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由是誰?李由在秦朝擔任什麼官職?最後結局如何?
2023-10-14 01:27:49 1
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到:斯長男由為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歸鹹陽,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長皆前為壽,門庭車騎以千數。其中「長男由」指的就是李斯的長子李由。那個時候的李由是三川郡守,他回到鹹陽,李斯為了慶祝,於是在丞相府大擺筵席,百官都來赴宴祝酒。
李斯在秦始皇統一大業中立下了不少功勞,許多有用的政策也都是有李斯最先提出的,他在齊國拜學荀子的時候,荀子就斷定李斯將來的成就肯定不小。李斯能夠從無名小卒走到一國丞相,憑藉的完全是自己的智慧以及「帝王權術」。他將畢生所學全部運用到實踐中,為後世之人建立了郡縣制這種政治模板,還將文字、錢幣、度量衡等進行了統一。他的《諫逐客書》為後世傳頌。
李斯兒女雙全,其中幾乎每個兒子都娶了秦國的公主,而每個女兒也幾乎是嫁給了秦國的公子,李斯是秦始皇的親家。李由就是李斯的大兒子,如果李斯不死,李家不倒,李由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任李家的掌權人。
大家都知道,李斯是一個文官,他是秦朝法吏官僚的代表。可是他的長子李由卻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武將,是一個大將軍。李斯所帶領的法吏官僚集團向來和武將集團是對立的關係,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李斯會讓自己的兒子去軍營?
另外,李斯和扶蘇是對立的陣營,這大家也都知道,否則李斯就不會在秦始皇死後,改立胡亥為帝,聯合趙高假詔逼死扶蘇了。可是李斯的這位長子竟然和扶蘇是好朋友。
李由從兒時起就和扶蘇是好朋友了,他們兩個一起在將軍蒙恬的門下學習兵法,不過這兩人的性格卻十分迥異。扶蘇是溫和仁善的性子,待每個人都很舒服,而李由則是一副沉默少言的性子,性格冷峻,心思縝密,頗有他的父親李斯的風範。後來李由就任職三川郡守,駐守在三川郡。
由於秦二世和趙高兩人的聯合暴政,使得大秦百姓深受苦難,於是陳勝吳廣所掀起的抗秦起義的大軍隊伍開始形成。公元前209年七月,陽城人陳勝、陽夏人吳廣起義,一舉攻下了大澤鄉。緊接著又攻下了蘄縣。當義軍攻下淮陽的時候,隊伍裡的戰車已有六七百乘,騎兵千餘騎,士卒數萬。吳廣率領的起義軍分支越戰越勇,呈現出一股所向披靡之勢,他們準備就這樣攻打到了三川郡,本以為這座郡縣會和其他地方一樣很好攻破,可是沒想到他們的進攻遭到了李由等守軍的頑強抵抗。雙方大軍就一直膠著在此地,不相上下。
當時的義軍隊伍已經到了中後期階段,義軍內部出現了分裂的情況,在三川郡久攻不下,義軍隊伍吃盡了苦頭,隊伍裡不斷有分裂的聲音。
其實,雙方能夠相持這麼久完全就是李由統治有方,在發現敵軍的那一刻,他就馬上寫信給自己的父親,「賊軍十萬已到許縣,日夜可達滎陽,城內25000名士卒日夜鑄兵器,加固城牆,挖拓城河,防哨巡守。無奈兵力懸殊,存糧也只可用數月。望速派兵增援。」李斯立即向二世呈奏。
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李由親自帶兵防守。為了穩定城內秩序,他組織百姓協助守城,令掌管治安者加強檢查,防止奸細混入城內。第二天黎明,城外鼓角震天,義軍潮水般湧到滎陽城下,箭如飛蝗射向守城者,並強渡城河架雲梯攻城。李由指揮守城將士勇猛還擊,幾天激戰下來,雙方均傷亡慘重,義軍久功不破,只得撤回淮陽。
後來李由和章邯兩人分別對抗項羽和劉邦的大軍,李由帶領一眾士兵奮戰到最後一刻,最後戰死沙場。項羽目睹李由慘烈之狀,深為感動,令人把李由屍體送回其老家上蔡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