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黨員《淬火成鋼》觀後感

2023-07-27 22:00:19

  《淬火成鋼》最大的突破在於精準還原長徵歷史,藝術呈現長徵精神。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觀後感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黨員《淬火成鋼》觀後感一:

  央視正播紅軍歷史電視劇《淬火成鋼》,這是工科盲臆想出來的名字。淬火根本不可能成鋼。

  在氧氣發明之前,爐溫不足,人類要得到鋼很困難,原始的辦法是百鍊成鋼,還有鍛打,千錘百鍊。然而淬火卻不能成鋼。只能先得到鋼,後淬火,從而得到更高的硬度和韌性。

  非鋼的金屬,鐵,淬火沒有任何意義,一節鐵絲、一塊白鐵皮,淬火之後跟淬火之前是一樣的,沒有改變,因為這些都是鐵。炒菜鐵鍋也不能淬火,那是鑄鐵。只有高碳鋼,好鋼,淬火才有意義。

  任何非鋼的金屬,淬火不可能成鋼,不論是鐵、鑄鐵,都不能。淬火併不改變含碳量,鋼與鐵、鑄鐵的區別,正在含碳量。

  20xx黨員《淬火成鋼》觀後感二:

  電視連續劇《淬火成鋼》在央視一臺剛剛播完,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上至國共雙方最高層人員,下至普通士兵和普通群眾,許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很有特色,給人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其中關於紅軍總司令朱德形象的塑造給人的印象幾乎是耳目一新,較之以往此類題材影視劇裡面朱德形象的塑造有較大突破,或者說,該劇換給了我們一個全新而真實的朱德。

  朱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中,無論從哪一個方面講,其地位與貢獻都舉足輕重。和其他共產黨的任何領袖人物相比,任你怎樣權衡評說,也只有他可以好無愧色地緊隨毛澤東之後,成為共產黨人當之無愧的主要革命領袖。其他中共高層領袖包括周恩來劉少奇等人在,似乎都難出其右。

  朱德所走的道路並非一番坦途,起碼在中共建黨初期最高領導人陳獨秀眼裡,他只是一個標準的舊式軍閥。惟其如此,當年朱德拋卻滇軍高官位置前往上海,向陳獨秀提出自己加入共產黨願望的時候,陳獨秀帶著異樣的眼光審視著他,似乎很不耐煩地就輕輕把他打發走了。那時候的朱德,為了追求新的救國道理,已經徹底摒除了身上舊軍人的各種不良習慣,剛下死決心戒掉了已經上身的吸食鴉片癖好。可以說,在滇軍將帥系列裡,朱德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生活作風與道德習尚。他不賭博,不納妾,喜讀書學習,唯一的缺點就是吸食鴉片。如果朱德在滇軍裡繼續發展,或者後來接受四川軍閥楊森的邀請,沉醉在軍閥群體裡,那他一生的富貴榮華就絕無堪憂之處。然而,朱德志存高遠,他的心思絕不在一人一家一地,更不在偏安一隅追求自己的富貴升遷,他和較他小的毛澤東、周恩來一樣,早就把自己的理想追求放在國家民族的至高境界,得勢一方為非作歹作威作福的軍閥生活是他極為鄙視與厭棄的。

  遭遇陳獨秀冷遇的朱德,並為失去信心。他匆忙把妻兒安置在老家後,不顧不惑之年的年齡局限,依然和許多小他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的志士青年們一起,漂洋過海前往歐洲,探尋他所嚮往的救國道路。在那裡,他與旅歐共產黨領導人,年齡上小他整整一輪的周恩來相識相知,並由周恩來介紹如願以償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自此,朱德的人生步入了苦難而輝煌的歷程。

