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術血管夾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7:47:04 2
一種手術血管夾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術血管夾,該血管夾包括第一夾臂、第二夾臂、軸和彈性裝置,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之間通過軸連接,彈性裝置安裝在軸上,分別作用於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使得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相互靠近並緊密接觸,其特徵在於,在第一夾臂上設有一個尖端,該尖端設置在第一夾臂的夾持端且偏向第二夾臂的夾持端;在第一夾臂的夾持面上還設置有一個內凹的弧狀部,該弧狀部設置在第一夾臂平行於軸延伸的方向且面對第二夾臂的一側,並與尖端相連接;在弧狀部上設置有凸起部。該實用新型具有便於製造和使用,減小血管夾對血管損傷,增強血管血流阻斷能力的有益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手術血管夾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術血管夾,屬於手術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手術時用來阻斷患者血液流動的血管夾。
【背景技術】
[0002]血管夾是一種非常經典的手術器械,它通常由夾臂,還有提供彈力的彈簧,固定兩個夾臂,使兩夾臂相對旋轉的軸接合製成。通常來說,這些部件都是由金屬製造而成的。血管夾夾臂夾持血管的夾持端通常通過一個平面的夾持面來和血管相接觸,該夾持面與另一夾臂相應的夾持面供兩個平面對血管施加力的作用,使血管形變,從而阻斷血流。但是,因為血管是一個極具韌性且表面含有光滑體液的中空管道,血管夾兩個夾持面之間也非絕對的平行,再加上實驗過程當中頻繁地其它手術操作的幹擾,實際使用當中,血管夾極易滑脫。因此,實踐當中經常會在血管夾的夾持面上設置一些防滑紋來防止血管夾滑脫。但是,血管夾上的防滑紋雖然能夠防止血管夾滑脫,防滑紋的紋路會深深地壓入血管的表面,並且在夾緊血管的過程當中,隨著血管的形變和運動,防滑紋會在血管的表面留下劃痕,可能導致血管的意外斷裂。除此之外,夾持部較窄,會在血管的局部形成極大的壓強,也進一步增大了血管被夾斷的風險。凸起的防滑紋也會對血管內膜產生很大的損傷,在手術的實驗操作結束後,患者的血液再次流過損傷處會形成局部血栓,影響治療效果。現在已經有不少血管夾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改進,在血管夾的夾持部安裝氣墊。此改進雖然解決了血管夾夾持時對血管造成損傷的問題,但是因為使用了其它材料製造的氣墊,製造上增加了工藝的複雜度,增加了成本,使用上也減弱了器械的耐久度,並且由於含有氣墊,也不便於進行手術器械常用的高溫滅菌消毒處理。
[0003]此外,血管平時是深入於組織當中,運輸血液的管道。因此,血管與其它人體組織之間通常都是由強度非常高,極具韌性的結締組織相緊密連接的。通常在實驗操作上,需要先使用手術刀將血管與組織分離,然後再使用血管夾對血管的血流進行阻斷,增加的操作的複雜程度。並且,血管夾通常有由大到小的不同型號,可是不同血管夾之間的區別僅僅是尺寸的區別,並不便於當時正集中精力做手術的的施術者選擇合適的血管夾進行比較,並挑選合適的血管夾進行操作。
【發明內容】
[0004]發明目的:為了減小血管夾在夾持血管過程中血管的損傷,便於使用、製造,克服現有血管夾技術當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血管損傷小,便於製造和使用,增強血管夾對血管血流阻斷能力的血管夾。
