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1:44:16 3
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選用的原料藥材及重量組分分別是:冰片10份、太子參12份、防風6份、野菊花15份、羌活8份、辛夷10份、川芎10份、白芷8份、柴胡8份、甘草10份。以上方所選用的原料藥材藥性效互補,規避了藥物之間配伍的相惡、相畏、相殺之選,使藥物相須、相使作用顯著,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化溼消涕的作用,是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內服純中草藥組成製劑。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製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中藥製劑。具 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化溼消涕的功效,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療效確切。 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0002] 上頜竇炎是上頜竇的炎性病變。可單發,但常見於多竇受累。分為急性上頜竇炎 和慢性上頜竇炎。急性上頜竇炎有發熱、出汗、乏力、周身疼痛症狀,局部症狀包括頭痛、鼻 阻塞、鼻分泌物增多。慢性上頌竇炎主要為前鼻滴涕或後鼻滴涕,有時鼻分泌物隨頭部姿勢 改變而流出,患者自訴痰多且臭,分泌物為黏液膿性或膿性。急性上頷竇炎有發熱、出汗、乏 力、周身疼痛症狀,局部症狀包括頭痛、鼻阻塞、鼻分泌物增多。慢性上頜竇炎主要為患側 或雙側鼻竇、前鼻滴涕或後鼻滴涕,有時鼻分泌物隨頭部姿勢改變而流出,患者自訴痰多且 臭,分泌物為黏液膿性或膿性。患者常有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思想不能集中。疼痛的部 位通常在同側尖牙窩處,有時可出現同側面頰和牙齒的陣發性神經痛、同側前額、眉根和眼 球後疼痛,但無額竇底部及前壁明顯壓痛和叩擊痛。頭痛晨起輕,午後或久坐時加重。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所述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中藥製劑,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化溼消涕的 功效,治療急性上頌竇炎療效確切。
[0004] 選用的原料藥材及重量組分分別是:冰片10份、太子參12份、防風6份、野菊花15 份、憲活8份、辛夷10份、川考10份、白3E 8份、柴胡8份、甘草10份。
[0005] 本發明選取的原料中藥材中,其功效和藥理作用分別是:冰片:【功能與主治】通 諸竅,散鬱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痺,口 瘡,中耳炎,癰腫,濤瘡,目亦翳膜,蟯蟲病。
[0006] 太子參:【性味歸經】甘,微苦,微溫。入肺、脾經。【功效主治】補益脾肺,益氣生津。 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
[0007]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功效】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定搐。 【主治】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溼痺痛,破傷風。
[0008] 野菊花:功能清熱解毒,消腫。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鏈球菌、綠膿桿菌、蒺 疾桿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性味歸經:微寒;辛、苦;歸肺、肝經。功效:清熱解毒;疏 風平肝。主治:疔瘡;癰疽;丹毒;溼疹;皮炎;風熱感冒;咽喉腫痛;高血壓病。
[0009] 羌活:【功效】: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止痛。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溼 痺;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洩瀉;外用治 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止痛。
[0010] 辛夷:【性味】性溫,味辛微苦。【歸經】歸肺、胃經。【功能主治】散風寒,通鼻竅。 用於風寒頭痛,鼻塞,鼻淵,鼻流濁涕。 _
[0011]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功能與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安 撫神經,正頭風頭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扑腫痛,頭痛,風溼痺痛。
[0012] 白芷:【化學成分】該品含揮髮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當歸素、白當歸醚、歐前胡 乙素、白芷毒素等。還含有揮髮油,油中有3-亞甲基-6-環己烯、i^一炭烯_4、欖香烯、十六 烷酸、壬烯醇等。【功能主治】:祛風溼,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於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 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0013] 柴胡:清虛熱中藥,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 宮脫落、月經不調。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肺經、脾經。功能:透表洩熱,疏肝 解鬱,升舉陽氣。主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 經不調。
