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永磁動力儲能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2:58:26 1
專利名稱:立式永磁動力儲能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永磁動力儲能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比較成熟的儲能機構是由各種化學蓄電池或者機械組成的應急供電系統。正常運行方式下,蓄電池組或機械式飛輪將電能儲存起來,事故停電情況下釋放出來,作為不得停電的負荷使用,使用中暴露的問題特別多。其一、飛輪儲能作為新開發的儲能裝置,它的使用條件比較苛刻,由於儲存的能量比較小,不能很好的處理各種機械摩擦,飛輪儲存的能量衰減比較快,不能適用於所需能量比較大的系統,特別是達不到電力系統的補充能源技術要求。飛輪儲能有待於功能開發和 兀吾。其二、化學蓄電池日常運行中從電力系統吸收電能進行浮充,但必須定期進行充放電維護。新近開發研製的化學電池也有一定的應用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克服上述缺陷,儲能效果更好的立式永磁動力儲能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式永磁動力儲能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轉子、定子和轉軸,轉軸固定在轉子上,定子環套在轉子外部,定子固定在封閉外殼上,定子和轉子上對應設置有多組成對的稀土永磁鐵,成對的稀土永磁鐵均勻的設置在定子和轉子上。所述的定子與轉子之間有3 5mm的空隙。所述的轉軸的兩端探出封閉殼體外,轉軸與封閉殼體之間設置有軸承。轉子具有一定的質量,利用稀土永磁鐵具有的磁能量,在結構設計中結合質量轉子的增力特點,使增加後的磁能轉化為機械能,並可通過轉軸完成輸出。該裝置不僅能提供一定的旋轉動力,而且能夠維持一定轉速的運行。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充分的利用了飛輪原理、質量輪盤增力原理和磁鐵磁性原理,組合完成儲存能量功能和釋放能量功能,該組合可以連續做功,大大延長用電時間,結構簡單。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1、定子;2、轉子;3、封閉外殼;4、轉軸;5、軸承;6、稀土永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0014]如圖I所示的立式永磁動カ儲能裝置,包括轉子2、定子I和轉軸4,轉軸4固定在轉子2上,定子I環套在轉子2外部,定子I固定在封閉外殼3上,定子I和轉子2上對應設置有多組成對的稀土永磁鐵6,成對的稀土永磁鐵6均勻的設置在定子I和轉子2上,定子I與轉子2之間有4_的空隙,保證轉動順利。轉軸4的兩端探出封閉殼體3タト,轉軸4與封閉殼體3之間設置有軸承5,轉軸既能起到支撐作用,用可作為動カ輸出軸,轉軸4的一端可連接電力電子輸出裝置或鎖定、固定裝置。 轉子2具有一定的質量,利用稀土永磁鐵具有的磁能量,在結構設計中結合質量轉子的增カ特點,使増加後的磁能轉化為機械能,並可通過轉軸完成輸出。該裝置不僅能提供一定的旋轉動力,而且能夠維持一定轉速的運行。正常情況下,由於稀土永磁鐵6的磁力作用,通過施加外力,轉子2將從零速逐漸增加其轉速,並將最終維持轉子一定轉速運轉,隨著該裝置速度的増加,儲存的能量也在増加。在其外側增加機械裝置,例如發電機,發出的電カ可以滿足一定負荷的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永磁動カ儲能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轉子、定子和轉軸,轉軸固定在轉子上,定子環套在轉子外部,定子固定在封閉外殼上,定子和轉子上對應設置有多組成對的稀土永磁鐵,成對的稀土永磁鐵均勻的設置在定子和轉子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永磁動カ儲能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定子與轉子之間有3 5mm的空隙。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永磁動カ儲能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軸的兩端探出封閉殼體外,轉軸與封閉殼體之間設置有軸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永磁動力儲能裝置,所述的立式永磁動力儲能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轉子、定子和轉軸,轉軸固定在轉子上,定子環套在轉子外部,定子固定在封閉外殼上,定子和轉子上對應設置有多組成對的稀土永磁鐵,成對的稀土永磁鐵均勻的設置在定子和轉子上。本實用新型充分的利用了飛輪原理、質量輪盤增力原理和磁鐵磁性原理,組合完成儲存能量功能和釋放能量功能,該組合可以連續做功,大大延長用電時間,結構簡單。
文檔編號H02N11/00GK202634328SQ201220291559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
發明者崔建學 申請人:崔建學