  蔣介石背叛革命後,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一時間命喪不測血染中華,從來就沒有思慮國過擁有自己武裝力量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血的教訓面前一下子清醒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打響的,朱德雖然參與並部分領導了南昌起義,卻不在起義的主要領導者行列。起義失敗後,主力部隊很快在南下途中遭遇敵人圍攻而被打散。領導起義的幾個主要領導人次第逃亡廣州香港避難,其他人員非死即散。只有負責斷後的朱德帶領的一部分起義人員,衝破千難萬險,一路輾轉來到湘西。在利用自己與舊軍隊的關係獲得暫時託身之處後,朱德沒有忘記自己作為共產黨員的職責與使命,他很快就與地方共產黨的組織取得了聯繫,並相機發動了湘南暴動。在白色恐怖網絡千重的艱難環境裡,一支微小紅色力量的生存與發展是極其艱難的。就在他和他的部隊身陷困境不知指向何方的時候,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的消息傳來了,朱德、陳毅立刻委派毛澤東的弟弟毛澤譚前去聯繫。而毛澤東在聞聽朱德一行的情況後,早已委派何長工下山與他們取得聯繫。何長工歷盡艱難,多方打聽,終於轉道而來,與朱德的部隊取得了聯繫。就這樣,毛澤東與朱德這兩位在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偉大革命事業中不可或缺的歷史巨人終於在井岡山會師了。朱毛紅軍從此威震中國外,成了中國紅色革命當之無愧的號角與旗幟,把一個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泥沼之中的腐敗舊中國燃燒得火光熊熊,紅旗招展。

  朱德到井岡山後,堅定地和毛澤東一起,披肝瀝膽,榮辱與共,攜手前進,並行不悖。他們之間雖然在軍事策略與具體戰術上有過某些爭議與分歧,可他們始終都懷著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的責任心坦然相處,最終達到完美的結合。朱毛,在一個時期,曾被許多不明真相的人看做是一個人。朱德為人大氣寬厚,深具長者之風。他謙遜樸實,作風淳樸,在紅軍中享有崇高威望。就是在前往井岡山之前,他曾經在一次與當地民眾見面的大會上登臺發言,當與會民眾看到聞名遐邇的紅軍軍長竟是這般普通的裝束與相貌時,無不瞪大了眼睛。緊接著,各行各業的人都紛紛議論,爭搶著說朱紅軍軍長是自己行業裡的人。由此可見,朱德自身巨大的親和力和凝聚力。

  紅四軍成立後,朱德和毛澤東便組合成了中國共產黨軍隊內絕佳的軍政搭配,一個擔任政治委員,一個擔任軍長。再後來,紅軍力量逐步發展壯大,朱德成了眾望所歸的紅軍總司令,毛澤東成了紅軍總政委和前委書記。這兩個軍政絕配就這樣雖歷盡波折,卻一直在繼續與延伸,壯大與擴張。可以說,沒有朱德,就沒有南昌起義留下的那支隊伍;即便暫時有,也可能在後來的轉戰途中被實力強大的敵人打敗打散。這一點,連當時緊隨朱德的陳毅元帥也堅信不疑。同樣,在井岡山,朱德的加入,無異使毛澤東如虎添翼。兩支同樣力量薄弱的紅色隊伍,一旦握成一個拳頭;兩位同樣才華出眾的革命領袖並一旦肩作戰,同心同德,就會產生翻江倒海的巨大力量。井岡山根據地的逐步興旺發達,和隨後機敏果決的轉戰閩西,正是這兩支隊伍結合和兩位卓越領袖帶領的結果。

