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節省餌料的水稻田套養泥鰍的方法與流程
2024-02-25 18:22:15 2
本發明屬於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省餌料的水稻田套養泥鰍的方法。
背景技術:
泥鰍(學名: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屬鰍科。形體小,細長,只有三、四寸。且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泥鰍在中國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較多,北方不常見。全年都可採收,夏季最多,泥鰍捕捉後,可鮮用或烘乾用。可食用、入藥。泥鰍被稱為「水中之參」,生活在湖池,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魚,它和其它的魚不相同,無論外表,體形,生活習性都不同,是一種特殊的鰍類,泥鰍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低,屬於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泥鰍的養殖一般會選擇專門的養殖工具或養殖池塘,需要大量的飼料餵養,成本高,而且營養成分單一,泥鰍產量低,品質差,養殖效益低;而水稻的生長過程中水稻田中具有很多浮遊生物、害蟲等,可以為泥鰍的生長提供多種飼料,充分利用土地的同時還能提高水稻和泥鰍的品質,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不過現有的水稻田和泥鰍養殖過程中往往水稻田需要噴施農藥化肥,導致泥鰍受到農藥化肥的影響而品質差,死亡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省餌料的水稻田套養泥鰍的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節省餌料的水稻田套養泥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水稻田,在水稻田四周開挖養殖溝槽,所述養殖溝槽相通,在養殖溝槽底部和兩側壁上均鋪設防逃膜,然後再防逃膜上鋪設厚度為8-10cm的池塘淤泥,並在養殖溝槽上方鋪設防鳥網;
(2)在養殖溝槽外側開挖引水溝槽,引水溝槽設有進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引水溝槽和養殖溝槽之間開設有連通溝;
(3)6月-7月農忙季節,在稻田插秧,然後注水至水位10-15cm;並在水稻田中按照每畝田45-55kg的量堆積發酵腐熟牛糞;
(4)待水稻返青後每畝稻田施用25-35kg的生石灰、漂白粉0.5-1.5kg,兌水攪拌均勻後噴灑入稻田中,7-10天後將體長3-4cm的泥鰍投入到養殖溝槽中,養殖密度為每畝稻田25-35kg;
(5)在泥鰍放養3天內不用投餵飼料,讓泥鰍適應環境,從第4天開始投餵飼料,每天進行早晚兩次定量定時的泥鰍專用飼料投餵;
(6)每7-10天進行水質更換,每次換水量為稻田水量的20-30%,每次換水時加入5-8mg/l濃度的生石灰消毒,每隔10-15天投餵藥餌兩次,每畝投餵3-4kg,同時檢測控制水位;
(7)水稻田中泥鰍進行捕撈和水稻收割。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養殖溝槽的寬度為2-4m,深度為1.2-1.6m,所述的養殖溝槽分布在稻田的四周內側。
優選地,所述的步驟(2)中的引水溝槽寬度為1-2m,位于田埂內側0.6-0.8m,深度為0.4-0.6m,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田埂上,出水口設置在於進水口相對側的田埂上。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腐熟牛糞包括牛糞和稻草秸稈,牛糞和稻草秸稈的比重為2:3。
優選地,所述步驟(4)中泥鰍苗放養前用中藥水浸泡消毒2-3min,並用3-5%的食鹽水浸泡4-6min,在鹽水中翻滾、蹦跳嚴重的應剔除。
優選地,所述的中藥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枸杞子8-12份、黃芪10-18份、茯苓6-8份、魚腥草12-18份、甘草8-12份;粉碎後混合加入5-10倍的水煎煮而成。
優選地,所述的步驟(5)中定量投餵為3月齡時為泥鰍體重的1.5%-2%;4-6月齡為泥鰍體重的3.5%-4.5%;7-8月齡為泥鰍體重的10%-14%;9-10月齡為泥鰍體重的4%-4.5%;定時為早上8點-9點;晚上5點-6點,且早上投餵總量的35-45%,晚上投餵總量的55-65%。