[0014] 甘草: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 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 物毒性、烈性,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止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
[0015] 以上方所選用的原料藥材藥性效互補,規避了藥物之間配伍的相惡、相畏、相殺之 選,使藥物相須、相使作用顯著,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化溼消涕的作用,是治療急性上 頜竇炎的內服純中草藥組成製劑。
[0016] 本發明藥物可以採用中藥製劑的常規方法製備成任何常規內服製劑。例如可以將 這些原料藥研成粉末混合均勻散劑衝服;可以將這些原料藥一起水煎,然後濃縮煎液服用, 或者把濃縮煎液濃縮成膏加工成丸劑服用;為了使該藥物的各原料更好地發揮藥效,針對 某原料藥進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這些不能用於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的活性 組分可以加入製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如崩解劑、潤滑劑、粘合劑等以常規的 中藥製劑方法製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口服劑型,如丸劑、散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等。
[0017] 本發明所述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化溼消涕的功效,用於治療急性上頜竇 炎。本發明人經過反覆研究,並通過臨床試驗的反覆驗證,終於找到了有更好療效的內服藥 物,從而完成了本發明。臨床應用是有良好的確切效果:
[0018] 臨床應用的基本資料及典型病例:
[0019] 實施例1.張 XX,女,41歲。2〇12年6月I5日初診。
[0020] 患者感冒後,發熱微惡寒,頭痛全身不適,流膿性黃稠涕,在五官科就診,查雙側鼻 腔輕度充血,下甲不大,中鼻道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兩上頜竇處脹痛不適,以右側尤甚,放射 至右面部及上下牙齒。咽部輕度充血,診斷為急性篩竇炎。經服消炎藥,症狀未減,故前來就 診。患者口苦咽痛,小便赤黃,舌苔黃,脈浮數。此屬風熱代火,熱毒壅盛,宜清熱散風。服 本方6劑後,表邪已解,疼痛消失,膿涕已止,舌脈正常,病癒。
[0021] 製備方法為以下步驟:步驟一)、稱取原料藥材太子參12份、防風6份、野菊花15 份、羌活8份、辛夷10份、川芎10份、白芷8份、柴胡8份、甘草 10份,分別製成飲片,經過 高壓鍋蒸煮殺菌30-60分鐘,晾乾,獲得無菌原材料;
[0022] 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無菌原材料,加入冰片混合,獲得中藥製劑;
[0023] 步驟三)、把步驟二)所獲中藥製劑進行密封包裝,獲得商品中藥製劑。
[0024] 湯劑內服為主,每日早晚2次內服,每次150ml溫服。湯劑則作用快而力峻,適應 於病情較急重者。如病情較輕或緩者,宜為丸劑內服求其功。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中藥製劑,選用的原料藥材及重量組分分別是:冰片1〇份 太子參12份、防風6份、野菊花I 5份、羌活8份、辛夷10份、川芎10份、白芷8份、柴胡^ 份、甘草10份。
[0026] 製備方法為以下步驟:步驟一)、稱取原料藥材太子參12份、防風6份、野菊花15 份、羌活8份、辛夷10份、川弓10份、白芷8份、柴胡8份、甘草10份,分別製成飲片,經過 高壓鍋蒸煮殺菌30-60分鐘,晾乾,獲得無菌原材料;
[0027] 步驟二)、把步驟―)所獲得的無菌原材料,加入冰片混合,獲得中藥製劑;
[0028]轉三)、把步驟二)臓巾麵纖彳禮封鱗,賄^巾藥製劑。'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急性上頜竇炎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選用的原料藥材及重量組分分別 是:冰片10份、太子參I2份、防風6份、野菊花丨5份、憲活8份、辛夷 1〇份、川芎10份、白 芷8份、柴胡8份、甘草10份; 、製備方法為以下步驟:步驟一)、稱取原料藥材太子參12份、防風6份、野菊花15份、 羌活8份、辛夷10份、川芎10份、白芷8份、柴胡8份、甘草1〇份,分別製成飲片,經過高壓 鍋蒸煮殺菌30-60分鐘,晾乾,獲得無菌原材料; 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無菌原材料,加入冰片混合,獲得中藥製劑; 步驟三)、把步驟二)所獲中藥製劑進行密封包裝,獲得商品中藥製劑。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4189083SQ201410488148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5日
【發明者】吳肖慧 申請人:吳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