  在長期革命實踐中,朱德對毛澤東的認識與敬仰也在日趨成熟與完善。在實際的革命鬥爭生活中,在對中國革命宏偉願景的規劃設計中,朱德深深地敬佩毛澤東,並以實際行動堅決維護毛澤東的領導權威,甘心情願地當配角。這一點,在電視劇《淬火成鋼》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說實話,既往有朱德出現的影視劇,無不把這位功高蓋世一生淡薄名利的偉大革命領袖刻畫得可有可無甚至毫無建樹。這實在是對歷史的極不負責,也是對深具謙遜厚道無私美德的朱德元帥的極大不尊重。當然,在偉大卓絕的毛澤東身邊,朱德的出眾軍事才華與巨大貢獻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被遮掩了,因為毛澤東的軍政才華與人格魅力古今罕見,中外難求。朱德作為毛澤東軍事上的主要助手,長期工作在最高統帥部裡,很少去指揮一支部隊和一場具體戰役,當然也就不可能象其他將帥那樣有具體可見的戰績。他被一些人誤解,似乎也有一定道理。曾有人這樣評價朱德,只配是一位戰術家,而決不能稱為戰略家,這樣的評價實在是對朱德的極大誤判甚至極大的不公。在毛澤東身邊,他甘願默默無聞地配合毛澤東,盡己所能地為革命事業做著最大的貢獻,甘之若飴,無怨無悔。他的高尚偉大,他的無私睿智,也就深刻地表現在這裡。

  朱德革命生涯中最暗淡的日子莫過於隨紅四方面軍遭遇張國燾裹脅南下的一年多,張國燾是共產黨內犯山頭主義門閥注意分裂主義錯誤最嚴重的主要領導人。一四方面軍歷盡千難萬險終於會師四川後,按說對處於困窘之境的革命事業極為有利,可張國燾自恃自己手下人多槍多,就開始產生奪權的欲望。他屢次三番對抗中央要挾中央,毫無顧忌地伸手要權。在中央有限度滿足他的部分願望後,他依然出爾反爾,私自篡改紅軍北上陝甘的計劃,竟然率領四方面軍南下,並且密電陳昌浩監視中央領導人,阻止他們北上。並聲言如若不行,就要開展黨內鬥爭。張國燾的野心日益暴露甚至已經不加掩飾,朱德雖為紅軍總司令,可在四方面局內,也為張國燾多方限制,基本沒有多少發言權。

  處處事事對革命事業絕對忠誠和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是朱德最基本的品質。身處那樣的境地,他一刻也沒有放棄對張國燾的勸解與鬥爭,以自己獨有的影響與人格魅力不失時機地做四方面軍幹部的工作,讓他們認識到張國燾極力主張南下的錯誤,明白北上抗日的正確性和勢在必行。張國燾曾一度失去理智,對朱德軟硬兼施,甚至加以虐待。他不僅撤走了朱德身邊的警衛人員,還一度停止了對他生活上的供應。好在隨四方面軍一同南下的還有中央紅軍的紅五軍和三十二軍,軍長羅炳輝和董振堂雖然不便於公開與張國燾鬥爭,但還是從自己軍中為朱德抽派了警衛人員,送去必需的生活品。

  當利令智昏的張國燾在卓木碉自立中央並威逼朱德公開宣布與毛澤東分裂時,朱德堅持原則絕不退讓。他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義正詞嚴地批評張國燾自立中央的嚴重錯誤,坦然表示自己的立場與態度,決然不會與毛澤東分道揚鑣。他以聲震國內外的朱毛紅軍之說駁斥張國燾:外國人都說朱毛是一個人,哪有朱反對毛的?

  可以說,如果沒有朱德在四方面軍的耐心說服與堅定態度,四方面軍很難說最後在頻遭失利後會再次北上。當然這裡面的原因還有有很多,張浩從共產國際回來後帶回的共產國際指令,二方面軍賀龍任弼時的配合與勸說,中央在鬥爭策略上的機斷靈活,四方面軍將士們在血的教訓面前的覺醒與呼籲等,都是促成四方面軍最終北上的原因。

  劇中的朱德,一掃過去影視劇中的只顯寬厚不見原則,只會附和沒有主見,只能偶發脾氣並無真知灼見的簡單手法,讓我們認識了這樣一個在紅軍隊伍裡深孚眾望的總司令或者紅軍之父形象:堅持原則不讓步,是非面前態度鮮明,對張國燾錯誤行為既嚴肅批評又耐心勸導,對張國燾獨斷作風既巧妙阻攔又不失分寸,與張國燾說起話來既有長兄般親切推心又有同志般真誠耐心。