優選地,所述步驟(5)中泥鰍專用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粉60-80份、豆腐渣30-40份、紅曲米3-5份、魚粉20-30份、蚯蚓粉9-15份、磷脂油2-4份、貝殼粉5-10份、維生素2-3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6)中藥餌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發酵豆粕20-30份、麥麩15-25份、魚骨粉15-20份、紅蟲粉30-40份、南瓜粉10-20份、土黴素0.2-0.4份。
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的節省餌料的水稻田套養泥鰍的方法,方法簡單科學,泥鰍可以清除田中雜草,防治土壤板結、促進水稻根系發育和分櫱,保持水質清洗,促進水稻生長,能節約養殖空間,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泥鰍可以利用水稻田中的浮遊生物、害蟲等作為餌料,節省外用添加的餌料,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減少了水稻病蟲害發生率,提高了水稻的品質;產出率高,成本低,泥鰍口感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節省餌料的水稻田套養泥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水稻田,在水稻田四周開挖養殖溝槽,所述養殖溝槽相通,在養殖溝槽底部和兩側壁上均鋪設防逃膜,然後再防逃膜上鋪設厚度為8cm的池塘淤泥,並在養殖溝槽上方鋪設防鳥網;
(2)在養殖溝槽外側開挖引水溝槽,引水溝槽設有進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引水溝槽和養殖溝槽之間開設有連通溝;
(3)6月-7月農忙季節,在稻田插秧,然後注水至水位10cm;並在水稻田中按照每畝田45kg的量堆積發酵腐熟牛糞;
(4)待水稻返青後每畝稻田施用25kg的生石灰、漂白粉0.5kg,兌水攪拌均勻後噴灑入稻田中,7天後將體長3cm的泥鰍投入到養殖溝槽中,養殖密度為每畝稻田25kg;
(5)在泥鰍放養3天內不用投餵飼料,讓泥鰍適應環境,從第4天開始投餵飼料,每天進行早晚兩次定量定時的泥鰍專用飼料投餵;
(6)每7天進行水質更換,每次換水量為稻田水量的20%,每次換水時加入5mg/l濃度的生石灰消毒,每隔10天投餵藥餌兩次,每畝投餵3kg,同時控制水位;
(7)水稻田中泥鰍進行捕撈和水稻收割。
所述步驟(1)中養殖溝槽的寬度為2m,深度為1.2m,所述的養殖溝槽分布在稻田的四周內側。
所述的步驟(2)中的引水溝槽寬度為1m,位于田埂內側0.6m,深度為0.4m,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田埂上,出水口設置在於進水口相對側的田埂上。
所述步驟(3)中腐熟牛糞包括牛糞和稻草秸稈,牛糞和稻草秸稈的比重為2:3。
所述步驟(4)中泥鰍苗放養前用中藥水浸泡消毒2min,並用3%的食鹽水浸泡4min,在鹽水中翻滾、蹦跳嚴重的應剔除。
所述的中藥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枸杞子8份、黃芪10份、茯苓6份、魚腥草12份、甘草8份;粉碎後混合加入5倍的水煎煮而成。
所述的步驟(5)中定量投餵為3月齡時為泥鰍體重的1.5%;4-6月齡為泥鰍體重的3.5%;7-8月齡為泥鰍體重的10%;9-10月齡為泥鰍體重的4%;定時為早上8點;晚上5點,且早上投餵總量的35%,晚上投餵總量的65%。
所述步驟(5)中泥鰍專用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粉60份、豆腐渣30份、紅曲米3份、魚粉20份、蚯蚓粉9份、磷脂油2份、貝殼粉5份、維生素2份。
所述步驟(6)中藥餌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發酵豆粕20份、麥麩15份、魚骨粉15份、紅蟲粉30份、南瓜粉10份、土黴素0.2份。
實施例2
一種節省餌料的水稻田套養泥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水稻田,在水稻田四周開挖養殖溝槽,所述養殖溝槽相通,在養殖溝槽底部和兩側壁上均鋪設防逃膜,然後再防逃膜上鋪設厚度為10cm的池塘淤泥,並在養殖溝槽上方鋪設防鳥網;
(2)在養殖溝槽外側開挖引水溝槽,引水溝槽設有進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引水溝槽和養殖溝槽之間開設有連通溝;
(3)6月-7月農忙季節,在稻田插秧,然後注水至水位15cm;並在水稻田中按照每畝田55kg的量堆積發酵腐熟牛糞;