[0005]技術方案:該實用新型手術血管夾,包括第一夾臂1、第二夾臂、軸2和彈性裝置3,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之間通過軸2連接,彈性裝置3安裝在軸2上,分別作用於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使得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相互靠近並緊密接觸。在第一夾臂I上設有一個尖端4,該尖端4設置在第一夾臂I的夾持端且偏向第二夾臂的夾持端。該尖端4能夠在夾持血管時直接插入血管與組織之間,隨著血管夾的夾緊,帶動血管與組織分離。在第一夾臂I的夾持面上還設置有一個內凹的弧狀部5,該弧狀部5設置在第一夾臂平行於軸2延伸的方向且面對第二夾臂的一側,並與尖端4相連接,該弧狀部緊靠尖端4,在夾子夾緊的過程當中,將尖端4分離下來的血管進一步拉離組織,直至血管接觸到遠離尖端4的半個弧狀部5,又將分離出來的血管固定下來,並形成一個空間收納血管,使得血管不至於被血管夾夾得過緊而受到損傷。
[0006]在弧狀部5上設置有凸起部7,該凸起部7的夾持面上設置有光滑面,該凸起部將弧狀部的夾持面分隔成兩個部分,其中靠近尖端4的一個部分上設置有光滑面,遠離尖端4的另一個部分上設置有防滑紋;第二夾臂設置有同樣的內凹的弧狀部和尖端、凸起部。弧狀部5和凸起部7夾持面上的光滑面能夠便於血管在於組織分離後滑入兩個弧狀部形成的收納血管的空間。而弧狀部5夾持面上的防滑紋能夠起到固定血管,而又不相對血管運動,損傷血管的作用。
[0007]此外,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都知道,血管實際上是一個柔性的管道,在將血管夾持以後,血管發生壓縮形變。而血管最不易壓縮的部分是被壓縮血管截面的兩端,這兩端被壓縮後截面的寬度實際上等於血管壁的厚度加上連接血管壁扭轉180度的扭轉弧兩端弦的長度,在夾持血管的過程當中,這部分通常會被過度壓縮,血管壁被扭轉程度過高,導致血管的損傷。血管容易壓縮的部分是被壓縮血管截面的中心部分,該部分能夠被壓縮至兩血管壁相互貼合,可是因為被壓縮血管截面兩端的高度限制,導致這部分的血管通常不能被很好地壓縮,兩血管壁不能壓縮至相互貼合,導致血管被夾持部分出現間隙不能夠很好地阻斷血流。在血管被血管夾夾持的過程中,血管會被固定在弧狀部5形成的空間當中,此時,設置在弧狀部5當中的凸起部7會進一步壓縮被夾持血管截面的中心部分,阻斷容易在中心部分形成的導致血流阻斷不徹底的間隙。同時也降低了完全阻斷血管血流所需要的壓力,間接地保護了血管。
[0008]並且,如果單獨運用該凸起部7,而不設置弧形部5,則血管會不易被夾持在凸起部7上,反而會在夾持的過程中在夾持端滑動,最終在夾持端的其它位置被夾持。可是,如果設置弧形部5,並且將凸起部7設置在弧形部5上,弧形部5能夠起到固定血管的作用,便於凸起部7壓迫血管橫截面的中部。因此,區別技術特徵凸起部7和弧形部5還具備協同作用。
[0009]第二夾臂設置有同樣的內凹的弧狀部、尖端和凸起部,設置的位置為與第一夾臂I對稱設置,該鏡面對稱設置的相對平面為軸向與第一夾臂1、第二夾臂的夾持端形成的角的角平分線共同確定的平面.在第一夾臂I和/或第二夾臂的夾持端設置有刻痕6,這樣,實驗者在操作過程中就便於簡單明了地判斷血管夾是否選擇的合適。
[0010]同時,本實用新型可以進一步改進,設置弧狀部5沿著軸2延伸方向上的寬度大於第一夾臂I和第二夾臂沿著軸2延伸方向上的寬度,這樣可以使得血管夾夾持血管部分的夾持面面積增加,減小血管被夾持部分承受的壓強,增加被夾持的面積,進而在夾持牢固程度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減少血管受到的損傷。
[0011]對於本實用新型所提到的刻痕6可以優選為一條與該血管夾適宜夾持的血管直徑長度相同的凹槽,這樣,手術的操作者就可以在操作手術時將該凹槽的長度與要阻斷血流的血管的直徑靠近進行直接比較,來選擇合適的血管夾進行操作。[0012]本實用新型所提到的彈性裝置3可以有多種選擇,具體的可以為扭轉彈簧,彈簧片或者橡皮條等其它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其它彈性裝置。