  劇中,朱德在一次勸說張國燾要服從黨中央領導、服從毛澤東作為黨的主要領導人的歷史選擇時,無論是語調上還是談話內容上,無不聲情並茂,推心置腹。他拿自己和周恩來一次談話時對毛澤東的定論來說服對方,勸說他要有自知之明,要必須放棄與中央的對立,自覺接受中央領導,堅定回歸到黨的組織路線上來。他說,我和恩來曾經交流過,這些意見恩來同樣也和曾經的中央總負責博古交流過,毛澤東是我黨領袖人物中難得的軍政全才,他身上兼具著領袖人物所必需的綜合能力與出眾才華,這是黨的其他領導人所不具備的。我們這些人只可以負責做好某一方面的具體工作,總攬全面不是我們的優長,我們也總攬不了。還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本職工作,為黨和革命事業做出我們各自應有的貢獻。

  在張國燾一味固執己見,違背組織原則,反覆跨越黨的組織私自做出重大決定時,劇中的朱德一掃平日裡和善寬厚的特性,一下子變得極度嚴肅甚至暴怒,他對張國燾的厲聲指責一如黃鐘大呂一般聲激蕩人心。該劇中,朱德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可圈可點。他有主見有謀略,堅持原則,決不讓步。即便再受委屈,也從不抱怨,即便再受挾制也從不妥協。對張國燾,他既耐心勸導說服,又立場堅定地予以堅決鬥爭;既講原則又不失靈活,使得張國燾在他面前幾乎處處話語上被動,行為上盡顯無可適從之態。朱德的睿智不僅表現在他的言語行動上,還表現在他身邊其他領導人背地裡對他的議論上。劉伯承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赫赫有名戰功卓著的將帥,他那時候和朱德一樣在四方面軍中受到張國燾的打壓與排擠。他曾對二方面軍的幾位領導說,總司令深具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他每說出的話做出的事,無不蘊含著極其豐富的鬥爭經驗與智慧,這是一般人無可比擬的,也是不易絕對察覺得到的。

  當張國燾擔心自己北上後會受到中央報復時,朱德總是耐心勸說他,首先讓他相信毛澤東作為雄才大略的革命領袖,從來都是對事不對人,對犯錯誤的同志一向寬大處理,主要看他是如何改正的,絕不會秋後算帳。他拿博古等人的例子具體說明,令張國燾放下心來。生活中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凡是自私心越強的人,總會把別人想得和他一樣自私狹隘。張國燾就是這樣,他以自己的八萬多人馬試圖威脅中央,奪取最高領導權,一而再再而三地違背中央指示一意孤行,給黨的事業帶來了不可枯量的損失。以他自己的處事原則,這樣的錯誤甚至是罪過是決不可饒恕的,因此他時刻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直至到了陝北之後,他仍然頑固堅持這一觀點,要到青海寧夏獨立開創根據地,與中央繼續做分庭抗禮之態。正是他的一錯再錯,給紅軍三大主力的會師以及整個革命事業帶來了不盡的麻煩和巨大的損失,也使紅軍失去了許多轉危為安的有利戰機。尤其是由於張國燾到達陝北後的歧路徘徊和一心向西,造成二方面軍渡渭河時,失去策應,險遭四面圍攻的國民黨部隊將其全軍圍殲殆盡的危險。連跨域萬水千山突破長徵途中無數難關依然坦然如故的賀龍都止不住發出驚嘆:此役是長徵以來最危險的一次!

