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演員今昔對比(黑名單上的人當年萬人空巷)
2023-06-02 08:10:38 3
對於60後和70後來說,《黑名單上的人》是怎樣一部令人難忘的「神劇」哦。
我記得小時候,為了追看這部劇,每到星期天,我總會自覺早起,然後火急火燎的吃早飯,撂下碗筷就直奔隔壁李阿姨家,去佔個好座位。
因為我們整棟樓,只有她家客廳,有一臺12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大家都爭著看。
我每次位置都靠前,因此只能使勁仰著脖子。並且一動也不敢動,生怕錯過重要情節,導致一整天脖子都酸得不行。
看完還很激動,劇中的場景一遍又一遍地在眼前晃動,難以集中精力去做作業。
那時候,我甚至覺得,它比美國的《加裡森敢死隊》,更加好看。
1982年,如果問有哪部劇在中國觀眾中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
那無疑就是這部《黑名單上的人》。
那麼如今40年的時間過去了,大家還記得這部「神劇」嗎?還記得其中的情節和演員嗎?
它的主創現狀如何呢?
今天,咱們不妨再一同來重溫和回顧一下吧。
一、70年代,我們對前南斯拉夫電影,真是再熟悉不過了。
《橋》、《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等,無不以緊張而扣人心弦的情節、激烈而令人熱血沸騰的打鬥場面,以及演員精彩的表演和別具特色的音樂,而令中國影迷欲罷不能。
這些電影,在當時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自然也獲得了巨大成功。
尤其是1972年,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上映後,讓全世界的觀眾的視線,都投放到了塞拉耶佛這座英雄的城市。
影片所產生的影響力,也讓貝爾格勒的宣傳人員留意到了電影宣傳的重要性。
於是他們也想拍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來表現貝爾格勒人民在二戰時期,與法西斯進行頑強鬥爭的故事。
1974年,正值貝爾格勒解放30周年。貝爾格勒電視臺決定實施這一計劃。
《黑名單上的人》應運而生。
《黑名單上的人》其實首先被拍成的,是一部電影,88分鐘,上映後大受歡迎。
於是貝爾格勒電視臺立刻將其改編成一部13集的電視連續劇。
該劇的編劇名叫德拉甘·馬爾科維奇。
他曾以編年史的方式,撰寫了《勾掉——貝爾格勒41—44》這本書,通過大量史實,記錄了1941年到1944年貝爾格勒被佔領期間,地下抵抗組織為獲得勝利而堅持鬥爭的過程。
為什麼書名會叫《勾掉》?
是因為當時蓋世太保有一份地下抵抗組織黑名單。而這個黑名單上的人,全都是清除對象。
而且每清除一個人,都會在這個名字後面打一個勾。
電視劇《黑名單上的人》,就根據馬爾科維奇這本書改編。
這部劇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雅清分析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個懸念性強。驚險叢生。每集都有王炸。
每集塑造一個英雄,但每集都會有人犧牲。
這些英雄,有的是潛伏在敵人內部的密探,有的是英勇無畏的年輕戰士,有的是經驗豐富的地下聯絡員,還有的,也許只是工人或普通市民。
但他們,卻都為了最後的勝利,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一個是該劇節奏明快,充滿戲劇張力,而且故事情節起伏跌宕,非常引人入勝。
還有一個,就是該劇所塑造的人物,非常真實可信。
它並沒有刻意「拔高」劇中的英雄形象,沒有給他們加上「偉光正」的光環。而是將每個人的性格特徵體現得淋漓盡致。
就包括一些一閃而過的龍套角色,也很鮮活。比如鐵希的鄰居莉莉,她一方面充當德國軍官的玩物,但另一方面,她又盡力去幫助身邊的塞爾維亞人。
但最終,她也死了。像一朵花,被扼殺在無情的戰爭之中。
另外一個不能不提到的,就是《黑名單上的人》中的音樂,如同電影《橋》中的《啊朋友再見》的旋律一樣,令人難忘。
片頭曲採用爵士風格的旋律,恰到好處地製造了緊張感,並且扣人心弦。
尤其是每當片尾,那首悠揚的但又充滿憂傷的口琴聲響起的時候,我總有莫名想落淚的衝動。
不知是因為劇情,還是因為音樂,抑或只是想再次看到某位演員,總之每看完一集,就想馬上看到下一集。
可是下一集卻要等到下個星期天才有了。
那時候,等一個人,或等一部劇,都多麼有耐心啊。
只是世事變化太快了。
誰能想到,幾年之後,那個曾因《黑名單上的人》這部神劇而令我們充滿好感的國家,就開始解體了。
長大之後,又將這部劇翻出來看,心中竟生出無限感慨。
這部劇不僅真實地呈現了南斯拉夫這個早已不存在的國家,在戰亂之中的憂傷和疾苦。
而且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了南斯拉夫遊擊隊所面臨的四面楚歌的境地。
不知鐵希 、普爾萊、小費帕亞、契比、斯拉夫科等這些「黑名單上的人」,他們的頑強鬥爭,究竟是為了什麼?
