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式容積測定儀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6:27:59
專利名稱:氣囊式容積測定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土工儀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可測定試坑容積的測試儀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設計一種氣囊式容積測定儀,它包括手柄、排氣閥、空心活塞杆、缸筒、活塞、隔柵和壓盤,其特徵是所述缸筒的頂部設置一導向盤,其底部設置一氣囊;所述空心活塞杆的下端與氣囊相通,其上端與固定在手柄上的排氣閥相通,活塞杆內另設有水位管和連接於水位管下端的球囊,活塞杆的側面設置數顯測尺。
本實用新型的氣囊式容積測定儀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1、傳遞壓力的介質由水改為空氣,重量減輕,降低了測試人員的工作強度,延長了囊體的使用壽命。
2、測尺由刻度讀數改為數顯式,讀數方便,可避免人為誤差。
3、手柄與活塞杆之間的連接由十字形改為丁字形,高度尺寸減小,方便運輸。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操作時,用活塞10加壓。試坑開挖前,將護坑環13置於試坑位置,儀器置於護坑環13上並與環固定,打開排氣閥2,活塞10提到缸筒7頂端,關上排氣閥2,慢慢向下推動活塞10,缸筒7中的空氣逐漸升壓,在超壓作用下,缸筒7內球囊8中的水9進入水位管5並逐漸上升,活塞10繼續下推,超壓繼續增大,水位管5中的水柱繼續上升,直到升至水位標線1。活塞10停止推壓,待水柱穩定後,讀取數顯測尺17的初始讀數L1並記錄(L1可通過置零按鈕置零)。移走儀器,待試坑挖好後,將儀器重新置於附件護坑環13上並固定。向下推動活塞10,直到水柱升至原水位標線高度。待水柱穩定後,讀取並記錄數顯測尺17的終止讀數L2。儀器兩次顯示讀數之間的時間是試坑挖鑿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在現場大氣條件下,10分鐘的溫度差可以忽略不計。活塞10推動時,由於推動緩慢,活塞10與缸筒7摩擦產生的熱量很小,對缸筒7內溫度的影響也可忽略不計。根據物理學波義耳定律(在一定溫度下,密閉容器內氣體體積V與壓力P乘積為一常數),讀取L2讀數時,試坑內壓縮空氣的體積V1與缸筒內同樣壓力壓縮空氣減少的體積V2是相等的,即V1=V2=A*(L2-L1)式中A—容積儀常數。
權利要求1.一種氣囊式容積測定儀,它包括手柄、排氣閥、空心活塞杆、缸筒、活塞、隔柵和壓盤,其特徵是所述缸筒的頂部設置一導向盤,其底部設置一氣囊;所述空心活塞杆的下端與氣囊相通,其上端與固定在手柄上的排氣閥相通,活塞杆內另設有水位管和連接於水位管下端的球囊,活塞杆的側面設置數顯測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囊式容積測定儀,屬於土工測試儀器。它包括:手柄、排氣閥、空心活塞杆、缸筒、活塞、隔柵和壓盤;缸筒的頂部設置一導向盤,其底部設置一氣囊;空心活塞杆的下端與氣囊相通,其上端與固定在手柄上的排氣閥相通,活塞杆內另設有水位管和連接於水位管下端的球囊,活塞杆的側面設置數顯測尺。本裝置重量減輕,降低了測量人員的工作強度,延長了囊體的使用壽命;讀數方便,可避免人為誤差;高度尺寸減小,方便運輸。
文檔編號G01F22/00GK2505817SQ0127044
公開日2002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9日
發明者富志根, 張貴珍, 王安升, 唐沛 申請人:鐵道建築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