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2:30:44 5
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改傳統多孔管布水方式為溝渠布水,其特徵在於:包括至少三級布水系統,即生物床一段(1)、生物床二段(2)和生物床三段(3),管網連接布水系統,多個布水渠(4)埋在填料層內,渠頂為多孔布水板。本發明技術採用物理法、生物法,汙水經預處理系統(格柵池、厭氧發酵池)處理後進入布水系統內,布水系統埋於填料層內,汙水進入布水系統後,自然沿布水渠兩邊往填料層滲透,汙水中攜帶的SS、COD、N、P等汙染物由於植物根莖的吸收、填料的截留作用,被有效去除。系統分為多級,從而提高汙水的淨化效率。
【專利說明】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汙水處理設備,具體的涉及一種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行業狀況:人工溼地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技術,根據汙水在溼地中的流動方式不同可將人工溼地系統分為表面流人工溼地、潛流人工溼地和垂直流人工溼地三種類型。在人工溼地中,均勻布水是至關重要的內容,布水是否均勻直接關係到溼地是否能夠穩定運行。只有均勻布水,才能夠保證同一級處理系統的負荷一致,防止短路流和死區的發生,從而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這是溼地能夠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之一。不同的水流方式和布水方式有著不同的處理效果,好的布水方式可以提高溼地的處理效率,不理想的布水方式使溼地的效率降低,容易發生短流和堵塞,因此對溼地進行有效布水可以改善溼地處理系統的性能,溼地布水系統的建設對增強溼地的處理能力非常重要。
[0003]國內外類似技術研究、開發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近期發展趨勢:
人工溼地進水系統的設計應儘量保證配水的均勻性,一般採用多孔管或三角堰等。多孔管設於土壤表面上或埋於土壤表面以下,埋於土壤表面下的缺點是配水調節較為困難。多孔管設於床面上方時,應 比床面高出0.5 m左右,以防床面淤泥和雜草積累而影響配水。同時應定期清理沉澱物和雜草等,保證系統配水的均勻性。系統的進水流量可通過閥門或閘板調節,並採取溢流、分流措施應對突發性的流量變化應有溢流、分流措施。人工溼地出水系統採用溝排、管排、井排等方式,合理的設計應考慮受納水體的特點、溼地系統的布置及場地的原有條件等因素。
[0004]為有效地控制溼地水位,一般在填料層底部設穿孔集水管,並設置旋轉彎頭和控制閥門。對嚴寒地區,進、出水管的設置須考慮防凍措施,並在系統的必要部位設置控制閥和放空閥。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該系統改傳統多孔管布水方式為溝渠布水,一方面可有效解決配水調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多孔管布水系統帶來的管道堵塞引起出水水質變差,甚至系統癱瘓。本發明採用溝渠布水系統,其配水傳統布水系統更為均勻;本發明做到零附件,可有效避免系統因各系統附件故障導致的水質變差等問題。
[0006]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改傳統多孔管布水方式為溝渠布水,包括至少三級布水系統,即生物床一段、生物床二段和生物床三段,管網連接布水系統,多個布水渠埋在填料層內,渠頂為多孔布水板。
[0007]所述的布水系統規格為BXH=300X800mm。[0008]本發明技術原理:採用物理法、生物法,汙水經預處理系統(格柵池、厭氧發酵池)處理後進入布水系統內,布水系統埋於填料層內,汙水進入布水系統後,自然沿布水渠兩邊往填料層滲透,汙水中攜帶的SS、C0D、N、P等汙染物由於植物根莖的吸收、填料的截留作用,被有效去除。系統分為多級,從而提高汙水的淨化效率。
[000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具有以下主要技術性能:
a.有效去除汙水中所含SS、C0D、N、P等汙染物質,
b.布集水設施通暢,不存在堵塞現象,
c.工程施工難度較小,操作簡單,
d.後期維護費用低,
e.能耗低,
f.運行穩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11]圖中標記:
1、生物床一段;2、生物床二段;3、生物床三段;4、布水渠。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0013]參見圖1-2,一種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改傳統多孔管布水方式為溝渠布水,包括至少三級布水系統,即生物床一段1、生物床二段2和生物床三段3,管網連接布水系統,多個布水渠4埋在填料層內,渠頂為多孔布水板。
[0014]所述的布水系統規格為BXH=300X800mm。
[0015]本發明技術原理:採用物理法、生物法,汙水經預處理系統(格柵池、厭氧發酵池)處理後進入布水系統內,布水系統埋於填料層內,汙水進入布水系統後,自然沿布水渠兩邊往填料層滲透,汙水中攜帶的SS、C0D、N、P等汙染物由於植物根莖的吸收、填料的截留作用,被有效去除。系統可分為多級,從而提高汙水的淨化效率。
[0016]本發明設計思想依據,包括文獻、專利、發明等;關鍵技術實現的依據。
[0017][I][美]克雷格*S.坎貝爾,麥可.Η.奧格登著吳曉芙譯溼地與景觀[Μ]。中國林業出版設2005(第I版)P103
[2]尹君,崔玉波編著,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技術[M]化學工業出版設環境能源出版中心出版發行2006 (第I版)P174
[3]付貴萍 ,吳振斌,任明迅,等.垂直流人工溼地系統中水流規律的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 2001,21(6).[4]賀鋒,吳振斌,陶菁,等.複合垂直流人工溼地汙水處理系統硝化與反硝化作用[J].環境科學 2005,26 (I).[5]劉紅,代明利,歐陽威,等.潛流人工溼地改善官廳水庫水質試驗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 2003,23(5): 462~466.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性能指標與國內外同類產品先進技術指標的比較:
項目產品主要優勢和創新在於其布水系統創新上,對比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改傳統多孔管布水方式為溝渠布水,其特徵在於:包括至少三級布水系統,即生物床一段(I)、生物床二段(2)和生物床三段(3),管網連接布水系統,多個布水渠(4)埋在填料層內,渠頂為多孔布水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浮式生物床小型生活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布水系統規格為B X H= 300 X 800mm。
【文檔編號】C02F3/32GK104016489SQ201410293851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7日
【發明者】王利峰, 梁華, 楊永豔, 王傑 申請人:貴州華源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