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部劇的製作並不精細,然而情節的安排、懸念的設置,卻都是很多國產劇所難以比擬的。
我覺得,它算是諜戰題材的影視劇的範本了。
那麼40年之後,各位最難忘的,是這部劇中的哪個橋段和哪些情節?最難忘的,又是哪個人物呢?
我第一次看,最喜歡的角色,是小費帕亞。
也許唯一的原因,就是他的性格,很像我的一個童年夥伴,有些笨拙,卻無比忠誠。
但長大後再看,卻發現自己更喜歡普爾萊那玩世不恭的樣子。
無論處於多麼緊張的狀態,他都顯得從容不迫。
這種輕鬆討喜的人設,誰會不喜歡呢?
為此,我還專門去查找了普爾萊扮演者的信息,卻驚異地發現,他早在2016年3月11日,就因患癌症去世了,享年73歲。
這著實令我唏噓不已。
後來再去查看其他演員的信息,發現也都今非昔比。其中有5位主演已經去世了。
那麼40年後,在《黑名單上的人》中出演角色的演員,現狀如何呢?都有哪些變化呢?
二、咱們先說說男主角鐵希的扮演者沃伊斯拉夫·博拉約維奇吧。
哦當年他可真是一個令人目眩神迷的大帥哥啊。
他有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有一雙深邃的眼睛,高聳的鼻梁,瘦削的臉龐,都是帥氣男主角的標配。
他是塞爾維亞人。當時出演《黑名單上的人》時,還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所以儘管片酬很低,但卻毫無怨言。因為這次機會很重要,稍有怠慢,便會有被替換的可能。
所以他格外努力。最終憑藉鐵希這個角色而一炮走紅,成為偶像級的明星。
不過他很早就開始謝頂。這導致他的銀幕形象大打折扣。
80年代他還曾在中國觀眾比較熟悉的電影《你好,計程車》中出演大反派彼得馬克。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都還記得。
博拉約維奇的妻子名叫米莉察·米哈伊洛維奇。他們共生下三個兒子。其中烏科塔·博拉約維奇後來也成為了演員,並且比父親長得還要帥。
烏科塔不僅當過模特,而且還出演過很多電影。
博拉約維奇於2007年5月15日擔任塞爾維亞文化部部長,卸任後擔任文化顧問。如今他有73歲了。
扮演普爾萊的德拉甘·尼克利奇也很帥氣。他認為自己長得比較像法國電影明星阿蘭·德龍。不過相比較阿蘭·德龍,我覺得德拉甘的臉龐更加瘦削。
德拉甘比博拉約維奇大6歲,24歲時因出演電影《當我死後》而成名。參演《黑名單上的人》時他31歲,但扮相依然顯得很年輕。
而且他自然生動的表演,也很深入人心。將詼諧幽默的普爾萊塑造得活靈活現。
德拉甘不僅是位好演員,而且還是位出色的主持人。他的妻子米蓮娜·德拉維奇大家也很熟悉,她就是長影廠譯製的電影《臨時工》中伊萬母親的扮演者。表演非常生動。
德拉甘和米蓮娜1971年12月31日結婚,婚後兩人舉案齊眉。後來《黑名單上的人》推出續集《歸來》,這對夫妻都出演了角色。德拉甘扮演普爾萊,而米蓮娜則出演了魯拉。
只是這對夫妻如今都已去世,2018年,在德拉甘去世兩年後,米蓮娜也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們一生,都沒有孩子。
小費帕亞,我曾經最喜歡的一個角色。鐵希的同學,特別行動小組的成員之一。第九集他犧牲的時候,我曾流淚不止。
小費帕亞的扮演者米奇·馬諾伊洛維奇,在出演《黑名單上的人》之前,也毫無名氣。《黑名單上的人》是他出演的第一部影視作品。他因此得到更多導演的青睞,又陸續出演了黑貓白貓》、《爸爸出差時》、《地下》等電影,大多都是文藝片。
如今,昔日的「小費帕亞」73歲,寶刀未老,依然活躍在影視鏡頭前。
米萊這個角色,當年也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我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多變和複雜性。他被捕後因為意志不堅定而成為「叛徒」,然而他最終還是選擇向敵人開槍並被打死。
米萊的扮演者,名叫弗拉丹·霍利奇。出演《黑名單上的人》時已經是一名成熟演員,曾在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中出演布爾吉。不過他很早就去世了。2004年他死於美國洛杉磯,年僅57歲。
茨裡基的特別行動小組中比較早犧牲的一位成員。儘管他很沉穩,並且機智,但還是慘死在特務的槍口之下。
茨裡基的扮演者塞多米爾·彼得洛維奇,是位「星二代」。他的父親是前南斯拉夫著名喜劇演員塞卡利亞·彼得羅維奇。塞多米爾後來改行當了導演,如今也有73歲了。
契比留給我最深的印象,是他頑皮卻又機靈。最初我以為這個角色的扮演者是位中學生,卻沒想到演員亞力克斯桑德·貝奇科出演這部戲時,已經有24歲了。
他的表演很成功,恰到好處地詮釋出了人物的性格。他後來還出演過《誰在唱歌》等影片,在塞爾維亞很出名。如今他72歲。哦他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大家看到米蘭這個角色出場的時候,是不是覺得演員好面熟?