[0013]雖然本實用新型在【背景技術】部分提到了多種材料共同組成的血管夾製造工藝複雜,耐久度低,不便於使用或者消毒等技術問題。但是,這些陳述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材料選擇的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提到的血管夾可以使用任何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已知材料製成,如塑料,橡膠,木材等。但是,優選地可以選擇常溫下為固體的金屬材料,進一步的,可以優選為不鏽鋼材料,即所述的第一夾臂I和第二夾臂均為不鏽鋼夾臂。
[0014]對於本實用新型的軸2部分,可以簡單地選擇為一個金屬軸,也可以選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作為軸使用,便於固定和拆卸。但是,如果使用普通螺栓會容易在使用的過程當中脫落,為了解決該潛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可以進步選擇一種帶有彈簧自緊裝置的自緊螺栓。具體自緊螺栓的結構可參考中國發明專利CN200910110933.5自緊螺栓。
[0015]該自緊螺栓包括平墊圈,螺杆下端螺母,自緊釋力彈簧圈,螺杆上端螺母,螺杆。所述的平墊圈上下面有單向止旋臺階,臺階的形狀為楔形,與上下接觸面相卡,起防松的作用。自緊釋力彈簧圈開口為平口,彈簧圈常態時兩端頭有一段重疊,上下彈簧圈間開口對頂。彈簧圈裝在兩個對頂螺母的中間,最下面的彈簧圈的開口在正旋方向上頂住螺杆下端螺母的止旋臺階,阻止其反旋退出;最上面的彈簧圈的開口在反旋方向上頂住螺杆上端螺母的止旋臺階,螺杆上端螺母旋緊時對彈簧圈有作用力,使其張力保持在正旋方向的預緊力,上端螺母進行限位固定。兩個對頂螺母之間的彈簧圈數量依據實際情況而定。螺母的螺牙上表面有單向止旋凸出臺階,每圈等距分布若干個。螺杆的螺牙下表面有單向止旋凹入臺階,分布情況與螺母一致。這樣當螺母欲旋出時,凸出臺階卡到凹入臺階裡,阻止其退出,起到了防松和只許旋緊的作用。當實際需要螺母退出時,可解除部分嚙合力,使凸出臺階脫離開凹入臺階,就可正常退出。
[0016]優選本實用新型提到的軸(2)為該種自緊螺栓。
[0017]有益效果:本發明具有便於製造和使用,減小血管夾對血管損傷,增強血管夾對血管血流阻斷能力的有益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手術血管夾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9]根據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所描述的內容僅用於更好地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實用新型。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21]如圖1所示該實用新型手術血管夾,包括第一夾臂1、第二夾臂、軸2和彈性裝置3,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之間通過軸2連接,彈性裝置3安裝在軸2上,分別作用於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使得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相互靠近並緊密接觸。
[0022]當使用時,摁住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遠離夾持端的另一端,驅動彈性裝置,使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分離,在夾持端產生一個收容血管的間隙。[0023]在第一夾臂I上設有一個尖端4,該尖端4設置在第一夾臂I的夾持端且偏向第二夾臂的夾持端。該尖端4能夠在夾持血管時直接插入血管與組織之間,隨著血管夾的夾緊,帶動血管與組織分離。在第一夾臂I的夾持面上還設置有一個內凹的弧狀部5,該弧狀部5設置在第一夾臂平行於軸2延伸的方向且面對第二夾臂的一側,並與尖端4相連接,該弧狀部5緊靠尖端4,在血管夾夾緊的過程當中,將尖端4分離下來的血管進一步拉離組織,直至血管接觸到遠離尖端4的弧狀部5夾持面部分,又將分離出來的血管固定下來,同時,弧狀部5的設置也形成了一個空間收納血管,使得血管不至於被血管夾夾得過緊而受到損傷;
