水泥上留下了一個個傷痕!
我呼籲同學們!呼籲全省人!呼籲全國人!呼籲全世界人!做個有公德的人吧!讓全世界變得僅僅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