是的,他就是《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中鐘錶匠謝德的扮演者。影片中他強忍悲傷前去認領女兒屍體的場景,曾令很多觀眾為之動容。而他那那句「空氣在顫抖,仿佛天空在燃燒,是啊,暴風雨就要來了」的臺詞,也令我們記憶猶新。
這位演員的名字,叫拉德·馬爾科維奇。其實他更喜歡表演舞臺劇,但一不小心卻因參演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和電視劇《黑名單上的人》而成為了明星。他所出演的《26個畫面的佔領》等作品也曾在中國上映,所以我們看到他都會覺得很熟悉。
拉德當時的妻子奈妲·阿耐勒爾維茨,也在《黑名單上的人》中出演了角色,扮演了露特這個美麗多情的蓋世太保上校的女兒。
不過拉德和奈妲的婚姻並未維持多久,便宣告結束。
拉德後來也曾改行擔任導演,但影響力非常有限。2010年9月10日,他因突發心臟病而去世,享年89歲。
小時候看《黑名單上的人》,感覺斯拉夫科這個角色特別了不起。雖然他的出場次數,非常有限。
作為潛伏在敵人內部的地下工作者,他沉穩機智,與敵人巧妙周旋,並神不知鬼不覺地獲取秘密文件。
可惜最終他還是被暴露了身份,然後英勇犧牲。
出演斯拉夫科的米勒爾尤布·雷索,在這之前還參演過《蘇捷斯卡戰役》這部作品。後來也在一些影視劇中出演角色。2019年3月5日,他因病去世,享年73歲。
我想,所有看過《黑名單上的人》的朋友,都不會忘記克裡蓋爾這個大反派吧?當年他可是我們「恨之入骨」的人物啊。他似乎隨時都在抓人,而且面色陰冷而兇狠。好在最終被契比用手雷炸死。
克裡蓋爾的扮演者斯特沃·齊岡,是前南斯拉夫的著名演員,出生於1926年,從24歲就開始拍電影,出演過眾多作品。在《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26個畫面的佔領》中,他也出演過角色。
2005年12月28日,斯特沃·齊岡去世,享年79歲。
我覺得《黑名單上的人》之所以在中國大受歡迎,與一群配音演員的精彩演繹也不無關係。
那麼大夥還記得其中的配音演員都有誰嗎?
三、為鐵希配音的演員,名叫馮明義。
他擁有充滿磁性的嗓音,和深厚的臺詞功力。除了在《黑名單上的人》中為鐵希配音之外,他還曾在我國第一部長篇電視劇《敵營十八年》中,為男主角江波的扮演者張連文配音。還曾擔任電影《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園》的旁白解說。
作為中戲的臺詞老師,陳寶國、姜文、鞏俐等都曾是他的學生。今年10月1日,他有83歲了。
為普爾萊配音的演員,網上登記的資料是田成仁先生的兒子田二喜。但實際上,卻是江庚辰。
他是北影廠演員,但主要還是以配音為主。像《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阿信》等影視劇中,都有他的身影出現。此外,他還在電視劇《諸葛亮》中出演過周瑜一角。
他的聲音也很有特點,頗具辨識度。如今江老師81歲。
此外,擔任《黑名單上的人》這部劇的配音演員還有——張雲明、車適、封錫鈞、勞力、周啟勳、王玉立、董浩、李揚等人。
他們憑藉動人的聲音,為《黑名單上的人》增色不少。
只是如今車適老師已於2013年2月14日去世,王玉立老師2017年10月29日去世。
1974年12月22日,《黑名單上的人》第一季在南斯拉夫首播後,立刻獲得轟動,引發了觀眾的收視狂潮,使其成為了南斯拉夫史上最受歡迎的電視劇。後來它不斷被重播,仍然收視率奇高。
所以在1977年,劇組又快馬加鞭地製作了《黑名單上的人》的第二季。也是13集。但這次拍成了彩色版。其中一集還剪輯成了電影《巧入敵後》,成為了我國中央電視臺引進的第一部外國電視劇。
所以,我們看到的《巧入敵後》比《黑名單上的人》的第一季還要早。
只是很多觀眾都沒看過第二季。在第二季裡,鐵希和普爾萊繼續鋤奸,而鐵希的弟弟契比已經成長為特別行動小組的新任組長。
因為第一季的影響力太大,所以許多大牌明星紛紛主動要求參演第二季,包括《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中的「瓦爾特」和「吉斯」等,都出現在了《黑名單上的人》第二季中。
直到今天,這部劇在塞爾維亞依然大受歡迎。
但這部劇製作完成後,當時蘇聯卻拒絕播出,倒是在我國引發了收視狂潮,成了爆款。
那麼如今我們再說《黑名單上的人》這部「神劇」,是否又再次打開了各位的記憶之門呢?歡迎大家對該劇進行評說。童年的回憶很美好,只是長大之後才發現,這個世界的許多東西,都已改變了。
文/DJ雅清編輯部:阿傑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