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滾筒軟化鍋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7:01:21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滾筒軟化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滾筒軟化鍋。
背景技術:
目前,油料的軟化設備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為立式軟化鍋,該類型設備由於動力消耗量高、處理量小、製造及維修複雜、存在死角等問題,已不為大中型油脂企業所採用;第二類為臥式軟化鍋,該類型設備以動力消耗低、處理量大而得到廣泛應用,但同時也暴露出該類設備許多問題,主要缺點是由於加熱管為類似鼠籠式結構,加熱管受熱膨脹的影響,加熱管兩端與盤管焊接處應力集中,導致焊接口經常開焊,並且開焊部位均為難以焊接的部位,蒸汽及冷凝水從裂縫處流出,造成軟化效果差,需經常維修。同時由於結構原因,造成旋轉頭與設備的同心度不易保證,導致旋轉接頭經常漏水、漏氣,密封環磨損嚴重,需經常更換石墨密封環,影響正常生產,給企業造成浪費。加熱管內的冷凝水排出不暢,導致加熱管溫度降低,軟化效果下降。加熱管空氣排出不暢,影響換熱管的傳熱效率。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滾筒軟化鍋,解決現有軟化鍋存在加熱管開焊、漏水、漏氣,加熱管內空氣、冷凝水排出不暢的問題,提高加熱管傳熱效率,降低故障率, 提高油料的軟化率。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滾筒軟化鍋,主要包括旋轉軸、圓柱筒體、空心加熱管、水氣收集處理系統、調壓閥,其特徵是圓柱筒體兩端連接水氣收集處理系統,水氣收集處理系統上設有旋轉軸,內部均勻布置空心加熱管,水氣收集處理系統上設有調壓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傳統軟化鍋加熱管易開焊、旋轉接頭漏水漏氣, 加熱管內空氣無法排出、冷凝水排出不暢等問題,提高了蒸汽利用率,降低了設備故障率, 蒸汽潛熱得到了充分利用,節約了能源。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旋轉軸I、圓柱筒體2、空心加熱管3、水氣收集處理系統4、調壓閥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一種新型滾筒軟化鍋,主要包括旋轉軸I、圓柱筒體2、空心加熱管3、水氣收集處理系統4、調壓閥5,圓柱筒體2兩端連接水氣收集處理系統4,水氣收集處理系統4上設有旋轉軸1,內部均勻布置空心加熱管3,水氣收集處理系統4上設有調壓閥5。該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傳統軟化鍋加熱管易開焊、旋轉接頭漏水漏氣, 加熱管內空氣無法排出、冷凝水排出不暢等問題,提高了蒸汽利用率,降低了設備故障率, 蒸汽潛熱得到了充分利用,節約了能源。
權利要求1. 一種新型滾筒軟化鍋,主要包括旋轉軸(I)、圓柱筒體(2)、空心加熱管(3)、水氣收集處理系統(4)、調壓閥(5),其特徵是圓柱筒體(2)兩端連接水氣收集處理系統(4),水氣收集處理系統(4)上設有旋轉軸(I ),內部均勻布置空心加熱管(3),水氣收集處理系統(4) 上設有調壓閥(5)。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滾筒軟化鍋,主要包括旋轉軸、圓柱筒體、空心加熱管、水氣收集處理系統、調壓閥,其特徵是圓柱筒體兩端連接水氣收集處理系統,水氣收集處理系統上設有旋轉軸,內部均勻布置空心加熱管,水氣收集處理系統上設有調壓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傳統軟化鍋加熱管易開焊、旋轉接頭漏水漏氣,加熱管內空氣無法排出、冷凝水排出不暢等問題,提高了蒸汽利用率,降低了設備故障率,蒸汽潛熱得到了充分利用,節約了能源。
文檔編號C11B1/02GK202346988SQ20112053294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9日
發明者顏廷金 申請人:黑龍江金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