[0024]在弧狀部5上設置有凸起部7,該凸起部7的夾持面上設置有光滑面,該凸起部7將弧狀部5的夾持面分隔成兩個部分,其中靠近尖端4的一個部分上設置有光滑面,遠離尖端4的另一個部分上設置有防滑紋;第二夾臂設置有同樣的內凹的弧狀部5和尖端4、凸起部7。弧狀部5和凸起部7夾持面上的光滑面能夠便於血管在於組織分離後滑入兩個弧狀部形成的收納血管的空間。而弧狀部5夾持面上的防滑紋能夠起到固定血管,而又不相對血管運動,損傷血管的作用。
[0025]當按住血管夾,在夾持端產生一個收容血管的間隙後,將該血管夾的尖端4置入到血管與組織的連接處,並使血管大部分穿過夾持端收容血管的間隙。然後放鬆摁壓的血管夾,血管夾在彈性裝置3的驅動下,驅動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閉合,同時,在閉合的過程中,尖端4會穿入血管與組織之間,將血管與組織分離,同時,血管順著設置在弧狀部5靠近尖端4的光滑面滑入弧狀部5形成的收納血管的空間中。在滑動的過程中,也對血管施加了力的作用,使血管分離組織。在滑進弧狀部5形成的收納血管的空間後,再划過凸起部7接觸面的光滑面上,血管會直接壓在設置在弧狀部5遠離尖端4的部分的防滑紋上。該防滑紋能夠起到防止血管滑動的作用。同時,因為防滑紋只設置在遠離尖端4的部分,而在這部分一開始並不與血管接觸,只有在血管完全進入弧狀部5形成的收納血管的空間後才與血管相接觸,而此時,血管夾已經固定血管,因此防滑紋不會在血管上相對滑動,造成血管的損傷,而同時,該防滑紋可以用來固定血管,防止其滑脫或旋轉,使其固定得更穩固。
[0026]此外,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都知道,血管實際上是一個柔性的管道,在將血管夾持以後,血管發生壓縮形變。而血管最不易壓縮的部分是被壓縮血管截面的兩端,這兩端被壓縮後截面的寬度實際上等於血管壁的厚度加上連接血管壁扭轉180度的扭轉弧兩端弦的長度,在夾持血管的過程當中,這部分通常會被過度壓縮,血管壁被扭轉程度過高,導致血管的損傷。血管容易壓縮的部分是被壓縮血管截面的中心部分,該部分能夠被壓縮至兩血管壁相互貼合,可是因為被壓縮血管截面兩端的高度限制,導致這部分的血管通常不能被很好地壓縮,兩血管壁不能壓縮至相互貼合,導致血管被夾持部分出現間隙不能夠很好地阻斷血流。在血管被血管夾夾持的過程中,血管會被固定在弧狀部5形成的空間當中,此時,設置在弧狀部5當中的凸起部7會進一步壓縮被夾持血管截面的中心部分,阻斷容易在中心部分形成的導致血流阻斷不徹底的間隙。同時也降低了完全阻斷血管血流所需要的壓力,間接地保護了血管。
[0027]並且,如果單獨運用該凸起部7,而不設置弧形部5,則血管會不易被夾持在凸起部上,反而會在夾持的過程中在夾持端滑動,最終在夾持端的其它位置被夾持。可是,如果設置弧形部5,並且將凸起部7設置在弧形部5上,弧形部5能夠起到固定血管的作用,便於凸起部7壓迫血管橫截面的中部。因此,區別技術特徵凸起部7和弧形部5還具備協同作用。
[0028]第二夾臂設置有同樣的內凹的弧狀部、尖端和凸起部,設置的位置為與第一夾臂I對稱設置,該對稱設置的相對平面為軸向與第一夾臂1、第二夾臂的夾持端形成的角的角平分線共同確定的平面。
[0029]在第一夾臂I和/或第二夾臂的夾持端設置有的刻痕6,這樣,實驗者在操作過程中就便於區分血管夾。在本實施例中,刻痕6選擇為一條與該血管夾適宜夾持的血管直徑長度相同的凹槽,這樣,手術的操作者就可以在操作手術時將該凹槽的長度與要阻斷血流的血管的直徑靠近進行直接比較,來選擇合適的血管夾進行操作。
[0030]同時,設置弧狀部5沿著軸2延伸方向上的寬度大於第一夾臂I和第二夾臂沿著軸2延伸方向上的寬度,這樣可以使得血管夾夾持血管部分的夾持面面積增加,減小血管被夾持部分承受的壓強,增加被夾持的面積,進而在夾持牢固程度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減少血管受到的損傷。
[0031]本實用新型所提到的彈性裝置3可以有多種選擇,具體的可以為扭轉彈簧,彈簧片、橡皮條,或者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其它彈性裝置。