  該劇中,朱德作為德高望重的紅軍總司令的身份與地位也得到很好展示。二四方面軍會師時,他登臺講話,充滿激情,飽含激勵,激奮人心;三大主力會師後,他再次登臺講話,語句鏗鏘,信心飽滿,豪情四溢。作為三軍總司令的浩然正氣和紅軍領袖的的風採,得到了完美的表現。使人從內心裡不由自主發出感慨:這才是真實的朱德!這才是紅軍、八路軍、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堅毅豪邁,威武剛毅,氣勢如虎,遠見卓識。

  朱德的高尚品質和非凡魅力,使他在共產黨革命的隊伍中擁有極高的威望。全軍將帥無不對他極度尊重與敬仰,他的樸實蘊含著偉大,他的淡定蘊含著智慧,他的無私蘊含著高尚,他的堅定革命信仰貫穿一生。

  戰爭年代,朱德和戰士們打成一片,從來就沒有可望不可即的高邈之感,更無任何故作高深的凡俗之狀。他可以和普通戰士活躍在籃球場上來回奔跑,他可以和普通戰士一起親臨第一線衝鋒陷陣奮勇殺敵,他可以在紅軍處於極度危難時期不顧毛澤東勸阻隻身衝到萬分危急的火線上挽回敗局,他可以面對著國民黨高層軍事將領談笑自如用事實教育他們八路軍堅守的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是多麼的現實與可行,他可以把自己唯一的兒子在建國後送去當火車司機也不願為其謀取任何在別人看來尊貴而閒適的工作,他可以在鮐背之年依然寶刀不老親自書寫革命到底的字幅以示繼續革命的壯志豪情,他可以把史沫特萊臨終前遺留給他的關於他的傳記《偉大的道路》一書的幾十萬稿費還有一生僅有的兩萬積蓄全部交了黨費也不願留絲毫給自己的兒女們,他可以在晚年不顧老邁之軀繼續為黨和國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為毛主席周總理分擔憂愁也不願待在家裡頤養天年。

  朱德的偉大與高尚完全是渾圓的璞玉,不用任何人為的虛飾與雕琢;朱德的偉大與高尚完全是一汪平靜深邃的大海,不用誰去人為的做出噴泉模樣渲染出所謂的飛湍瀑流;朱德的偉大與高尚完全是一種沒有任何私心沒有任何利慾的至尊至聖品格,完全用不著誰去刻意的拔高與炒作;朱德的偉大與高尚完全是一種對崇高革命信仰和偉大卓越領袖的自覺追隨與維護,用不著誰去無謂地加以動員與勸說。

  眾多有朱德出現的影視劇都難免有一種缺憾,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中地位僅次於毛澤東的總司令朱德,其各方面的表現簡直不如他麾下的任何一個人。這幾年,周恩來的高大全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固然,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內,其地位與貢獻,其人格魅力與高尚品質也同樣有口皆碑。但朱德的地位與貢獻,除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是完全可以與周恩來相比美的。其他如彭德懷、劉伯承、粟裕等人,皆有大量的影視劇謳歌他們的不凡經歷與特殊貢獻,即便在同一部影視劇裡,地位。作用、貢獻遠高於他們的朱德卻表現得無足輕重甚至可有可無。這實在有點太慢待我們德高望重的總司令了,也實在與真實的歷史有較大的出入。

  抗戰時期,美軍援華最高司令史迪威因與蔣介石發生難以調和的矛盾被傳喚回國,他對中國的記憶尤以共產黨人最深為深刻,而在他接觸的共產黨領袖中,尤以對朱德的印象最好。他在給友人的信中曾說道:我多想回到那邊,在朱德身邊,扛一支槍,和他一起戰鬥!

  朱德的寬厚與樸實,毛澤東的特別出眾與卓越,世俗的跟風與勢利,都可能是朱德元帥較之共產黨內其他第一代領導人聲名不彰的原因。但歷史必定是歷史,事實必定是事實,既然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朱德是和毛澤東並列一起的中國革命領袖被國際社會所接受,更為全黨全軍所接受,那他的革命功勳與歷史地位就應該名至實歸。

  我覺得,電視劇《淬火成鋼》就開了個好頭,希望以後有關朱德的影視劇能夠給我們帶來一個真實完整的朱德,使他的歷史地位與卓越貢獻得到公平美好的展示。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