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類人群的肝需要護肝?養肝護肝的方法有哪些?
2025-07-21 07:36:09
肝臟作為我們人體重要的臟器之一,也是身體裡最強大、功能最多的器官,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肝。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正在傷害它或已經把肝傷的體無完膚,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肝,成了不少人迫切想知道的事。護肝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
需要護肝的人群
1.飲酒無度者
在酗酒者中,10%~20%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其發生主要與過度飲酒有關。早在中醫古籍中即有「少年飲酒無度,多成水臌」(水臌即為「腹水」)之 說。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與飲酒量、飲酒年限、性別、遺傳、營養、肝炎病毒感染等有關。從個體而言,對酒精的敏感性有較大差異。在西方國家,酗酒是肝 病的罪魁禍首。
有研究認為,每日飲酒80~150克,連續5年即可造成肝損害;重度飲酒者,80%以上有一定程度的脂肪 肝,10%~35%可發生肝炎,10%~20%將發生肝硬化;大量飲酒在20年以上,40%~50%會發生肝硬化。酒精引起的肝損害還與飲用方式有關,如 一次大量飲酒的危害性比小量分次飲用為大。近年來,我國飲酒人群和酒的消耗量大幅度增加,有的人嗜酒如命,就好這一口,還有不少是「被動飲酒」,即不勝酒 力,卻要為「感情深」不斷地「一悶」。
2.肥胖而運動少者
我國肥胖且不愛運動的人群有較大幅度增長,不僅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同樣也直接影響肝臟健康。營養過剩而運動少(能量消耗少)是導致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目前,脂肪肝的成人發病率達10%左右,而在重度肥胖成人中,脂肪肝發病率超過50%。
3.常用藥物或接觸毒物者
肝臟在藥物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人們所服用的藥物大多數是在肝臟中經過生物轉化而被清除的。近年來,隨著藥物種類的不斷增加,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率也相應增加。據統計,藥物性肝損害的發生率僅次於皮膚黏膜損害和藥物熱。藥物性肝病可佔「肝炎」住院病人的2%~10%。
4..B肝病毒攜帶者
我國B肝病毒(HBV)攜帶者(HBV表面抗原陽性)約佔人口的10%。大部分為穩定的終身B肝病毒攜帶狀態,但B肝病毒(HBV)攜帶者中有3%可發生肝炎,其發生肝癌的可能性也高於非攜帶者。
5.特別地域、特別飲食習慣者
某些肝病的發生與地域有關,如血吸蟲病區域,易感染血吸蟲,引發血吸蟲性肝病。某些肝病有地域性高發趨勢,如肝癌高發區,與當地居民長期喜食醃製含亞硝胺類物質、易黴變物(黴變花生、玉米,含黃麴黴毒素)或受汙染的不潔食物(如嚴重汙染河道中的魚類)等有關。
護肝的方法
1、保持正常體重
體重過重會讓肝臟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也會升高。如果全身脂肪減少,肝臟的脂肪也會減少,甚至明顯下降肝病病人升高的肝功能指數。理想減重方式就是均衡飲食加上規律運動。
[NextPage]2、遠離各種可能受血液汙染的器具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鬍刀等,以及減少接觸可能受到血液汙染的器具。
3、均衡飲食
不均衡的飲食增加肝臟負擔。肝臟負責把吃進的食物,轉換成身體能量來源。對肝臟來說,把非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比把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更吃力。均衡的飲食能量來源組合應該是55~65%的來自碳水化合物能量(例如米飯、麵食),11~15%的來自蛋白質能量(例如肉類、豆類),20~30%的來自脂肪能量其中不飽和脂肪佔比85%(例如植物油)。
4、注意飲食衛生
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鮮,因為蛤、蠔以及貝類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
5、不喝酒不吸菸
飲酒會提高發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機會,有肝病的人應該完全戒酒。抽菸和罹患肝癌有關。
6、注意睡眠時間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時間應該為8小時,正常的應該是從23點左右開始上床睡覺了,到了凌晨1至3點鐘是進入深睡眠狀態,這個時辰是養肝血的最佳時間,反之,就會養不足血。因此,人們不要熬夜,不要讓熬夜傷了肝。
7、不盲目用藥
吃進去的藥物都必須經過肝臟解毒。除了醫師處方藥,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藥物,因為服用多種藥物容易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肝臟代謝藥物能力。
護肝需要吃的水果
1、草莓
對於肝火旺盛的人來說,草莓既能養肝,又是去肝火的高手。從中醫角度講,草莓性涼、偏酸甜,能養肝護肝,又因紅色入心,可去心火。
2、柑橘
富含vc,有助肝臟解毒但不可多食,多食易上火,空腹食用傷胃。
3、梨
梨的營養豐富,能保護肝臟,幫助消化,所以也常作為肝炎和肝硬化的輔助治療。
4、李
含一種黃素甙,為幹擾素誘導物,同時,中醫認為李清熱生津瀉肝利水,有養肝護肝之功。
5、西紅柿
富含vc、番茄紅素。肝功不正常者可常吃西紅柿鴨蛋湯,有滋陰功效,可作為肝炎患者的日常膳食。
6、獼猴桃
富含vc,又補肝護肝之功,可用作肝炎的輔助治療。
7、香蕉
性涼有滋陰之功,據說肝炎患者每天一支可防肝硬化。
總結:身體是自己,保護它是你的責任,不要消耗它,否則後果不是你能預估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