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秋燥症」
2025-07-23 20:34:08
金秋時節,秋風送爽。但每到秋季,許多人就會感到身體不適,甚至有的人會出現口乾舌燥、鼻咽燥澀、皮膚乾枯、乾咳少痰、煩躁不安等等,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秋燥症」。如何克服「秋燥症」,筆者介紹六種辦法,讀者不妨一試。
1、要早睡早起。由於秋季天氣較涼,風聲較急,地氣清肅,萬物變色,人們宜早睡早起,使意志安逸寧靜。這樣收斂神氣,可使肺氣不受秋燥的損害,從而保持肺的清肅功能。
2、要調節飲食。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秋天飲食調養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為重。應適量多飲些開水、淡茶、豆漿、牛奶,還應多吃些蘿蔔、豆腐、芝麻、銀耳、板慄、蓮藕、甲魚、鴨肉、鴨蛋、柿子、生梨、菱角、橄欖、香蕉以及中藥蓮子、山藥、扁豆、紅棗等平補清補之品,同時還應少食冷飲以及姜、蒜、辣椒、芥末、胡椒、花椒、烈酒等燥熱辛辣之物。
3、要敢於經受秋凍。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氣候變化較大,早晚氣溫相差較多,青壯年包括體質好的老人和小孩不宜頓添厚衣,要稍受寒涼,這樣更有利於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故民間又有「春捂秋凍」之說。而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此時最宜患病,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
4、要保持樂觀的情緒。秋風吹落葉,常常使人觸景生情,特別是老年人,更易回憶往事,感嘆今夕。一些感情比較脆弱的老年人會因情緒波動而出現「心病」。為此建議老年人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以減輕精神負擔。
5、要嚴防秋燥。秋季空氣乾燥涼爽,病菌最容易從口鼻而入,加上人體在夏季損耗過多,體內營養不足,故極易出現秋燥。因此秋季應適當服些滋陰補品,以補充人體的能量。
6、要堅持鍛鍊身體。秋天堅持鍛鍊身體,對人體的肺、腎、目均有較好的保健作用,故秋天應堅持早晨和晚上進行各種健身運動,如慢跑、散步、練太極拳、打羽毛球等等。只要堅持經常,持之以恆,對預防秋燥纏身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