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壓式自動化壓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6:29:2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壓式自動化壓機,屬於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自動化(Automation)是指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與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自動化技術廣泛用於工業、農業、軍事、科學研究、交通運輸、商業、醫療、服務和家庭等方面。採用自動化技術不僅可以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部分腦力勞動以及惡劣、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而且能擴展人的器官功能,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動化是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顯著標誌。
自動化的概念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過去,人們對自動化的理解或者說自動化的功能目標是以機械的動作代替人力操作,自動地完成特定的作業。這實質上是自動化代替人的體力勞動的觀點。後來隨著電子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計算機的出現和廣泛應用,自動化的概念已擴展為用機器(包括計算機)不僅代替人的體力勞動而且還代替或輔助腦力勞動,以自動地完成特定的作業。
自動化的廣義內涵至少包括以下幾點:在形式方面,製造自動化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代替人的體力勞動,代替或輔助人的腦力勞動,製造系統中人機及整個系統的協調、管理、控制和優化。在功能方面,自動化代替人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僅僅是自動化功能目標體系的一部分。自動化的功能目標是多方面的,已形成一個有機體系。在範圍方面,製造自動化不僅涉及到具體生產製造過程,而是涉及產品生命周期所有過程。
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自動化技術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也為自動化技術的革新提供了必要條件。70年代以後,自動化開始向複雜的系統控制和高級的智能控制發展,並廣泛地應用到國防、科學研究和經濟等各個領域,實現更大規模的自動化,例如大型企業的綜合自動化系統、全國鐵路自動調度系統、國家電力網自動調度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城市交通控制系統、自動化指揮系統、國民經濟管理系統等。自動化的應用正從工程領域向非工程領域擴展,如醫療自動化、人口控制、經濟管理自動化等。自動化將在更大程度上模仿人的智能,機器人已在工業生產、海洋開發和宇宙探測等領域得到應用,專家系統在醫療診斷、地質勘探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工廠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家庭自動化和 農業自動化將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內容,並得到迅速發展。
現有的自動化壓機在進行注模時,其空氣較多,導致出品原料質量差,使用不方便,操作複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壓式自動化壓機。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加壓式自動化壓機,它包含機架、減震板簧、下模、上模、穿接杆、復位彈簧、壓板、導向杆、安裝架、連接架、下壓器、原料倉、單向進料閥、加壓器;所述機架上端的中部安裝有減震板簧,所述減震板簧的上端安裝有下模,所述機架的上端安裝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中部安裝有下壓器,所述下壓器的下壓杆上安裝有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的下端安裝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中部穿接有穿接杆,所述穿接杆的下端安裝有壓板,所述壓板上端的兩側均安裝有導向杆,所述導向杆穿接在上模上,所述穿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復位彈簧,所述穿接杆的內部設置有進料孔,所述穿接杆的上端安裝有連接頭,所述連接架的底部安裝有原料倉,所述原料倉的出料口通過出料管與連接頭連接,所述出料管上安裝有單向進料閥,所述原料倉上安裝有加壓器。
作為優選,所述加壓器為自動調壓式壓力器。
作為優選,所述壓板上設置有數個出氣口,且出氣口上安裝有透氣膜。
作為優選,所述壓板的底部設置有數個稜形塊。
作為優選,所述上模的底部設置有與下模相配合的凹槽。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頭的底部安裝有減震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便於實現快速壓製成型,且能快速排氣,使用方便,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減震板簧;3-下模;4-上模;5-穿接杆;6-復位彈簧;7-壓板;8-導向杆;9-安裝架;10-連接架;11-下壓器;12-原料倉;13-單向進料閥;14-加壓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實用新型。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並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 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機架1、減震板簧2、下模3、上模4、穿接杆5、復位彈簧6、壓板7、導向杆8、安裝架9、連接架10、下壓器11、原料倉12、單向進料閥13、加壓器14;所述機架1上端的中部安裝有減震板簧2,所述減震板簧2的上端安裝有下模3,所述機架1的上端安裝有安裝架9,所述安裝架9的中部安裝有下壓器11,所述下壓器11的下壓杆上安裝有連接架10,所述連接架10的下端安裝有上模4,所述上模4的中部穿接有穿接杆5,所述穿接杆5的下端安裝有壓板7,所述壓板7上端的兩側均安裝有導向杆8,所述導向杆8穿接在上模4上,所述穿接杆5的外表面套接有復位彈簧6,所述穿接杆5的內部設置有進料孔,所述穿接杆5的上端安裝有連接頭,所述連接架10的底部安裝有原料倉12,所述原料倉12的出料口通過出料管與連接頭連接,所述出料管上安裝有單向進料閥13,所述原料倉12上安裝有加壓器14。
進一步的,所述加壓器14為自動調壓式壓力器。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7上設置有數個出氣口,且出氣口上安裝有透氣膜。
進一步的,所述壓板7的底部設置有數個稜形塊。
進一步的,所述上模4的底部設置有與下模相配合的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頭的底部安裝有減震墊。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在使用時,通過下壓器11帶動上模4與下模3相配合,配合後,原料倉12經過單向進料閥13實現注料,注料時,其原料倉12內部的壓力過低時,其加壓器14實現快速加壓,而且加壓後,使得進料實現壓力式進料,而且當原料中有空氣,空氣會被壓板7壓出,而且原料注入下模內時,其原料會將壓板7上頂,在上頂的同時進行排氣,當壓板到達最上端上,其壓模結束,等待降溫後,下壓器復位,實現脫模,而減震板簧2能實現下模的減震與緩衝,使得下模不易變形,延長使用壽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