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18 06:28:49 3
一種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底座、四支柱、四支撐臺、八擋板、一支架、一託板和一搖把,底座是由鋼板焊接成的長方體型結構,底座頂面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一支柱,在每一支柱上均設置一支撐臺,各支撐臺的尺寸都相同;每個支撐臺兩側都分別設置一擋板;支架設置在底座頂面中央位置,支架頂面上開設若干導向筒,支架頂面的中心位置設置託板,託板底部設置若干導向柱和一絲槓,導向柱的數量與導向筒的數量相同,導向柱插入到支架的導向筒內;絲槓的一端固定連接在託板底部的中心位置,絲槓的另一端穿過支架頂面中心與搖把固定連接。
【專利說明】一種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裝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鐵路貨車轉向架中,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轉向架由於具有動力低、徑向準、磨耗輕、成本低等優點,至今在中國鐵路貨車裝車65萬餘輛,在貨車轉向架中佔了較大比重。
[0003]在下交叉支撐裝置轉向架的組裝和檢修時,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質量和組裝的便利性尤為重要。目前組裝下交叉支撐裝置多是採用天車起吊轉向架,同時需人工搬抬交叉支撐裝置並穿入螺栓後緊固。整個組裝過程費時、費力,並容易對交叉杆造成磕碰,組裝時容易擠壓到操作者手指,危及人身安全。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節省人力、操作簡單、高效的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底座、四支柱、四支撐臺、八擋板、一支架、一託板和一搖把,所述底座是由鋼板焊接成的長方體型結構,所述底座頂面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一所述支柱,在每一所述支柱上均設置一所述支撐臺,各所述支撐臺的尺寸都相同;每個所述支撐臺兩側都分別設置一所述擋板;所述支架設置在所述底座頂面中央位置,所述支架頂面上開設若干導向筒,所述支架頂面的中心位置設置所述託板,所述託板底部設置若干導向柱和一絲槓,所述導向柱的數量與導向筒的數量相同,所述導向柱插入到所述支架的導向筒內;所述絲槓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託板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絲槓的另一端穿過所述支架頂面中心與所述搖把固定連接。
[0006]各所述支柱與底座連接的內側均設置一補強板。
[0007]所述支柱設置成長方體型或圓柱型。
[0008]本實用新型由於採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由於包括底座、支柱、支撐臺、擋板、支架、託板和搖把,組裝轉向架和交叉支撐裝置時,先將交叉支撐裝置放置在託板上,然後將轉向架放置在支撐臺上,一名工作者先通過旋轉搖把將放置在託板上的交叉支撐裝置上升到與轉向架組裝的合適位置,再配合另一名工作者用螺栓將轉向架和交叉支撐裝置進行緊固,因此採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組裝操作時能夠節省人力且簡單、高效。2、本實用新型由於用託板將交叉支撐裝置託起,並利用支撐臺兩側的擋板限定轉向架的位置,使轉向架與交叉支撐裝置處於同一水平面後再用螺栓進行緊固,從而避免螺栓和交叉支撐裝置端頭螺紋的損傷,因此採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組裝操作時能夠提高組裝質量,避免螺栓損壞。基於以上優點,本實用新型可以廣泛應用於轉向架與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的主視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的俯視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的應用狀態示意圖,其中,圖(幻是轉向架與交叉支撐裝置組裝前的狀態主視圖,圖03)是轉向架與交叉支撐裝置組裝後的狀態主視圖,圖化)是轉向架與交叉支撐裝置組裝後的狀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13]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包括一底座1、四支柱2、四支撐臺3、八擋板4、一支架5、一託板6和一搖把7。底座1是由鋼板焊接成的長方體型結構,底座1頂面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一支柱2,在每一支柱2上均設置一支撐臺3,各支撐臺3的尺寸都相同。每個支撐臺3兩側都分別設置一擋板4。支架5設置在底座1頂面中央位置,支架5頂面上開設若干導向筒。在支架5頂面的中心位置設置託板6,託板6底部設置若干導向柱61和一絲槓62,導向柱61的數量與導向筒的數量相同,導向柱61插入到支架5的導向筒內;絲槓62的一端固定連接在託板6底部的中心位置,絲槓62的另一端穿過支架5頂面中心與搖把7固定連接,握住搖把7轉動絲槓62,託板6能夠在絲槓62的帶動下、導向柱61的引導下相對於支架5頂面平行地上升或下降,而不會出現傾倒現象。
[0014]上述實施例中,為增強本實用新型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的強度,在各支柱2與底座1連接的內側均設置一補強板8。
[0015]上述實施例中,支柱2可以設置成長方體型或圓柱型等。
[0016]如圖3所示,採用本實用新型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對交叉支撐裝置和轉向架進行組裝時,其包括以下步驟:
[0017]1)如圖仏)所示,將預組裝好的交叉支撐裝置10放置在託板6上,使交叉支撐裝置10的中心與託板6的中心對齊,託板6處於其運動行程的最下端。
[0018]2)如圖(幻所示,將未組裝交叉支撐裝置的轉向架9吊運到本實用新型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上,使轉向架9中四個導框的頂面與四個支撐臺3的頂面密貼。
[0019]3)橫向推動轉向架9,使之與支撐臺3頂面橫向密貼;縱向推動轉向架9,使之與支撐臺3某一側邊的擋板4密貼。轉向架9與支撐臺3的相對位置如圖(幻所示。
[0020]4)如圖㈦所示,旋轉搖把7,在絲槓62的帶動下,託板6相對於支架5頂面勻速上升,從而帶動放置在託板6上的交叉支撐裝置10上升到與轉向架9接觸的位置。
[0021]5)如圖㈦和圖⑷所示,當交叉支撐裝置10上升到與轉向架9接觸的合適位置後,將轉向架9與交叉支撐裝置10用螺栓緊固,從而完成轉向架9與交叉支撐裝置10的組裝。組裝完畢後,反向旋轉搖把7,如圖(幻所示,使託板6下降到其運動行程的最下端,準備下一次組裝操作。
[0022]上述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結構、連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外。
【權利要求】
1.一種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底座、四支柱、四支撐臺、八擋板、一支架、一託板和一搖把,所述底座是由鋼板焊接成的長方體型結構,所述底座頂面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一所述支柱,在每一所述支柱上均設置一所述支撐臺,各所述支撐臺的尺寸都相同;每個所述支撐臺兩側都分別設置一所述擋板;所述支架設置在所述底座頂面中央位置,所述支架頂面上開設若干導向筒,所述支架頂面的中心位置設置所述託板,所述託板底部設置若干導向柱和一絲槓,所述導向柱的數量與導向筒的數量相同,所述導向柱插入到所述支架的導向筒內;所述絲槓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託板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絲槓的另一端穿過所述支架頂面中心與所述搖把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各所述支柱與底座連接的內側均設置一補強板。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轉向架下交叉支撐裝置的組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柱設置成長方體型或圓柱型。
【文檔編號】B61F5/50GK204250072SQ201420631496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8日
【發明者】曲叢輝, 翟樹明, 韓曉彬, 牛建利, 宋玉亮 申請人:南車二七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