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發生爐新型水夾套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2:05:11 1
專利名稱:煤氣發生爐新型水夾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小氮肥生產領域特別適宜作煤氣發生爐所用的水夾套。
煤氣發生爐是小氮肥生產行業的主要設備之一,其作用是產生生產中所需的半水煤氣。煤氣發生爐主要由爐頂、爐體、水夾套、爐篦、鼓風箱等部件組成,其中水夾套所處位置是爐膛內溫度最高部位,設置水夾套的目的是回收熱量副產蒸氣,減少熱幅射、改善勞動條件、防止爐內灰渣熔融掛爐,是保證煤氣發生爐正常運轉的關鍵部件之一。現行水夾套的內外壁均為圓筒狀,經長時期的實際使用,雖達到了設計目的,但在克服爐膛結疤、懸爐等方面尚有不足之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不足,通過改進水夾套的結構,較好地解決爐膛結疤,懸爐等問題,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附
圖1為現行煤氣發生爐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1中1為爐頂、2為爐體、3為水夾套、4為爐篦、5為爐底、6為鼓風箱。
圖2中1為外壁、2為內壁、3為進水管、4為出氣管、5為排汙管。
現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附
圖1清楚志表示了水夾套在煤氣發生爐中所處位置,從附圖2可見,由外壁1、內壁2、進水管3、出氣管4、排汙管5構成的煤氣發生爐新型水夾套,其特徵在於它的外壁1仍為圓筒狀,在直立位置時,底與頂橫截面的投影為同徑的圓,而它的內壁2改圓筒狀為圓臺狀,即其底與頂橫截面的投影為不等徑圓,其頂橫截面的投影圓徑小於底橫截面的投影圓徑。由於煤氣發生爐有大小不同規格,所以會使內壁2的底橫截面圓直徑與頂橫截面圓直徑之差不同,通常在10-40cm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製作工藝與在煤氣發生爐中的使用方式同原水套夾,尤其在外形上與原水套夾均相一致,不影響煤氣發生爐的組合與安裝。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優點
(一)減少或避免了煤氣發生爐的結疤、懸爐,有利於穩定生產。煤氣發生爐在使用中,會因煤質差、煤種發生變化或工藝條件不當,爐內出現結疤懸滬現象,原內壁為圓筒狀,結疤的大塊碳層不易下降,轉動的爐篦無法破塊,嚴重時只得停爐打疤處理,影響生產,而本水夾套的爐膛橫截面積從上到下逐漸增大,不易結疤、懸爐,即使結成整體大塊碳層也易下降,爐篦轉動可破塊,無須停爐打疤。
(二)有利於增加煤氣發生爐的發氣量。由於本實用新型有效地減少和避免了結疤懸爐,故可適當提高爐溫也等於提高了煤氣發生爐的負荷和發氣量。
(三)水夾套內水汽循環更趨合理。本水夾套越往上容積越大,水在其中受熱氣化上升,與體積逐漸變大相匹配,有利於水汽在內部的合理循環。
綜上,本實用新型能提高煤氣發生爐的生產效率,特別可克服小氮肥生產行業使用到差質煤而帶來的不利影響因素,對保證穩定生產有積極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由外壁1、內壁2進水管3、出氣管4、排汙管5構成的煤氣發生爐新型水夾套,其特徵在於它的外壁1仍為圓筒狀,在直立位置時,底與頂橫截面的投影為同徑的圓,而它的內壁2改圓筒狀為圓臺狀,即其底與頂橫截面的投影為不等徑圓,即其頂橫截面的投影圓徑小於底橫截面的投影圓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氣發生爐新型水夾套,其特徵在於它的內壁2的底橫截面圓直徑與頂橫截面役影圓直徑之差為10至40c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小氮肥生產行業的生產設備煤氣發生爐的水夾套。該水夾套將現行水夾套的內壁由原來的圓筒狀改為圓臺狀,即底部的橫截面圓徑大於頂部橫截面圓徑,而外壁仍保持圓筒狀,這種改進,有利於克服爐膛內燃燒的煤塊結疤、懸爐現象,可免除停爐打疤,保證穩定生產,進而提高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實施簡便,無須改變煤氣發生爐的其它部件,實用性強。
文檔編號C10J3/76GK2248718SQ96231700
公開日1997年3月5日 申請日期1996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19日
發明者陳奎 申請人:陳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