[0032]雖然本實用新型在【背景技術】部分提到了多種材料共同組成的血管夾製造工藝複雜,耐久度低,不便於使用或者消毒等技術問題。但是,這些陳述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材料選擇的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提到的血管夾可以使用任何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已知材料製成,如塑料,橡膠,木材等。但是,優選地可以選擇常溫下為固體的金屬材料,進一步的,可以優選為不鏽鋼材料,如本實施例當中,所述的第一夾臂(I)和第二夾臂均為不鏽鋼夾臂。
[0033]對於本實用新型的軸2部分,可以簡單地選擇為一個金屬軸,也可以選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作為軸使用,便於固定和拆卸。但是,如果使用普通螺栓會容易在使用的過程當中脫落,為了解決該潛在的缺陷,本實施例採用中國發明專利CN200910110933.5公開的一種帶有彈簧自緊裝置的自緊螺栓。
【權利要求】
1.一種手術血管夾,該血管夾包括第一夾臂(I)、第二夾臂、軸(2)和彈性裝置(3),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之間通過軸(2)連接,彈性裝置(3)安裝在軸(2)上,分別作用於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使得第一夾臂(I)與第二夾臂相互靠近並緊密接觸,其特徵在於,在第一夾臂(I)上設有一個尖端(4),該尖端(4)設置在第一夾臂(I)的夾持端且偏向第二夾臂的夾持端;在第一夾臂(I)的夾持面上還設置有一個內凹的弧狀部(5),該弧狀部(5)設置在第一夾臂(I)平行於軸(2)延伸的方向且面對第二夾臂的一側,並與尖端(4)相連接;在弧狀部(5)上設置有凸起部(7),該凸起部(7)的夾持面上設置有光滑面,該凸起部將弧狀部的夾持面分隔成兩個部分,其中靠近尖端(4)的一個部分上設置有光滑面,遠離尖端(4)的另一個部分上設置有防滑紋;第二夾臂設置有同樣的內凹的弧狀部和尖端、凸起部,設置的位置為與第一夾臂(I)對稱設置,該對稱設置的相對平面為軸向與第一夾臂(I)、第二夾臂的夾持端形成的角的角平分線共同確定的平面;在第一夾臂(I)和/或第二夾臂的夾持端上設置有刻痕(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血管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弧狀部(5)沿著軸(2)延伸方向上的寬度大於第一夾臂(I)和第二夾臂沿著軸(2)延伸方向上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血管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刻痕(6)為一條與該血管夾適宜夾持的血管直徑長度相同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血管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裝置(3)為扭轉彈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血管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夾臂(I)和第二夾臂均為不鏽鋼夾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血管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軸(2)為自緊螺栓。
【文檔編號】A61B17/122GK203424986SQ201320524825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明者】張淼, 張志成, 蔣加進, 戴鼎震 申請人:金陵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