(4)待水稻返青後每畝稻田施用35kg的生石灰、漂白粉1.5kg,兌水攪拌均勻後噴灑入稻田中,10天後將體長4cm的泥鰍投入到養殖溝槽中,養殖密度為每畝稻田35kg;
(5)在泥鰍放養3天內不用投餵飼料,讓泥鰍適應環境,從第4天開始投餵飼料,每天進行早晚兩次定量定時的泥鰍專用飼料投餵;
(6)每10天進行水質更換,每次換水量為稻田水量的30%,每次換水時加入8mg/l濃度的生石灰消毒,每隔15天投餵藥餌兩次,每畝投餵4kg,同時控制水位;
(7)水稻田中泥鰍進行捕撈和水稻收割。
所述步驟(1)中養殖溝槽的寬度為4m,深度為1.6m,所述的養殖溝槽分布在稻田的四周內側。
所述的步驟(2)中的引水溝槽寬度為2m,位于田埂內側0.8m,深度為0.6m,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田埂上,出水口設置在於進水口相對側的田埂上。
所述步驟(3)中腐熟牛糞包括牛糞和稻草秸稈,牛糞和稻草秸稈的比重為2:3。
所述步驟(4)中泥鰍苗放養前用中藥水浸泡消毒3min,並用5%的食鹽水浸泡6min,在鹽水中翻滾、蹦跳嚴重的應剔除。
所述的中藥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枸杞子12份、黃芪18份、茯苓8份、魚腥草18份、甘草12份;粉碎後混合加入10倍的水煎煮而成。
所述的步驟(5)中定量投餵為3月齡時為泥鰍體重的1.5%;4-6月齡為泥鰍體重的3.5%;7-8月齡為泥鰍體重的10%;9-10月齡為泥鰍體重的4%;定時為早上9點;晚上6點,且早上投餵總量的45%,晚上投餵總量的55%。
所述步驟(5)中泥鰍專用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粉80份、豆腐渣40份、紅曲米5份、魚粉30份、蚯蚓粉15份、磷脂油4份、貝殼粉10份、維生素3份。
所述步驟(6)中藥餌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發酵豆粕30份、麥麩25份、魚骨粉20份、紅蟲粉40份、南瓜粉20份、土黴素0.4份。
實施例3
一種節省餌料的水稻田套養泥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水稻田,在水稻田四周開挖養殖溝槽,所述養殖溝槽相通,在養殖溝槽底部和兩側壁上均鋪設防逃膜,然後再防逃膜上鋪設厚度為9cm的池塘淤泥,並在養殖溝槽上方鋪設防鳥網;
(2)在養殖溝槽外側開挖引水溝槽,引水溝槽設有進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引水溝槽和養殖溝槽之間開設有連通溝;
(3)6月中旬農忙季節,在稻田插秧,然後注水至水位12cm;並在水稻田中按照每畝田50kg的量堆積發酵腐熟牛糞;
(4)待水稻返青後每畝稻田施用30kg的生石灰、漂白粉1kg,兌水攪拌均勻後噴灑入稻田中,8天後將體長4cm的泥鰍投入到養殖溝槽中,養殖密度為每畝稻田30kg;
(5)在泥鰍放養3天內不用投餵飼料,讓泥鰍適應環境,從第4天開始投餵飼料,每天進行早晚兩次定量定時的泥鰍專用飼料投餵;
(6)每8天進行水質更換,每次換水量為稻田水量的25%,每次換水時加入6mg/l濃度的生石灰消毒,每隔12天投餵藥餌兩次,每畝投餵3.5kg,同時檢測控制水位;
(7)水稻田中泥鰍進行捕撈和水稻收割。
所述步驟(1)中養殖溝槽的寬度為3m,深度為1.4m,所述的養殖溝槽分布在稻田的四周內側。
所述的步驟(2)中的引水溝槽寬度為1.5m,位于田埂內側0.7m,深度為0.5m,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田埂上,出水口設置在於進水口相對側的田埂上。
所述步驟(3)中腐熟牛糞包括牛糞和稻草秸稈,牛糞和稻草秸稈的比重為2:3。
所述步驟(4)中泥鰍苗放養前用中藥水浸泡消毒2.5min,並用4%的食鹽水浸泡5min,在鹽水中翻滾、蹦跳嚴重的應剔除。
所述的中藥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枸杞子10份、黃芪14份、茯苓7份、魚腥草15份、甘草10份;粉碎後混合加入8倍的水煎煮而成。
所述的步驟(5)中定量投餵為3月齡時為泥鰍體重的1.8%;4-6月齡為泥鰍體重的4%;7-8月齡為泥鰍體重的12%;9-10月齡為泥鰍體重的4.2%;定時為早上8點半;晚上5點半,且早上投餵總量的40%,晚上投餵總量的60%。
所述步驟(5)中泥鰍專用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玉米粉70份、豆腐渣35份、紅曲米4份、魚粉25份、蚯蚓粉12份、磷脂油3份、貝殼粉8份、維生素2.5份。
所述步驟(6)中藥餌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發酵豆粕25份、麥麩20份、魚骨粉18份、紅蟲粉35份、南瓜粉15份、土黴素0.3份。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